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人针灸经佚名   提要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提要   《铜人针灸经》七卷,不着撰人名氏。按晁公武《读书后志》曰:《铜人腧穴针灸图》三卷,皇朝王惟德撰。仁宗尝诏惟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脏腑十二经,旁注腧穴所会,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及主疗之术,刻版传于世。王应麟《玉海》曰:天圣五年十月壬辰,医官院上所铸腧穴铜人式二。诏一置医官院,一置大相国寺仁济殿。先是,上以针砭之法传述不同,命尚药奉御王惟一考明堂气穴经络之会,铸铜人式。又纂集旧问,订正讹谬,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至是上之,摹印颁行。翰林学士夏竦序所言与晁氏略同,惟王惟德作惟一,人名小异耳。此本卷数不符,而大致与二家所言合。疑或天圣之旧本而后人析为七卷欤。周密《齐东野语》曰:尝闻舅氏章叔恭云,昔倅襄州日,尝获试针铜人全像,以精铜为之,腑脏无一不具。其外腧穴则错金书穴名于旁,凡背面二器相合,则浑然全身。盖旧都用此以试医者。其法外涂黄蜡,中实以水,俾医工以分折寸,案穴试针。中穴则针入而水出,稍差则针不可入矣。亦奇巧之器也。后赵南仲归之内府,叔恭尝写二图,刻梓以传焉。今宋铜人及章氏图皆不传,惟此书存其梗概尔。   卷一   夫《黄帝正经》者,是先圣之遗教,乃后人之令范。是以先明流注、孔穴,靡不指的其源,若或茍从异说,恐乖正理之言。其十三经脉者,皆有俞、原,手足阴阳之交会,血气之流通,外营指节,内连脏腑。故经云:“手三阳之脉从手至头,手三阴之脉从手至胷(按:此处误,依《灵枢逆顺肥瘦》原文,为“从藏走手”),足三阳之脉从足至头(按:此处误,依《灵枢逆顺肥瘦》原文,应为“从头走足”),足三阴之脉从足至胷(按:依《灵枢逆顺肥瘦》原文为“腹”)”,是谓日夜循环、阴阳会合。   又曰“春夏刺浅,秋冬刺深”,缘春夏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   是以“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也。然:春夏温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乃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乃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而推内之阳也。是谓“春夏必致一阴,秋冬必致一阳”者也。(按:此段为《难经七十难》原文,而与通行本有异,文句略有不通。《难经》原文为:“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何谓也?”)   凡孔穴流注,所出为井,所流(按:通作“溜”,下同。)为营(按:应为“荥”),所注为俞,所过为原,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此针之大法也。春刺井,夏刺营,仲夏刺俞,秋(按:据《难经七十四难》,当缺“刺经”两字。),冬刺合也。   营(按:应为“肺”)出少商为井,手太阴脉也,流于鱼际为营(按:误,应为“荥”,下同。),注于太泉为俞,过于列缺为原,行于经渠为经,入于尺泽为合。心出中冲为井,手少阴脉也,流于劳宫为营,注于大陵为俞,过于内关为原,行于间使为经,入于曲泽为合。心包络脉手厥阴之脉也,出于少冲为井,流于少府为营,注于神门为俞,过于通理为原,行于灵道为经,入于少海为合。大肠出于商阳为井,手阳明脉也,流于二间为营,注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为原,行于阳溪为经,入于曲池为合。三焦出于闗冲为井,手少阳脉也,流于液门为营,注于中渚为俞,过于阳池为原,行于支渠为经,入于天井为合。小肠出于少泽为井,手太阳脉也,流于前谷为营,注于后溪为俞,过于腕谷为原,行于阳谷为经,入于少海为合。手三阴三阳流注者。   胃出于厉兑为井,足阳明脉也,流于内庭为营,注于陷谷为俞,过于冲阳为原,行于解溪为经,入于三里为合。胆出于窍阴为井,足少阳脉也,流于侠溪为营,注于临泣为俞,过于丘墟为原,行于阳辅为经,入于阳陵泉为合。膀胱出于至阴为井,足大阳脉也,流于通谷为营,注于束骨为俞,过于京骨为原,行于昆仑为经,入于委中为合。脾出于隐白为井,足大阴脉也,流于大都为营,注于太白为俞,过于公孙为原,行于商丘为经,入于阴陵泉为合。肝出大敦为井,足厥阴脉也,流于行间为营,注于太冲为俞,过于中封为原,行于中都为经,入于曲泉为合。肾出涌泉为井,足少阴脉也,流于然谷为营,注于太溪为俞,过于水泉为原,行于复溜为经,入于阴谷为合。足三阴三阳所流注者。   又云:“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气,调气之方者,必在阴阳。”然: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络之往来也,随其顺逆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也。(按:此段为《难经七十二难》,原文为“知其内外表里”)   夫用针刺,刺者须明其孔穴,补虚泻实,送坚付软,以急随缓,荣卫常行,勿失其理。故经云“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然: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而后泻。“不实不虚,以经取穴”者,然:是正经目中他邪,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按:此段为《难经六十九难》,原文为“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   又云:“刺营无伤于卫,刺卫无伤于营”,然:针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捻按所针营(按:应为“荥”)俞之处,候气散乃内针,是谓“刺营无伤于卫,刺卫无伤于营”也。   又云:“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者。然:是金、水、木、火、土,当于相平也。缘东方木,西方金,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东方者,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者,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补北方”者,南方火,火者,木之子;北方水,水者,木之母。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经言“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也。   又曰:“夫言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针实者,以右手持针,左手捻按,开针穴以泻之。虚者以左手闭针穴以补之。补泻之时,与气开阖相应。”是谓“针容一豆补泻”之理也。又云:“虚者,徐而疾;实者,疾而徐。徐即是泻,疾即是补,补泻之法一依此也。下针之时,搯取穴,置针于营上三十六息。以左(按:当缺“手”字)搯穴令定,法其地不动;右手持针,象其天而运转也。于此三十六息然定得针,右手存意捻针,左手搯穴可重五两已(按:通“以”)来计。其针如转如不转,徐徐下之。若觉痛,即可重二两。若不觉,以经下之。入人营至卫至病(按:似应为“入卫至营至病”),得气,如鲔鱼食钓,即得其病气也,量其轻重以经取之。名曰“疾徐”者,至病即得气,欲出针时,子午缓缓出而引病气不絶,名曰徐也。旣引气名一向无补名之曰泻。” (按:似有缺、误,不通)   问曰:“凡下针时,若为是好?”答曰:“徐徐下之,坚持为实。凡下针,先须持针坚得安稔,不用饱食,亦不用空肚。如患人欲针针(按:疑衍)者,有乘车来者,有步行来者。如人行十里许,须令坐息,安神定气。乘车者,如人行三里许。患人嘿嘿而不言,安心大坐,候气脉安定,乃可下针。”   又云:“夫针之者,不胷身心口如衔索曰欲内视消息气而(按:似有缺、误,不通),不得妄行针。针入一分知天地之气,针入二分知呼吸之气,针入三分知逆顺之气。针皮毛者无伤肌肉,针肌肉者无伤筋脉,针筋脉者无伤骨髓,针骨髓者无伤诸络。东方甲乙木,主人筋膜;南方丙丁火,主人血脉;西方庚辛金,主人皮毛;北方壬癸水,主人骨髓;中央戊己土,主人肌肉。针伤筋膜者,令人愕视、失魂;针伤血脉者,令人烦乱、失神;针伤皮毛者,令人上气、失魄;针伤骨髓者,令人呻吟、失志;针伤肌肉者,令人四肢不收、失智也。刺若中心,一日死;刺若中肝,五日死;刺若中肾,六日死;刺若中肺,三日死;刺若中脾,十日死;刺若中胆,一日半死。”   又云:“无刺大醉,无刺大怒,无刺大劳,无刺大饱,无刺大饥,无刺大渴,无刺大惊,已(按:通“以”)上,古之深戒也。”   又,黄帝问岐伯曰:“余闻九针之名,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传于后代。”岐伯对曰:“九针者,一曰镵针,二曰圆针,三曰鍉针,四曰锋针,五曰(按:应为“铍”)针,六曰丸(按:应为“员”)利针,七曰毫针,八曰长针,九曰大针,此乃九针之名。九针所应,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人之身形示(按:应为“亦”)应之也,各有所宜。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四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九野。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立也。” (按:此段除“九针之名”引自《灵枢九针十二原》外,余皆为《素问针解》原文,故据二篇校之)   黄帝问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长短。长(按:此为衍文)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呿吟,敢问其方。”岐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絶,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其(按:应为“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按:当缺“独来”)独往。“黄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乃后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逺,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黄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岐伯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也。留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逺近如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按:此段为《素问宝命全角论》原文,均据之校)   今列孔穴图于后者   卷二   今具列一十二人形共计二百九十穴   上星一穴,在额颅上直鼻中央,入髪际一寸、陷容豆是穴。督脉气所发。主疗头风,头肿皮肿而虚(按:据《针灸大成督脉考正穴法》所引《铜人》原文,应为“头皮肿,面虚”,应是。)鼻塞,头痛。针入二分,留十呼,泻五吸。针下气尽,更停针引之,得气即泻。灸亦得,然不及针。日灸三壮,至百五壮罢,不宜多灸。须停十余日,然后更灸。若频灸,恐拔气大上,令人眼暗,故不用相续加。灸满五十壮,即以细三棱针刺头上,令宣通热气者,热不止,热气上冲头痛也。戒酒、面、荞麦。   顖会一穴,在上星上一寸、陷者中是穴。督脉气所发。主疗鼻塞。日灸二七壮,至七日停。初灸之时痛,五十壮即不痛,至七十壮或痛,即停灸。其鼻塞,若灸至四日,便当渐可,至七日即差。针入二分,留三呼,得气即泻。主疗头风痛,白屑起,多睡。针之弥佳。针讫,可用末盐、生麻油相和,以揩发根下。 头悉涂,数数用此,即末无头风。八岁以上,方可针。顖门未合,若针,不幸令人死。忌荞麦、热食、猪肉。   前顶一穴,在顖会上一寸五分,骨陷中是。甄权《针经》云“一寸”是穴,今依《素问》“一寸五分”为定。督脉气所发。主疗头风热痛,头肿,风癎。针入三分,留七呼,泻五吸。大肿极,即以三棱针刺之遶四方一寸以下,其头痛、肿立差,复以盐末、生麻油揩发际下。灸亦得。   百会一穴,在前顶后一寸半,顶中心。督脉、足大(按:应为“太”)阳之会。主疗脱肛,风癎,青风,心风,弓角反张、羊鸣多哭、言语不择、发时即死、吐沫、心中热闷,头风,多睡,心烦,惊悸,无心力,志(按:据《针灸大成督脉考正穴法》所引《铜人》原文,应为“忘”,亦通。)前失后,吃食无味,头重,饮酒面赤,鼻塞。针入二分,得气即泻。如灸,数至百五,即停三五日。讫,绕四畔以三棱针刺令出血,以井花水淋之,令气宣通。不得一向火灸,恐拔气上,令人眼暗。忌酒、面、猪、鱼、荞麦、蒜韭等。   天突一穴,在结喉下陷者中宛宛。是阴维、任脉之会。针入五分,留三呼,得气即泻。主欬嗽上气,噎,胷中气(按:疑缺字),喉内状如水鸡声,肺壅唾脓血,气壅不通,喉中热疮、不得下食。灸亦得,然不及针。其下针,直横下,不得低手,即五脏之气伤,令人短寿。慎加药法及辛、酸、滑等。   璇玑一穴,在天突下一寸陷者中,仰头取之是穴。任脉气所发。主胷(按:当缺“胁”字)支满、痛,喉痹,咽痈,水浆不下。灸五壮,针入三分。   华盖一穴,在璇玑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任脉气所发。主胷胁支满、痛引胸中,欬逆,上气,喘不能言。灸五壮,针入三分。   紫宫一穴,在华盖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任脉气所发。主胷胁支满、痹痛、骨疼,饮食不下,呕逆,上气,烦心也。灸五壮,针入三分。   玉堂一穴,在紫宫下一寸六分陷中。一名“玉英”。任脉气所发。主胸满不得喘息、痹痛、骨疼,呕逆,上气,烦心。灸五壮,针入三分。   亶(按:通作“膻”)中一穴,一名“元儿”。在玉堂下一寸六分,横直两乳间陷者中。任脉气所发。宜灸,至七七止。主肺痈咳嗽、上气、唾脓,不得下食,胷中气满如塞。禁穴,不可针。针,不幸令人死。   中庭一穴,在亶(按:通作“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任脉气所发。主胷胁支满,心下满,食饮不下,呕逆吐食还出。灸五壮,针入三分。   巨骨一穴,在心脾骨头 (按:据《针灸甲乙经》作“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间陷者中”。《针灸资生经卷一》云“《铜人》云‘巨骨二穴,在肩端上两叉骨间’,《明堂经下经》亦同。但《明堂经上经》云‘巨骨一穴,在心脾骨头’,不特‘一穴‘、字不同,而穴‘在心脾骨头’,亦异。岂其所谓‘一穴在心脾骨头’者,非巨骨耶。不然、即是误写二字、作一字。肩胛、为心脾也。”)。不可(按:疑衍)日灸三壮至七壮。主惊癎,破心吐血。禁针。针,则倒悬一食顷,然后乃可下针。针入四分,泻之勿补,针出始得正坐。忌酒、面、热食、猪、鱼、生冷物。   云门二穴,在巨骨下,气户两傍,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举臂取之。山晀经(按:未详)云“在人迎下第二骨间,相去二寸三分”。足太阴脉气所发。治呕逆气上,胷胁彻背痛。通灸,禁针,理肺同药疗之。针深令人气逆。   少商(按:当缺“二穴”两字)者,木也。在手大指端侧,去爪甲角如韮叶,白肉际,宛宛中。手大(按:应为“太”)阴脉之为井也。针入一分。主不能食,腹中气满,吃食无味。宜针不宜灸。以三棱针刺之,血出胜气,之所以胜气针者,此脉胀腮之腮中有气,人不能食,故刺出血(按:似难解。《针灸资生经卷一》作:“以三棱针刺之令血出,胜气针。所以胜气针者,此脉胀腮之。候腮中有气,人不能食。故刺出血。”),以宣诸藏暌也。忌冷、热食。   鱼际二穴者,火也。在手大指节后,内侧散脉中。手太阴之所流(按:通作“溜”)为营(按:误,应为“荥”)也。主虚热,洒洒毛竖,恶风寒,舌上黄,身热,咳嗽,喘痹走背胷、不得息,头痛甚、汗不出,热烦,心少气不足以息,阴痒,腹痛、不下食,时挛,支满,喉中焦、干渴,痉,上气,热病寒栗,鼓颔,腹满,阴瘘色不变,肺心痛牵引尻、溺出,膈中虚,食饮呕,身热汗出,重呕吐血,日(按:疑为“目”)泣出,短气,心痹,悲怒逆气,任惕,胃气逆也。针入二分。   卷三   神庭一穴,在髪际直鼻上督脉,上一寸髪际是也。足太阳、阳明之会。主治肿气,风癎、颠风不识人、羊鸣、角弓反张、披髪而上歌下哭、多学人言语,惊悸不得安寝。禁不可针。日灸七壮至百壮。若针,即发于其病在举火之时(按:似有缺、误)。忌猪、羊、鱼肉、酒、面、热食。   曲差二穴,在神庭傍一寸半,(按:应缺“入” 字)髪际。足太阳脉气所发。主心中烦满,汗不出、头项痛、身热,目视不明。针入三分,灸三壮。   临泣二穴,在目上直入髪际五分,陷者中。足太阳、少阳之会。主卒不识人,风癎,鼻塞。针入三分,留七呼。   眉冲二穴,一名“小竹”,在当两眉头直上,入髪际(按:似有缺。未言寸数,亦未言所属经脉。另,据《针灸大成足太阳膀胱考证穴法》,应为足太阳脉气所发,穴在“神庭、曲差之间”。)理目,五般癎,头痛,鼻塞。不宜灸,针入三分。(按:据《针灸资生经卷一》“明堂上経、有眉冲穴。而铜人経、无之。理、目、五般痫、头痛、鼻塞等疾所。不可廃者”)   水沟一穴,在鼻柱下人中(按:据《针灸资生经卷一》作“一名人中”)。督脉、手阳明之会。主疗消渴、饮水无多少、水气遍身肿,失笑无时,颠癎、语不识人、乍喜乍哭,牙关不开,面肿唇动叶叶肺风状如虫行(按:似有缺、误,难解。据《针灸大成督脉考正穴法》作“面肿唇动,状如虫行”)。针入四分,徐徐出之。灸亦得,然不如针。若是水气,唯有此穴可针,若针他穴,水尽即死。   承浆一穴,在颐前,下唇下。足阳明(按:据《针灸甲乙经》,当缺“任脉” 两字)之会。主偏风口喎,面肿,消渴,面风口不开,口中生疮。针入三分半,然后徐徐引气而出。灸,亦任日灸七七壮。若频灸,恐足阳明脉断,令风不差。若停息、复灸,令其风通宣,应时立愈。其艾炷,依小竹筋头大作之。但令当脉灸之雀粪大,亦能愈疾。又有一途,如脉内疝、瘕、痃、癖块、伏梁气之徒,唯须大艾炷。故《小品》曰:“腹背烂,烧四支,则但除风邪而已。如鸠尾以至头,皆不可多灸、及不可用大艾炷。”   俞府二穴,在巨骨下,去璇玑傍各二寸陷中。足太阳脉气所发(按:此处误。据《针灸甲乙经》,当为“足少阴脉气所发”)主欬逆,上气,喘,呕吐,胷满不得食。仰卧取之。灸五壮,针入三分。   彧中二穴,在俞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卧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主胷胁支满,欬喘、不得息,呕吐,胷满不能食。灸五壮,针入三分。   神藏二穴,在彧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阳(按:应为“阴”)脉气所发。主胷胁支满,咳逆不得食。针入三分,灸五壮。   灵虚二穴,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阳(按:应为“阴”)脉所发。主胷胁支满、引胷不得息,呕吐,胷满不得食。针入三分,灸五壮。   神封二穴,在灵墟下一寸六分(按:似有缺。据《针灸甲乙经》,有“陷者中,足少阴脉气所发”)。主胷满不得息,咳逆,乳痈、洒浙恶寒。灸五壮,针入三分。   步郎(按:通作“廊”)二穴,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仰取之。足少阴脉气所发。主胷胁支满,鼻不通,呼吸少气,喘息,不得举臂。针入三分,灸五壮。   五处二穴,足太阳脉气所发。在头上督脉傍,去上星二寸半(按:据《针灸甲乙经》,及《针灸大成足太阳膀胱考证穴法》俱作“一寸五分”)。主目不明,头 眩风痹闷。针入三分,灸五壮。   承光二穴,在五处后寸半(按:据《针灸甲乙经》作“二寸”,《针灸大成足太阳膀胱考证穴法》作“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主风眩头痛,欲呕吐,心烦。针入三分,不可灸。   通天二穴,在承光后一寸半。足太阳脉气所发。主项痛、暂起僵仆。针入三分,灸三壮。   攅竹二穴,在两眉头陷中。足太阳脉气所发。主目视,视物不明,眼中热、疼及眼眶。针入三分,不宜灸。   晴明二穴,在目内眦头上,畔(按:疑为“襻”)者中(按:据《针灸甲乙经》作“一名泪孔,在目眦外。”《针灸大成足太阳膀胱考证穴法》作“一名泪孔,目内眦。明堂云‘内眦头外一寸、宛宛中’”)。手、足太阳阳明之会(按:据《针灸甲乙经》并有“气府论注云‘手足太阳、足阳明、阴阳蹻,五脉之会” 《针灸大成足太阳膀胱考证穴法》同)。主肤翳(按:应有缺字。《针灸大成足太阳膀胱考证穴法》作“淫肤白翳”)白膜覆瞳子,眼暗、雀目,冷泪,眼视物不明、努肉。针入一分半,不宜灸。   迎香二穴,在禾上一寸、鼻下孔傍。手、足阳明之会。针入三分。主鼻息不闻香臭,偏风,面痒及面浮肿、风叶叶动、状如虫行。刺或在唇动(按:似有缺、误,不通)。不宜灸。   承泣二穴,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中。(按:应有缺字。据《针灸甲乙经》有“阳”字)蹻脉、任脉、足阳明之会。主疗眼喎、目不正,口喎,目瞤,面动叶叶然、牵口眼热疼、赤痛,目视,冷泪,眼睑赤。针入四分半,不宜灸。若灸,无问多少,三日以后,眼下大如拳息肉,日加长如桃许,至一月日,如五升大。   鸠尾一穴,在臆前,巨(按:《针灸甲乙经》作“蔽”,《针灸资生经卷一》同)骨下五分。(按:《针灸甲乙经》此处尚有“任脉之别”。)主心惊、烦,发状如乌乌,破心、吐血,心中气闷、不喜闻人语,心痛,腹胀。宜针,虽然,此处最难针,须是大好手。方可下针。如不然,取气多,不幸令人死。针入三分。   巨阙一穴,心之募。在鸠尾下一寸。任脉气所发。主疗心中烦闷,热风风癎,浪言或作鸟声,不能食,无心力。凡心痛有数种,冷、痛、蛔虫、毒、霍乱,不识人,针入六分,得气即差。灸亦良。   上管(按:通作“脘”,下同。)一穴,在巨阙下一寸、去巨(按:《针灸甲乙经》作“蔽”,《针灸资生经卷一》同)骨三寸。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主心中热烦,贲豚气,胀满不 能食,霍乱,心痛不可眠卧,吐利,心风,惊、悸不能食,心中闷,发哕,伏梁气、状如覆杯。针入八分,得气,先补而后泻之,可为神验。若是风癎、热痛,宣泻之后补,可为应其病。灸亦良。   中管一穴,一名“太仓”。是胃之募。在上管下(按:应有缺字。据《针灸甲乙经》有“一寸” 两字)。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主治心匿不 能食反胃,霍乱,心痛热,温虐,痎虐,天行伤寒,因读书得奔豚气,心闷,伏梁气如覆杯,冷结气。针入八分。灸亦良。   建里一穴,在中管下一寸。治肠中疼痛,呕逆,上气,心痛,身肿。针入一寸三分。灸亦良。   下管一穴,在建里下一寸。足太阴、任脉之会。主腹胃不调,腹内痛、不 能食,小便赤,腹坚硬、癖瑰、脉厥厥动。针入八分,灸亦佳。   神聪四穴,在百会四面,各相去同身寸一寸。理头风,目眩,狂乱,风癎。左手如花,右手如果(按:《针灸资生经卷一》作“左主如花、右主如果”),针入三分。   明堂一穴,在鼻直上,入髪际一寸。理头风,多鼻涕,鼻塞。三日一报,针入三分。(按:《针灸资生经卷一》“按《铜人》、《明堂》及诸家针灸经,鼻直上、入髪际一寸,皆云上星穴。明堂经于此、复云明堂穴。不知何所处、且附入于此。所谓疑以存疑也。”)   当阳二穴,在当瞳人直上,入髪际一寸。理卒不识人,风眩,鼻塞。入针三分。(按:《针灸资生经卷一》“《铜人》无当阳穴。而明堂下经、有之。理卒不识人、风眩、鼻塞等疾。亦不可废者。”)   前关二穴,在目后半寸。亦名“太阳”之穴。理风赤眼痛,头目眩,目涩。针入三分。(按:《针灸资生经卷一》“《铜人》有上关、下关各二穴。《素问》亦同。但《明堂》上、下经,有上关而无下关。惟上经有前关穴。又不与下关穴。同在上关之下。恐别自是。前关穴一名太阳穴。理风赤眼、头痛、目眩涩等疾,不可废。)   四白二穴,在目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主头痛目眩。针入三分。灸七壮。   巨阙(按:应为或)二穴,在鼻孔下,侠水沟傍(按:《针灸甲乙经》作“在侠鼻孔傍八分、直瞳子”,《针灸资生经卷一》同)。阳蹻脉、足阳明之会。主治面风寒鼻频 音 凖 上肿痈痛招摇视占(按:有缺、误,不通),瘈瘲,口噼。针入三分,灸七壮止。   地仓二穴,在侠口傍四分外,如近下有脉微动者是。阳蹻脉、手足阳明之交。主疗大患风者,其脉亦有动时,亦有不动时。多主偏风、口喎,失音不言、不得饮水、浆食漏落、脉(按:《针灸大成足阳明胃考证穴法》作“眼” ,应是。)瞤动,患左针右,患右针左。针入三分半。灸亦得,日二七壮,其艾壮如粗钗脚。忌毒物及行房事。   廉泉一穴,在颔下、结喉上、舌本间。阴维、任脉之会。主舌下肿、难言,舌瘲设多(按:《针灸大成足阳明胃考证穴法》作“涎出” ,应是。),咳嗽,少气,喘息,呕沫禁断。灸三壮,针入三分。   阴交一穴,在脐下一寸。任脉气所发。主脐下热、小便赤,气痛状如刀搅、作块状如覆杯,妇人断绪,月事不调,带下,崩中,因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针入八分,得气即泻,后宜补。灸亦得,然不及针。   水分一穴,在管(按:通作“脘”,下同。)下,脐上一寸。任脉气所发。主腹痛不能食,肠坚腹痛,胃管不调、坚硬。针入八分。若是水病,灸之大良。   巨阙一穴,《甲乙经》云“一名利机,一名精露,一名丹田,一名命门”。在脐下二寸。是三焦之募。任脉气所发。针入八分。主腹痛、坚硬,妇人因产、恶露不止、遂成结块,崩中,断绪。灸亦良。   关元一穴,是小肠募。一名“次门”在脐下三寸。足三阴、任脉之会。脐下绞痛,小便赤淋、不觉遗沥、小便处痛状如散火,尿如血色,脐下结血、状如覆杯,妇人带下,因产、露不止,并妇人断绪,产道冷。针入八分。若懐胎,必不针,若针必落胎胎多不出,而针外昆仑即出。灸亦良,然不及针。   中极一穴,一名“玉泉”,一名“气原”。在闗元下一寸。是膀胱募。任脉足三阴之会。主妇人断绪,四度针、针即有子,故却时任针也。主淋,小便赤、尿道痛,脐下结块如覆杯,或因产、得恶露不止、遂成疝瘕,或因月事不调、血结成块。针入八分。灸亦得,然不及针。   卷四   后顶一穴,在百会后一寸半枕骨上。是督脉气所发。针入四分,灸五壮。主风眩,目视,额颅上痛。   强间一穴,在后顶后一寸半,一名“大羽”。是督脉气所发。主头如针刺、不可以动,项如抜,不可左右顾视。灸五壮。针入二分。   脑户一穴,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半。一名“仰风”一名“合颅”。是督脉足太阳之会。主目痛不能视,面赤肿,头痛。不得灸,灸令人失音。针入三分。   瘖门一穴,一名“舌厌”。在项后,入髪际宛宛中,入系舌本。是督脉、阳维之会。仰而取之。主头风、脑疼,失音不能言,舌急,项强不能回头。针入八分,徐徐出之。不宜灸,灸即令人哑,忌如前法。问曰“舌急不言,如何治?”答曰:“急针瘖门,舌缓、针风府,得气即泻。可小绕针,入八分。忌灸。”   大椎一穴,第一椎上,陷者中、宛宛是。三阳督脉之会。主疗五劳、七伤,温疟疰 疠闷,项强不得四顾。针入五分,灸亦得。   陶道一穴,在大椎节下间,俛而取之。督脉足太阳之会。主头重,目瞑,洒浙寒热、脊强、以头汗不出也。灸五壮。针入五分。   身柱一穴,在第三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灸五壮。主癫疾,瘈瘲,怒欲杀人、身热狂走、讝言见鬼。针入五分。   神道一穴,督脉气所发。在第五椎节下间,俛而取之。主寒热头痛、进退往来,痎疟,恍惚、悲愁。灸三壮。针入五分。   至阳一穴,在第七椎节下间,俛而取之。督脉气所发。主寒热,解烂(按:《针灸大成督脉考正穴法》作“懈” ,应是。)淫乐(按:《针灸大成督脉考正穴法》作“淫” ,应是。)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灸三壮。针入五分。   筋缩一穴,在第九椎节下间,俛而取之。督脉气所发。主惊、癎,狂走癫疾,脊急强、目转上垂。灸三壮。针入五分。   脊俞一穴,一名“神宗”,一名“脊中”。在第十一椎中中央。督脉气所发。治风、癎、癫,邪温病,积聚,下利。忌灸。针入五分。   悬枢一穴,在第十二椎下节间是穴。督脉气所发。主腰脊强,腹中上下积气。针入三分。灸三壮。   命门一穴,一名“属累”。在第十四椎下节。俛而取之。督脉气所发。主头痛如破、身热如火、汗不出,瘈瘲,里急、腰腹相引痛。针五分。   腰俞一穴,一名“背解”,一名“髓孔”,一名“腰尸”。在第二十一椎节下,陷者宛宛中是。挺腹地(按:《针灸大成督脉考正穴法》作“挺身,伏地” ,应是。),舒身,两手相重支额,纵四体,然后乃取其穴。是督脉气所发也。主腰髋疼痛,腰脊强强、而不得回转,温疟痎疟。针入八分。灸亦得。慎房事,不得擎重物。《甲乙经》云“针入五分,灸三壮”。   长强一穴,一名“气之阴郄”。督脉别络。在穷骨下宛宛中是。《甲乙经》“穴在脊骶端,少阴所结”。主下漏,五痔,疳蚀下部。慝针入三分,然针之以痛为度。其穴伏地取之乃得。灸亦得,然不及针。慎房事,此痔,根本是冷,慎冷。   天柱二穴,在侠项后髪际,大筋外亷陷者中。足太阳脉气所发。针入二分。主头风、目如脱,项如抜、项疼、急、重。先泻而后补之。灸亦得,然不及针。   玉枕二穴,在络却后七分半,侠脑户傍一寸三分,起肉枕骨上,入髪际三寸。足太阳脉气所发。针入三分。灸三壮。主目内连系急,头风痛,目痛,头寒、多汗,耳聋,鼻塞。   风池二穴者,是足少阳、阳维之会。在项后髪际陷中。《甲乙经》云“风池穴,在颞颅后髪际陷中”。针入一寸二分。大患风者,先补而后泻,少可患者,以经取之。主肺风,面赤,目视,项强不得回顾,面肿皮软,脑疼痛。灸亦良,然不及针。问曰“如后发际,亦有项脚长者,其毛首至头骨;亦有无项脚者,毛齐至天牖穴,即无毛根。何而取穴也?”答曰:“其毛不可辄定,大约如此。若的的定中,风府正相当、即是侧、相去各二寸,此之定穴。”   颅息二穴,在耳后青脉间,(按:《针灸甲乙经》有“手少阳脉气所发”句)主身热、头痛、不可反侧,小儿癎喘不得息,耳聋。针入一分,不得多出血,血多即杀人。灸三壮。   完骨二穴,在耳后入发际四寸。足太阳、少阳之会。主风眩,项痛、头强,寒热。灸,即依年壮。针入二分。   大抒二穴,在项后第一椎下,两傍各一寸半,陷中。足太阳、手少阳之会。理风,劳气,咳嗽、气急,头痛,目眩,腹痛。针入五分。禁灸。   风门、热府(按:《针灸甲乙经》作“风门、一名热府”)二穴,在第二椎下,两傍一寸半。督脉、足太阳之会。理伤寒、项强、目瞑、鼻塞,风劳,呕逆,上气。胷痛,背痛,气短不安。针入五分。灸五壮。   肺俞二穴,在第三椎下,两傍相去一寸半。理癫、癎,瘿气,上气,吐逆,支满,脊强、寒热,不食,肉痛,皮痒,传尸骨蒸,肺嗽。针入三分。   厥阴俞二穴,在第四椎下,两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理逆气,呕逆,牙痛,留结、胷闷。针入三分。   心俞二穴,在第五椎下,两傍各一寸半。理心中风、狂、癎,心气乱;语悲泣,心腹烦满、汗不出,结聚,寒痛呕逆、不食、食即吐血,目痛。不可灸。针入三分。   督俞二穴,在第六椎下,两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一名“髙盖”。主理寒热,腹中痛、雷鸣,气逆,心痛。灸三壮。禁针。   鬲(按:通作“膈”)俞二穴,在第七椎下,两傍各一寸半。理心痛,痰饮,吐逆,汗出,寒热、骨痛,虚胀、支满,痰疟,痎癖,气块、隔上痛,喉痹、身常温、不食,切痛。针入三分。   肝俞二穴,在第九椎下,两傍合一寸半。理口干,中风,支满、短气、不食、食不消,吐血,目不明、闭塞,腰痛,肩疼,寒疝。针入三分。灸三壮。   胆俞二穴,在第十椎下,两傍各一寸半。足太阳脉气所发。主理心胀满,吐逆,短气,痰闷、食难下不消。针入三分。   脾俞二穴,在第十一椎下,两傍一寸半。理腰身黄、胀满,腹肚泄利,身重、四支不收,黄疸,邪气积聚,腹病,寒热。针入三分。灸三壮。   胃俞二穴,在第十二椎下,两傍各一寸半。理烦满,吐食,腹胀、不能食。针入二分。灸三壮。   三焦俞二穴,在第十三椎下,两傍各一寸半。足太阳脉气所发。主水糓不消,腹胀,腰痛,吐逆。针入三分,灸三壮。   肾俞二穴,在第十四椎下,两傍各一寸半,与脐对。理虚劳,耳聋,肾虚,及水藏胀、挛急,腰痛,小便浊,阴中疼、血精出,五劳,七伤,冷呕,脚膝拘急,好独卧、身肿如水。针入三分,灸三壮。   气海俞二穴,在第十五椎下,两傍同身寸相去一寸半。理腰痛,痔病,泻血。灸三壮。   大肠俞二穴,在第十六椎下,两傍各一寸半。理腰痛,肠鸣、胀满、遶脐中痛,大便下利或泄利,食不化,脊骨强。针入三分。灸三壮。   关元俞二穴,在第十七椎下,两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理风劳,腰痛,泄利、虚胀、小便难,妇人瘕、聚诸疾。针入三分。   小肠俞二穴,在第十八椎下,两傍各一寸半。理大便赤涩小便 紧急脚肿,短气,不食,烦热疠病大便脓血出食痔疼痛(按:似有缺、误,不通),妇人带下。针入三分。灸三壮。   膀胱俞二穴,在第十九椎下,两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理风劳,腰痛,泄利、肠痛,大小便难,尿赤,阴生疮,少气,足胫冷、拘急、不得屈伸,女人瘕、聚。针入三分。灸三壮。   中膂俞二穴,在第二十椎下,两傍相去同身寸一寸五分。一名“脊内俞”。是少阴脉理(按:此处误,应为“足太阳脉气所发”)理赤、白痢,虚渴、汗出,腰不得俯仰,腹胀,胁痛。针入三分。   白环俞二穴,在第二十一椎下,两傍相去同身寸一寸半。足太阳脉气所发。理腰脊挛急痛,大小便不利百病。针入三分。《甲乙经》、《甄权经》云“挺腹地(按:应是“挺身,伏地”)端身,两手相重支额,纵气息,令肢肉俱缓,乃取其穴。针入八分。主腰髋疼、不遂,温虐,腰中冷、不识眠睡,劳损,风虐。忌灸。   卷五   窍阴一穴,在完骨上、枕骨下。足太阳、少阳之会。主骨疸发厉头痛引头也(按:似有缺、误,不通)。灸五壮。针入三分。   浮白二穴,在耳后,入髪际一寸。足太阳、少阳之会。主寒热,喉痹,欬逆,疝积胷中满不得喘息(按:似有缺、误,不通),胷痛,耳聋嘈嘈无所闻。颈项痈肿不能言,及瘿、肩不举也。针入三分。灸三壮。   附分二穴,在第二椎下,附项内廉,两傍各三寸。手足太阳之会。主背痛引项。灸五壮。针入三分。   魄户二穴,在第三椎下,两傍各三寸宛宛中。正坐取之。足太阳脉气所发。主背膊痛,无气力,劳损,痿黄,五尸走疰,项强不得回顾。针入五分。灸亦得。   神堂二穴,在第五椎下,两傍各三寸陷者中。正坐取之。足太阳脉气所发。主肩痛,胷腹满,洒淅反脊强急(按:似有缺、误,不通)。灸五壮。针入三分。   譩嘻二穴,在肩膊内廉,第六椎两傍三寸。其穴抱肘取之。足太阳脉气所发。因以手重按之,病者言“譩嘻”。针入六分。主温疟、寒疟病,背闷,气满、腹胀,气痃。灸二七壮。忌葱、白酒。   膏盲俞二穴,主无所不疗,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欬逆,狂或妄误。取穴之法:令人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着膝前、令正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勿令臂得动也。从甲骨上角摸索至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中间。依胛骨之里、去胛骨各容指许、摩服去表,肋间空处,按之自觉牵引于肩中,灸两胛中一处,至六百壮、多至千壮。当觉下、然流水之状,亦当有所下出。若得痰疾,则无所不下也。若病人已困,不能正坐,当令侧卧,俛上臂,令前取穴灸之。求穴法,大校以右手从左肩上住,指头所不及者是也。左亦然,乃以前法灸之。若不能久坐,当伸两臂,令人俛,两胛骨侠相离,不尔,肘骨覆穴,不可得也。所伏衣幞,当令大小有常定,不尔,则失其穴也。此灸,讫后,令人阳气康盛,当消息以自补飬。当取身体平复,其穴近第五椎望取之也,论曰“昔在和缓,不救晋侯之疾,以其在膏之上、肓之下,针药所不能及,即此之穴是也。人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病难追。若能用心此,方便求得,灸之,无疾不愈。(按:《针灸资生经卷一》云“灸膏肓功効,诸经例能言之。而取穴,则未也。《千金》等方之外,荘绰论之最详。然,繁而无统,不能定于一。予尝以意取之。令病人两手交在两膊上(灸时、亦然),胛骨遂开,其穴立见。以手指摸索第四椎下,两旁各三寸、四肋三间之中间,按之酸疼,是穴。灸至千百壮、少亦七七壮。当依《千金》,立点立灸,坐点坐灸,卧点卧灸云(若尺合爪、在两膝头中、点穴亦得)。”)   鬲(按:通作“膈”)关二穴,在第七椎下,两傍各三寸陷者中。正坐取之。足太阳脉气所发。主背痛、恶寒,脊强、俛难,食不下、呕哕、多涎、睡也。灸五壮。针入五分。   魂门二穴,在第九椎下,两傍各二寸陷者中。正坐取之。足太阳脉气所发。主食饮不下、腹中雷鸣、大便不节、小便赤黄也。灸三壮。针入五分。   阳纲二穴,在第十椎下,两傍各三寸。正坐取之。足太阳脉气所发。主食不下、腹中雷鸣、大小便不节,小便赤黄。灸三壮。针入五分。   意舍二穴,在第十一椎下,两傍各三寸。正坐取之。足太阳脉气所发。主腹满虚胀、大便泄滑,消渇,面黄。灸五十壮。《甲乙经》“灸三壮。针入五分。”   胃仓二穴,在第十二椎下,两傍各三寸。主腹内虚胀、水食不消,恶寒、不能俛仰。针入三分。灸五壮。   肓门二穴,在第十三椎下,两傍各三寸。《异经》云“与鸠尾相直”。主心下痛、大坚,妇人乳有余疾。灸三十壮。针入五分。   志室二穴,在第十四椎下,两傍各三寸。正坐取之。是太阳脉气所发。针入五分。灸三壮。主腰脊痛急,食不消、腹中坚急,阴痛、下肿,并疗之。   胞肓二穴,在第十四椎下(按:“十四”应为“十九”。),两傍各三寸、陷者中。伏而取之。足太阳脉气所发。主腰脊痛急,食不消,腹中坚急,阴痛、下肿,并疗之。疗恶气,腰背卒痛。灸五七壮。《甲乙经》“灸三壮。针入五分。”   秩边二穴,在第二十椎下,两傍各三寸。伏而取之。足太阳脉气所发。主腰痛不能俛仰,小便赤黄,尻重不能举。灸三壮。针入三分。   颔厌二穴,在曲周颞颥上廉。手足少阳、阳明之交会。刺入三分。灸三壮。主风眩,目无所见,偏头痛、引目外眦急,耳鸣,好啑,颈痛。   客主人二穴,在耳前上廉起骨,开口有穴。动脉宛宛中。一名“上关”。手少阳足阳明之会。主目风牙疼痛车不开口噤嚼食鸣偏风眼喎通睛(按:似有缺、误,不通),耳聋状如蝉声。针入一分。灸七壮,艾炷如筋头大,必湏侧卧张口取穴,避风。又,上关不得深,下关不得久留针。问曰:“上关何以不得深,下关何以不得久留针?”答曰:“上关若深,令人得欠,不得目随针下关不得久,留针者得不得欠牙关急。是故“上关不得深,下关不得久留针”。   悬颅二穴,在曲周颞颥中,足阳明脉气所发(按:据《针灸甲乙经》,应是“足少阳脉气所发”。《针灸资生经卷一》同)主热病,偏头痛、引目外眦急,身热、烦满,汗不出,齿痛,面皮赤痛。针入三分。灸三壮。   肩井二穴,在肩上陷罅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之、当其中指下、陷者中是穴。一名“膊井”。手足少阳、阳维之会。主五劳,七伤,头项不得回顾,背膊痛、两手不得向头,或因马抝伤腰髋疼,脚气。入针四分。不宜灸。针不得深,深即令人闷。《甲乙经》云“针只可五分”。此膊井脉,足阳明之会,乃连入五脏气。若深,便引五脏之气,乃令人短寿。大肥人,亦可倍之。若闷倒不识人,即湏三里下气。虽不闷倒,但针膊井,并即湏三里下气,大良。及妇人怀胎、落讫,觉后微损、手足弱者,针肩井,手足立差。若有灼然解针者,遣针。不解针者,不可遣针。灸乃胜针,日灸七壮。若针肩井,必三里下气,如不灸三里,即拔气上。其针 膊并出《甄权经》。   肩髃二穴,在膊骨头、肩端两骨间,陷者宛宛中是。平手取其穴。手阳明、蹻脉之会。针入八分。主疗偏风、半身不遂,热风疹风胷俛仰风刺风风虚(按:似有缺、误,不通),手不得上头、捉物不得、挽弓不开,臂细无力、酸疼,臂冷而缓。患刺风者,百日刺筋、百日刺骨、方可得瘳。灸亦得,然不及针,还以平手取其穴。日灸七壮,差为度。   臂臑二穴,在肩髃下一寸、两筋间、两骨罅、陷者宛宛中。宜灸,不宜针。日灸七壮。主疗劳,瘿,臂细无力、手不得向头。其穴平手取之,不得拏手令急,其穴即闭。若针,不得过三五,过多生恶。   曲池二穴者,木也(按:此误。据《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卷一》等,俱作“土也”)。在肘外辅骨,曲肘、横文头宛宛中、陷者是。手阳明脉之所入为合也。手拱胷,取之外畔、文头即是。疗偏风、半身不遂,刺风疹,疼痛冷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伸难引脉风(按:似有缺、误,不通)臂肘细而无力。针入七分。灸亦良,但令断风抽气而已。   通谷二穴,在夹上管(按:通作“脘”)两傍,相去三寸。冲脉、足少阴之会。治干呕、又无所出,又治劳食欲鬲(按:通作“膈”),结。针入五分。灸五壮。   章门二穴,一名“长平”,一名“胁”。是脾之募。在大横外,直脐、季肋端。必须侧卧,令伸下脚、缩上脚,乃得穴。足厥阴、少阳之会。主膀胱气癖,疝瘕气,膀胱气痛、状如雷声,积聚气。针入六分。灸亦良。   伏兎二穴,在膝上六寸、起肉。正跪坐取之。足阳明脉气所发。治风劳,痹逆,狂邪,膝冷,手节挛缩,身隠疹,腹胀、少气,妇人八部诸病。针入三分。禁灸。   阴市二穴,一名“阴鼎”。在膝上三寸、伏兎下是穴。足阳明脉气所发。主寒疝、下至腰脚如冷水,小肠诸疝,按之在膝上,伏兎下(按:疑衍)。寒疝,腹胀满,痿厥,少气。针入三分。灸三壮。   犊鼻二穴,在膝膑下骭、侠罅、大筋中。足阳明脉气所发。主犊鼻肿,洗熨去之。其久坚,勿攻,攻者死。膝中痛、不仁、难跪起、诸肿节溃者死,不溃可疗。针入三分。灸三壮。   委中二穴者,土也。在腘中央、约文中动脉。甄权云“在曲内、两筋、两骨中、宛宛是”。足太阳脉气之所入为合也。令人面挺腹地(按:应是“挺身,伏地”)而取之。主脚弱无力,风湿痹、筋急,半身不遂。灸不及针。针入八分。灸三壮。   三里二穴者,土也。在膝下三寸外廉、陷者宛宛中是。足阳明脉之所入为合也。主腰(按:疑应为“腹”)满、坚块、不能食,胷气不足,反胃,胷胁积气,脚弱。针腹、背,毎须取三里穴。入八分。灸亦良。   卷六   角孙二穴,在耳廓中间,开口有穴。手足少阳、手太阳(按:据《针灸甲乙经》,应是“手阳明”)之会。主齿不嚼物,龋痛肿。灸三壮。针入三分。   耳门二穴,在耳前起肉,当耳缺者。主耳有脓及底,耳,耳痛、鸣,聋,并齿龋。针入三分。灸三壮。   听会二穴,在耳前陷中,上闗下一寸、动脉宛宛中。张口得之。足少阳脉气所发。针入三分。主耳聋,耳中状如弹声,通耳,牙车急、疼痛不得嚼食,牙车脱臼、相离一寸。其穴侧卧,张口得之。灸亦良。   天牖二穴,在颈筋、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髪际上一寸、陷者宛宛中。手少阳气所发。主头风,面肿,项强不得回转,夜梦颠倒,面青黄、无颜色。针入五分。不宜灸。若灸,面肿满。合先取譩嘻,后针天牖、风池,其病即差。   天府二穴(按:据《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卷一》等俱作“渊腋”),在两腋下三寸、宛宛中。手太阴(按:据《针灸甲乙经》,应是“足少阳”)脉气所发。主头眩,目瞑,远视。针入四分。灸七壮,不除再灸百壮。《甲乙经》禁灸。   曲泽二穴者,水也。在肘内廉下,陷者中。屈肘得之。手心主脉之所入为合也。主心痛,出穴则(按:疑衍。)心下澹澹、喜惊,身热,烦心,口干,逆气,呕血,时瘈瘲言摇头青汗出不过肩(按:似有缺、误,不通),伤寒病温、身热、口干。灸三壮。针入三分。   少海二穴者,水也。一名“曲节”。手少阴脉之所入为合也。在肘内横文头,屈手向头取之,陷者宛宛中。《甲乙经》云“穴在肘内廉,节后陷者中,动应手”。疗腋下瘰疬,痹疼、屈伸不得,风痹疼,疰病。针入三分。禁灸。   巨虚上廉二穴,在三里下三寸,两筋、两骨罅间,陷者宛宛中。足阳明与太阳(按:误。据《针灸甲乙经》,应是“大肠”)合。针入八分。主大肠气不足,偏风、腰腿脚不遂、不得履地,脚气,刺风、痶风、脚冷,寒疟。灸之大良。   条口二穴,在上廉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主胫寒不得卧、疼痛,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针入八分。灸三壮。   巨虚下廉二穴,足阳明与小肠合。在上廉下三寸,两筋、两骨罅,陷者宛宛中。蹲地坐而取之。针入六分。又,针入三分。灸三壮。主小肠气不足,面无颜色,偏风,热风,冷痹不遂,风湿痹。灸亦良,不及针。灸疮差,冷痹即已。   承山二穴,一名“鱼腹山”,一名“伤山”。在兑肠下,分肉间、陷者中,定腹取之。主脚弱无力,脚重,偏风不遂。针入八分。灸亦得。   上昆仑二穴者,火也。足太阳脉之所行为经也。在外踝后、跟骨上,陷者中。治恶血,风气肿痛,脚肿水。针入五分。灸三壮。   下昆仑二穴,一名“内昆仑”。在外踝下一寸,大筋后内陷骨、宛宛中。主刺风,风热、风冷痹,腰疼,偏风、半身不遂,脚重、疼、不履地。针入四分。灸之亦良。其穴,蹲地旁,引刺之,灸百壮止。   听宫二穴,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形。手足少阳、手太阳三脉之会。针入一分。灸三壮。主耳聋、填如无所闻,嘬嘬嘈嘈弹鸣,及心膓满,臂痛,失声。   缺盆上二穴,肩上横骨陷中。一名“天盖”。肩上是穴。主寒热,瘰疬,缺盆中肿(外溃不死),胷中热满,腹大少气,缺盆中痛,汗出,喉痹,咳嗽。灸三壮。针入三分。   孔最二穴,在腕上七寸。手太阴郄。治热病汗不出,吐血,失瘖、咽肿痛、恶血。针入三分。灸亦得。   列缺二穴,在腕上一寸半,(按:据《针灸资生经卷一》,有“以手”两字, 应是)交叉头,两筋、两骨罅、宛宛中。手太阴络。主疗偏风、口喎、半身不遂。针入三分。灸亦得。若患偏风,灸至一百壮。若患腕劳,灸至妙。   经渠二穴者,金也。在寸口中、陷者中。手太阴脉之所行为经也。主寒热,胷背急痛,胷中膨膨痛,喉痹,掌中热,主咳逆,上气,喘数,久热病、汗不出,暴瘅,喘逆,心痛、欲呕,针入三分。不可灸,灸即伤人神明。(按:似将太渊穴混入)   少冲二穴者,木也。一名“经如(按:据《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卷一》等,俱作“始”)”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甲如韭叶。手少阴脉之所出为井也。主热病,烦心,上气,心痛、冷、烦满、少气、悲恐喜惊,掌热,肘、腋、胷中痛,口中热,咽中酸,乍寒热,手拳不伸,掌痛引腋。针入一分。灸一壮。   劳宫二穴者,火也。一名“五里”在掌中央,横文动脉中。以屈无名指、头着处是。手心主脉之所流(按:通作“溜”)为营(按:应为“荥”)也。主手掌后痹,手痹、白屑起。针入二分,只过一度,如过两度,令人虚。不得灸,灸即生息肉。   髀关二穴,在膝上伏兎后,交分中。主脉寒不仁,痹痿不屈伸也。灸三壮。针入三分。   梁丘二穴,足阳明郄。在膝上三寸、两筋间。治大惊,胫痛、冷痹,膝痛不能伸屈。针入五分。   隐白二穴者,木也。足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宛宛中。足太阴脉之所出为井。主腹中有寒热起,气喘,衄血不止,腹中胀、逆,胫中寒,热不得卧,气满胷中热,暴泄,鬲(按:通作“膈”)中,呕吐不欲食。饮渴尸厥不知人脉动如渴饮,身体疼痛唾也(按:似有缺、误,不通)针入一分。灸三壮。   承筋二穴,一名“肠”,一名“直肠”。在胫后,从脚跟后上七寸、中央陷者中。足太阳脉气所发。治风劳、热足烦肿痛转筋(按:似有缺、误,不通)、急痛,身隐疹,大小便不止。针入三分   阳蹻二穴,在外髁前一寸、陷者宛宛中。治脚气,肾气,妇人血气。针入三分。(按:据《针灸资生经卷一》云“《明堂》上经、有阳蹻穴。而《铜人》无此穴。惟有申脉二穴,阳蹻脉所出、在外踝下陥中。与阳蹻穴同,而未知其故。予按,《素问?气穴论》‘阴、阳蹻穴’注云‘阳蹻穴、是谓申脉、阳蹻所出、在外踝下陥中’,则与《铜人》申脉穴合。是则阳蹻、即申脉也。”)   阴蹻二穴。在足内踝陷者中、宛宛是。卒疝、小腹痛病者,左取右,右取左,立已。女子不月水,惊,喜悲不乐如堕坠,汗出、面黒、病饥不欲食,妇人淋沥,阴挺出,四肢淫泺,心闷,暴虐及诸淋,目痛,小腹偏痛,呕逆,嗜卧,偏枯不能行,大风、暴不知人,卧惊视如见星,尿如黄水,小腹热,咽干也。灸三壮。针入三分。(按:据《针灸资生经卷一》云“《明堂》上、下经,有阴蹻穴,而《铜人》无之,惟有照海穴,亦在内踝下,与阴蹻同,而未知其故。予按,《素问?气穴论》‘阴蹻穴、在内踝下’。是谓照海、阴蹻所生,则与《铜人》照海穴合矣。则是阴蹻,即照海也。”)   风府一穴,本在项后入髪际一寸、大筋上、宛宛中起肉,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督脉阳维之会。不可灸。针入三分。主头项急、不可倾侧,目眩,鼻窒不得息,瘖不能言,嗌痛,足不仁,狂走、欲自杀,目反妄视。   瘈脉二穴,一名“资脉”。在耳内鸡足青脉是穴(按:据《针灸甲乙经》作“在耳本后、鸡足青络脉。”)。主头风,耳后痛,小儿惊、癎,瘈瘲,呕吐,泄注,惊恐失精,视瞻不明, 眩瞢。灸三壮。针入一分。   清冷渊二穴,在肘上二寸,伸肘举臂取之。主肩不举、不得带衣。灸三壮。针入三分。   消泺二穴,在肩下臂外,开腋、斜肘分下行。主寒热,风痹。头痛、头背急,针入六分。灸三壮。   肩外俞二穴,在肩脾上陷,去脊三寸、陷者中。主肩胛痛热、而寒至肘。灸一壮。针入六分。   曲垣二穴,在肩中央,曲胛陷者中、按之应手痛是穴。主肩痛、周痹。灸三壮。针入九分。   二间一穴者,水也。一名“间谷”。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者中。手阳明脉之所流(按:通作“溜”)为营(按:应为“荥”)也。主喉痹,多卧喜睡,肩髃喉痹咽如眦物伤忽振寒(按:似有缺、误,不通)。针入三分。灸三壮。   三间二穴者,木也。一名“少谷”。在手大指、次指本节之后、内侧陷者中。手阳明脉之所注为俞也。主喉痹,咽如骨鲠,齿龋痛,多卧喜睡,胷满,腹鸣,虚寒热、唇口干,身热,喘息,目急痛。针入三分。   少泽二穴者,金也。一名“少吉(按:据《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卷一》等,俱作“小吉”)”。在手小指端、去爪甲下一分陷者中。手太阳脉之所出为井也。主虐、寒热,汗不出,头痛,咳嗽,瘈瘲,口干,头痛不可顾也。针入一分。灸一壮。   前谷二穴者,水也。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前、陷者中。手太阳脉之所流(按:通作“溜”)营(按:应为“荥”)也。刺入一分。灸三壮。主目转甲小指痛(按:似有缺、误,不通)   阳谷二穴者,火也。在手外侧腕中,兑骨之下陷者中。手太阳脉之所行为经也。主癫疾、狂走,热病汗不出,胁痛,颈肿、寒热,耳聋,耳鸣,牙齿龋痛,臂腕外侧痛不举,吐舌,戾颈妄言不得左右顾俛瘈瘲头眩(按:似有缺、误,不通)眼痛。针入二分。灸三壮。   飞阳二穴,一名“厥阳”。足太阳络。在外踝上七寸,别走少阴者。刺入三分。灸三壮。主头眩,目痛。   束骨二穴者,木也。在足小脂外本节后、陷者中。足太阳脉之所注为俞也。刺入三分。灸三壮。主头痛,目眩,身热、肌肉动。   涌泉二穴者,木也。一名“地冲”。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足少阴脉之所出为并也。主小便不利,心中结热,脚底白肉际不得履地,刺风,风癎。灸亦得,然不及针者。灸,废人行动,不可传之于后。针入五分。   膝眼四穴,在膝头骨下、两傍陷者、宛宛中是穴。针入五分,留三呼,泻五吸。主膝冷、疼痛不已。禁灸。   卷七   针灸吉日   丁卯、庚午、甲戌、丙子、壬午、甲申、丁亥、辛卯、壬辰、丙申、戊戌、己亥、己未、庚子、辛丑、甲辰、乙巳、丙午、戊申、壬子、癸丑、乙卯、丙辰、壬戌、丙戌   以上并吉。又宜用除日、破日、开日、天医、要安,并吉。   针灸忌日   丁丑、及白虎,血忌血支(按:似有缺、误,不通),月厌、月杀、月刑、死别独火凶(按:似有缺、误,不通)。又男忌除日,女忌破日。   十干日不治病:   甲不治头,乙不治喉,丙不治肩,丁不治心戊己不治腹,庚不治腰,辛不治膝,壬不治胫,癸不治足   十干日不针灸   甲日头、乙日耳、丙日肩、丁日背、戊巳日腹脾、庚日肺腰、辛日膝、壬日肾经、癸日手足   此神农所制:一歳起坤,二岁震,逐年顺飞,九宫周而复始,行年到处,则所主败体,切忌针灸,如误犯之,必致丧命。或发痈疽,宜速治之。   一歳起心,二歳喉,逐歳依次顺行一部,终而复始,行年所值者,切忌针灸。   一歳起脐,二歳心。逐歳顺行,周而复始,行所值处,忌针灸。(所録见明堂经)   推四时太乙所在,云:“六腑、鬲(按:通作“膈”)下、三藏,应四季。中州其有戊巳日,大禁。太乙所在,忌针灸。”   左足(应立春日其日戊子己丑) ,左胷(应春分其日乙卯),左手(应立夏日戊辰己巳),头一(应夏至其日丙午),右手(应立秋日戊申己未),右胷(应秋分其日辛),右足(应立冬日戊戌己亥),腰尻丁窍(应冬至丙午)。    推四时人神所在:   春,左胁;夏,脐;秋,右胁;冬,腰。   推三旬人神在,误针灸者各致其疾。   初一在足大指,厥阴分。针之主发跗肿。   初二在外踝,少阳分。针之经筋缓。   初三在股,少阴分。针之主小腹痛。   初四在腰,太阳分。针之主腰偻无力。   初五在口,太阴分。针之主舌强。   初六在太咽半(按:似有缺、误),阳明分。针之咽门不开。   初七在内踝,少阴分。针之阴经筋急。   初八在手腕,太阳分。针灸腕不收。   初九在尻,厥阴分。针灸之病结。   初十在背腰,太阳分。针灸之腰背偻。   十一在鼻柱,阳明分。针灸之齿面肿。   十二在发际,少阳分。针之耳重听。   十三在牙齿,少阴分。针灸之气寒。   十四在胃腕,阳明分。针之气胀。   十五在遍身,不补不泻。大忌针灸。   十六在胷,太阴分。针之逓息。   十七在气冲,阳明分。针之难息。   十八在股内,少阴分。针之引阴气痛。   十九在足阳明分。针之发肿。   二十在内踝,少阴分。针之经脉亦手。(按:似有缺、误,不通)   二十一在手小指,太阳分。针之手不仁。   二十二在外踝,少阳分。针之筋经缓。   三十三在肝及足厥阴分。针之发转筋。   二十四在手阳明分。针灸咽中不利。   二十五在足阳明分。针之胃气胀。   二十六在胷太阳分。针灸之令人喘嗽。   二十七在膝阳明分。针之足经厥逆。   二十八在阴,少阴分。针之小腹急疼。   二十九在膝胫,厥阴分。针之筋痿少力。   三十在足跌,阳明分。日空亡不泻忌针(按:有缺、误)   推十二支人神所在处,忌针灸。     子日(在目)   丑日(在脾,一云耳)  寅日(在胷)  卯日(在脾,一云胷)    辰日(在 )  巳日(在手)  午日(在心)   未日(在手,一云头)    申日(在头,一云背) 酉日(在背)   戌日(在面,一云颈)  亥日(在云) (按:似有缺、误)   推十二时人神   子时 (在踝)   丑时 (在腰)   寅时 (在目)   卯时 (在面)   辰时 (在头)   巳时 (在手)   午时 (在胷)   未时 (在腹)   申时 (在心)   酉时 (在背)   戌时 (在项)   亥时 (在股)   量穴法   凡量穴,当以病人手中指、第二节、两横文相去之间、为寸。凡量穴时,湏要身平正,不可拳曲,切湏慎之。   灸艾杂说   凡灸艾,皆以日正午以后,方可下火灸。谓阴气未至,灸无不着。午前平旦,糓气虚,令人癫眩不可卧灸,谨之!谨之!大槩如此,卒急者又不可拘此。若遇阴雾大起、风雪忽降、猛雨,暑雷电、虹霓、且暂停,候晴明可方下火。灸时,不得伤饱、大饥、饮酒、生硬物,兼不可思虑、忧愁、呼骂、叹息,一切不祥,切须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