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 冊 No. 77 尊上經   No. 77 [No. 26(166)] 佛說尊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彼時,尊者盧耶強耆,在釋䩭瘦阿練若窟中。彼時,尊者盧耶強耆,晨起而起,出窟已,在露地敷繩牀,著尼師檀已,依結加趺坐。於是有天,形色極妙,過夜已來詣尊者盧耶強耆所,到已禮尊者盧耶強耆足,却住一面已,因彼天光明,以妙光悉照窟。彼天却住一面已,白尊者盧耶強耆曰:「比丘比丘!持賢善偈及解義不?」如是說已,彼尊者盧耶強耆報彼天曰:「此天!我不持賢善偈及解義。汝天!持此賢善偈及解義不?」如是說已,彼天報尊者盧耶強耆曰:「此比丘!我持賢善偈,不解義。」   「云何,汝天!持賢善偈而不解義?」   「此比丘!我一時世尊在羅閱祇迦蘭陀竹園,彼為諸比丘說賢善偈: 「『過去當不憶,  當來無求念,   過去已盡滅,  當來無所得,   謂現在之法,  彼彼當思惟。   所念非牢固,  智者能自覺。   得已能進行,  何智憂命終?   我心不離此,  大眾不能脫,   如是堅牢住,  晝夜不捨之。   是故賢善偈,  人當作是觀。』   「如是,比丘!我持賢善偈而不解義。」   「云何,天!誰持賢善偈及以義?」   「此比丘!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彼持此賢善偈及以義,是故汝比丘!當從世尊受持賢善偈及以義,善思惟念、諷誦持之。何以故?此比丘!彼賢善偈及以義,是義是法、行於梵行、成神通、至尊道、與涅槃相應。此族姓子,信樂學道,信樂出家,棄家學道,當持此賢善偈及以義,善思惟念、當奉持之。」彼天說已,禮尊者盧耶強耆足,繞尊者盧耶強耆已,即其處忽然不現。   於是尊者盧耶強耆,彼天還不久,在釋䩭瘦受歲。受歲過三月已,作衣已成衣,與衣鉢俱行至舍衛城,次第而行至舍衛城,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於是尊者盧耶強耆至世尊所,到已禮世尊足,却坐一面。尊者盧耶強耆却坐一面已,白世尊曰:「唯世尊!我一時在釋䩭瘦寂靜窟中。唯世尊!晨起,起已出窟,於露地施繩牀,敷尼師檀已,結加趺坐。彼時有天。形色極妙,過夜已來至我所,到已禮我足却住一面,因彼天光明,以妙光悉照窟。彼天却住一面已語我曰:『比丘比丘!汝持賢善偈及義不?』如是說已,我報彼天曰:『此天!我不持賢善偈及以義。汝天!持賢善偈及以義不?』如是說已,彼天報我曰:『此比丘!我持賢善偈、不解義。』『云何,汝天!持賢善偈而不解義?』『此比丘!我於一時,世尊在羅閱祇迦蘭陀竹園,彼為比丘說賢善偈而不解義,說此偈(如上故不重寫)。如是比丘!我持賢善偈而不解義。』『云何,天!此誰持賢善偈及以義?』『此比丘!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彼持賢善偈及以義。是故,汝比丘!當從世尊受持此賢善偈及以義,思惟念、當奉行之。何以故?此比丘!彼賢善偈及以義,是義、是行於梵行、成神通、至等道、與涅槃相應。此族姓子,信樂學道,信樂出家,棄家學道者,當持此賢善偈及以義,善思惟念、當奉持之。』彼天說已,禮我足繞我,即其處忽然不現。」   「汝強耆!知彼天名字不?」   「唯世尊!我不知彼天之名字。」   「此強耆!彼名般那末難天子,是三十三天大將。」   「今是世尊時!今是善逝時!願世尊,當為諸比丘,說此賢善偈及以義。從世尊聞已,比丘當奉持之。」   「是故,強耆!當善思聽之,善思惟念,我當為說。」   「如是,世尊!」尊者盧耶強耆受世尊教。世尊告說此偈(如上故不重寫):「云何,強耆!比丘過去憶念?此強耆!或比丘色過去,若樂、若著、於中住;過去痛想行過去識,若樂、若著、於中住。如是,強耆!比丘憶念過去。云何,強耆!比丘不憶念過去?此強耆!或比丘過去色,不樂、不著亦不於中住;過去痛想行識,不樂、不著、不於中住。如是,強耆!比丘不念過去。云何,強耆!比丘當來求念?此強耆!或比丘當來色,或樂、或著、於中住;當來痛想行識,於中樂、或著、於中住。如是,強耆!比丘當來憶念。云何,強耆!或比丘當來無求念?此強耆!或比丘色,當來不有樂、不有著、不於中住;當來痛想行識,不有樂、不有著、不於中住。如是,強耆!比丘當來無求念。云何,強耆!比丘現在法思惟?此強耆!或比丘樂於現在色,於中著、於中住;現在痛想行識,於中樂、於中著、於中住。如是,強耆!比丘現在法思惟念。云何,強耆!比丘現在當不思惟念?此強耆!或比丘現在色,不有樂、不有著、不有住,痛想行識,不有樂、不有著、不有住,比丘現在法不思惟念。」   佛如是說。尊者盧耶強耆聞世尊所說,歡喜而樂。 佛說尊上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