大正新修大藏經第 13 冊 No. 0413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   No. 413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歸命禮法身  住於諸有情  彼由不徧知  輪迴於三有  其性即生死  淨時亦復然  清淨是涅槃  亦即是法身  譬如乳相雜  醍醐不可得  如煩惱相雜  法界不可見  譬如淨乳已  酥精妙無垢  如淨其煩惱  法界極清淨  如燈在其瓶  光耀無所有  如在煩惱瓶  法界不照耀  彼彼令一邊  其瓶若得穴  由彼彼一邊  光明而外出  以三摩地杵  破壞煩惱瓶  徧滿於虛空  普遍光照耀  法界亦不生  亦不曾壞滅  一切時不染  初中常無垢  譬如吠琉璃  常時極光明  石藏以覆蔽  彼光不照耀  如是煩惱覆  法界妙清淨  不照於生死  於涅槃光明  有性若有功  則見於真金  無性若有功  困而無所獲  如糠覆其上  不名為粳米  煩惱覆其上  亦不名為佛  若得離於糠  顯現於粳米  遠離於煩惱  法身得顯現  世間作譬喻  芭蕉無堅實  而有貞實果  食味如甘露  如無實生死  流轉煩惱海  其果即佛體  甘露施有施  如是於諸種  相似生其果  無種亦無果  智者必不信  種子則其性  諸法之所依  次第若能淨  獲得成佛位  日月常無垢  以五種覆蔽  雲霧與煙等  羅睺手及塵  如是心光明  覆蔽以五垢  貪愛瞋恚眠  掉舉與疑惑  如火洗其衣  種種垢不淨  若擲於火中  燒垢不燒衣  空類諸契經  所有如來說  一切斷煩惱  不曾壞其性  譬如地下水  常住而清淨  智隱於煩惱  清淨亦復然  法界亦非我  非女亦非男  遠離一切執  云何分別我  諸法無所著  女男不可得  貪盲調伏故  示現男女相  無常苦空性  心淨慮有三  最勝心淨慮  諸法無自性  如胞胎孕子  有之而不現  如煩惱所覆  法實不可見  分別有四種  所生大造者  分別我我所  名想及境界  一切佛大願  無所有無相  自覺相應故  諸佛常法性  如言兔有角  分別而非有  如是一切法  分別不可得  分析如微塵  分別不可得  如初後亦爾  智云何分別  如是和合生  和合亦滅壞  一法自不生  云何愚分別  兔牛二角喻  此名徧計相  依住於中道  如善逝法性  如月及星宿  現於清水器  影像而顯現  如是圓成相  初中亦為善  常恆不欺誑  彼無五種我  云何我分別  譬如熱時水  故名為熱水  是則其冷時  則名為冷水  覆蔽煩惱網  是則名為心  若離其煩惱  則名為等覺  眼識緣於色  影像極清淨  不生亦不滅  法界無形相  耳識緣於聲  清淨識三種  以自分別聞  法界無形相  鼻依香而嗅  無色亦無形  鼻識是真如  法界應分別  舌界自性空  味界性遠離  無依亦無識  法界自性故  清淨身自性  所觸和合相  遠離於所緣  我說為法界  諸法意為最  離能所分別  法界無自性  法界而分別  能見聞而嗅  是味及所觸  瑜伽法是知  如是圓成相  眼耳及與鼻  舌身及末那  六處皆清淨  如是彼之相  心見有二種  世間出世間  我執為流轉  自覺是真如  無盡是涅槃  若盡貪及癡  覺彼是佛體  有情歸依處  一切於此身  有智及無智  繫縛自分別  由悟得解脫  菩提不遠近  不來亦不去  壞滅及顯現  於此煩惱網  說於眾契經  住於自思惟  照以智慧燈  即得最勝寂  菩提不遠想  亦無鄰近想  是六境影像  皆由如是知  如水與乳合  同在於一器  鵝飲盡其乳  其水如常在  如是煩惱雜  智在於一器  瑜伽者飲智  棄捨於煩惱  如是我我執  乃至所取執  若見二無我  有種而滅壞  是佛般涅槃  常恆淨無垢  愚夫二分別  無二瑜伽句  種種難行施  以戒攝有情  一切損忍辱  界增此為三  於諸法精進  靜慮心加行  常習於智慧  復得菩提增  方便共為慧  以願皆清淨  以力妙堅智  界增為四種  不應禮菩薩  此為甚惡說  不親於菩薩  不生其法身  增於甘蔗種  欲食於石蜜  若壞甘蔗種  無由石蜜生  若護甘蔗種  三種而可得  糖半糖石蜜  於中必得生  若護菩提心  三種而可得  羅漢緣覺佛  於中必得生  如護於稻芽  農夫必當護  如初勝解行  如來必作護  如白十五日  而見月輪形  如是勝解行  影現佛形相  如是初月輪  剎那剎那增  如是入地者  唸唸見增益  如白十五日  月輪得圓滿  如是究竟地  法身而得生  勝解彼堅固  常當於佛法  能發如是心  得為不退轉  染依得轉依  得受為淨依  由分得覺悟  名為極喜地  常時於染污  欲等種種垢  無垢得清淨  名為離垢地  滅壞煩惱網  照耀得離垢  無量之暗瞑  離名發光地  清淨常光明  遠離世吉祥  圍繞智慧焰  名為焰慧地  一切明工技  種種靜慮飾  難勝於煩惱  得勝難勝地  於三種菩提  攝受令成就  生滅於甚深  名為現前地  遊戲於光網  遍以帝釋嚴  超越欲暴流  名為遠行地  一切佛加持  預入於智海  自在無功用  不動於魔使  於諸無礙解  瑜伽到彼岸  於說法談論  名為善慧地  身以智所成  如虛空無垢  諸佛皆所持  普遍如法雲  佛法之所依  行果皆所持  所依皆得轉  故名為法身  離不思議熏  及離流轉習  如汝思思者  云何而得知  超過諸語境  一切根非境  意識所取者  如所有我體  次第而積集  佛子大名稱  皆以法雲智  微細見法性  爾時洗濯心  超渡生死海  彼以大蓮花  安立為大座  無量寶葉光  寶光明為台  無量億蓮花  普遍為眷屬  先以十種力  以無畏四種  餘佛不共法  大自在而坐  一切善皆集  福智以資糧  圓月在星宿  徧滿而圍繞  則以佛日手  以寶光無垢  灌頂於長子  普遍皆令灌  彼住大瑜伽  皆見以天眼  無明攪擾世  惡習苦怖畏  狀如金光色  從彼瑜伽光  彼無知所覆  得開無明門  以福智感招  彼獲無執定  隨緣而圓寂  心得皆變化  諸法無自性  自性於境界  菩薩王妙見  法身妙無垢  皆以無垢身  安住於智海  即作眾生利  如巧摩尼珠  一切瑜伽者  大瑜伽自在  佛影皆變化  徧滿而流出  或有八臂者  三目熾盛身  彼皆瑜伽王  普遍而流出  皆以慈悲手  勝喜執持弓  射以般若箭  皆斷細無明  以大力升進  執持智慧棒  一切無明?  普遍皆碎壞  強力諸有情  金剛熾盛身  調伏有情故  則為金剛手  自為作業者  示現種種果  教誡如教理  變為平等王  飢渴猛熾身  能施諸飲食  常患諸疾者  則為善醫王  魔王於營從  魔女於莊嚴  菩薩作親友  能施菩提場  由如日月形  彼光皆悅意  流出如電光  照曜俱胝剎  由以一燈故  徧照皆得然  若一燈滅盡  一切皆隨盡  如是異熟佛  示現種種光  一化現涅槃  餘佛示歸寂  一亦無滅度  日光豈作暗  常現於出沒  示現剎土海  於無智暗世  能淨智慧眼  往於俱胝剎  矜愍化有情  彼皆不疲倦  由彼大慈甲  一切於神足  瑜伽皆彼岸  皆觀時非時  令彼得流轉  剛強於諂曲  暫時而棄捨  無量調有情  頓作令清淨  無量佛變化  頓時得暫變  於三界海中  而擲調伏網  舒展妙法網  普遍令成熟  則以調伏網  普遍令成熟  普遍令舉出  於中漂流者  則如千有情  普遍令度已  度已令覺悟  妙法不生疑  世尊妙法鈴  普遍令得聞  由此振聲故  除落煩惱塵  增上無明人  令淨於一時  以日光明威  破壞眾翳瞙  隨從暗煩惱  及餘罪身者  令彼作利益  積漸令清淨  彼彼人現化  安住如水月  煩惱攪擾心  不見於如來  如餓鬼於海  普遍見枯竭  如是少福者  無佛作分別  有情少福者  如來云何作  如於生盲手  安以最勝寶  云何而能見  無上之法身  俱胝日光身  光網以圍繞  諸天以少善  不能而得見  上次於大天  云何而得見  彼色不能見  諸僊離煩惱  天修羅梵等  云何餘少慧  然以佛威力  清淨自心故  能見如是類  獲得一切盛  有情福端嚴  佛住彼人前  光明照耀身  三十二勝相  彼如是丈夫  當見如大海  不經於多時  即得智如海  世尊彼色身  安住於多劫  能調可調利  趣於戒種類  廣壽大瑜伽  少壽何因故  多人俱胝餘  示現增減壽  無量俱胝劫  以命命增長  因緣皆無盡  獲得無盡果  若有相應顯此理  唯身以慧作分析  彼人生於淨蓮花  聞法所說無量壽   百千誦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