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一   郑开阳杂著     地理五【边防之属】提要   【臣】等谨案郑开阳杂著十一巻明郑若曾撰若曾字伯鲁号开阳昆山人嘉靖初贡生是书旧分筹海图编江南经略四隩图论等编本各自为书   国朝康熙中其五世孙起及子定逺又删汰重编合为一帙定为万里海防图论二巻江防图考一巻日本图纂一巻朝鲜图説一巻安南图説一巻琉球图説一巻海防一览图一巻海运全图一巻黄河图议一巻苏松浮粮议一巻其海防一览图即万里海防图之初藁以详略互见故两存之若曾尚有江南经略一书独缺不载未喻其故或裒缉者偶佚欤若曾少师魏校又师湛若水王守仁与归有光唐顺之亦互相切磋数人中惟守仁顺之讲经济之学然守仁用之而效顺之用之而不甚效至若曾虽不大用而佐胡宗宪幕平倭冦有功葢顺之求之于空言若曾得之于阅厯也此十书者江防海防形势皆所目击曰本诸考皆谘访考究得其实据非剽掇史传以成书与书生纸上之谈固有殊焉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郑开阳杂著巻一   明 郑若曾 撰   万里海防图论上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广东要害论   广东列郡者十分为三路西路髙雷亷近占城满刺诸畨中路东筦等澳水贼倭冦不时出没东路惠潮与福建连壤漳舶通畨之所必经其受海患均也故旧制每岁春泛各澳港皆设战舰秋尽而掣囘泊水寨至今日则不然倭冦冲突莫甚于东路亦莫便于东路其次则南头等处又其次乃及髙雷亷三府势有缓急事有难易分兵设备亦当因之故旧例战船中东二路不过二十艘今则各宜增益而柘林为尤甚葢柘林去水寨一日之程警报未易猝达冦若乗虚而入柘林危矣无柘林是无水寨也官兵每秋掣班必以柘林为堡控贼咽喉附近大城所军互为声援庻保无虞焉耳尝闻南洋湾乡夫在于东路屡胜真倭乌艚船子弟兵昔在中路首擒亚八此皆宜素养者也编号定甲更畨作息无事则随宜农商以养其财聴用则时使休闲以养其力有警则预给工食椎牛酾酒以养其气恩威相济务得其心有不战战必胜矣虽然亦未也沿海港口贼舟何处不可冲入断贼入路防之要也奸民与贼交通餽之酒米餽之衣服餽之利器断贼内交防之要也大洋水咸盥则肉溃食则腹泄沿海诸山多清泉贼舟经过必登山汲水断贼汲道防之要也论海防者不可以不知   南澚守御论   南澚当闽广交界之处周围皆山中有田百顷乃国初起遣居民遗弃之地也四面蔽风大潭居中可以聚舟其大视金塘二倍五六年来因浙直攻捕之严倭舶无所容俱于此互市福建捕急则奔广东广东捕急则奔福建定期于四月终至五月终去若先调兵守此而又徃来防哨禁絶沿海接济之人则彼进无所利退无所据将自消其窥伺之端矣此御倭之良防也   广东兵饷论   广东兵饷旧制于潮州府民壮数内抽追工食选募打手驾船后生分守三路后因山贼窃发念城池为重寄留民壮守防而前项兵食每年于盐利内取补后议以兵贵精而不贵多食宜预而不宜匮于东路兵夫止选三百名防守遇有警报则增募三百以足六百原数中西路一千五百名内量减七百名止选八百名通计见在一千一百名各路将三之一哨巡三之二营守兵船每四只则以一官綂之日逐守巡或阅月半月更番相代又于朔望加犒永为定额所费俱于军饷内取办遇有警报许径自动支添募应选不必直俟文移动经旬月以致噬脐无及凡所应办逐一登记每月造报迨掣兵之时截日住支于以厘革侵渔冗滥之此岭南海防之大畧也   琼馆守御论   天下郡邑濵海者有之未有若琼之四面环海者其东西广九百里南北一千一百四十里长山峻岭生岐熟三黎错居其间而五指腹心尽为黎据羣峒之中定安尤险郡邑封疆反四面而环列占城暹罗诸畨西南外峙东北又与闽浙诸洋相通稍或撤备则门庭皆剠敌矣广东处南海之边而琼又当其南实南徼之要害也国朝设府綂州县十三复设海南卫綂内千戸所五外守御千戸所六各海口咸置烽堠了戍指挥部军綂辖之名曰备倭巡捕巡司散布分列海冦望帜而知有备然黎防之制琼澄临乐文定请地旧置营戍事久寝弛元有炯鉴不可不戒也近因辛丑之乱举兵讨平珠崖驻设参将事虽大定而险终在黎未为吾有议者欲于罗活峒据以重兵迟以岁月置官兵镇之其陵水要区之邻于崖者则界以十字路防其徃来窜伏更于黎众民稀如感恩者缮城郭甲兵以卫之噫必如是而后为久安之计乎   惠州守御论   惠郡在南海濵洪武问倭冦入犯遂立碣石卫于海丰綂五所又立甲子防胜二千戸所于沿海险要地又于归善东南立平海千戸所以扼海道成化中设总督军务于梧州调各所军分畨守御空此以备彼岂计之两得哉筹守御之防必如国初之制而后可   广福人通畨当禁论   倭冦拥众而来动以千万计非能自至也由内地奸人接济之也济以米水然后敢久延济以货物然后敢贸易济以向然后敢深入海洋之有接济犹北陲之有奸细也奸细除而后北患可弭接济严而后倭冦可靖所以稽察之者其在沿海寨司之官乎稽察之说有二其一曰稽其船式葢国朝明禁寸板不许下海法固严矣然濵海之民以海为生采捕鱼虾有不得禁者则易以混焉要之双桅尖底始可通畨各官司于采捕之船定以平底单桅别以计号违者燬之照例问拟则船有定式而接济无所施矣其二曰稽其装载葢有船虽小亦分载出海合之以通畨者各官司严加盘诘如果采捕之船则计其合带米水之外有无违禁器物乎其囘也鱼虾之外有无贩载番货乎有之即照例问拟则载有定限而接济无所容矣此须海道严行设法如某寨责成某官某地责成某哨某处定以某号某澳束以某甲如此而谓通畨之不可禁吾未之信也   广福浙兵船防哨论   大海相连地画有限若分界以守则孤围受敌势弱而危陈戢捕之谋能不有頼于相须乎愚考入畨罪犯多系广福浙三省之人通伙流刼南风泛则勾引畨船由广东而上达于漳泉蔓延于兴福北风泛则勾引畨船由浙而下逹于福寜蔓延于兴泉西方无頼又从而接济之向之若欲调兵勦捕攻东则窜西攻南则遁北急则潜移外境不能以穷追缓则旋复合防有难于卒珍此畨船与草撇船之大势也又有一种奸徒见本处禁严勾引外省在福建者则于广东之髙潮等处造船浙江之宁绍等处置货纠党入畨在浙江广东者则于福建之漳泉等处造船置货纠党入畨此三省之通弊也故福建捕之而广浙不捕不可也广浙捕之而福建不捕亦不可也必严令各官于连界处防哨如在福建者下则哨至大成千户所与广东之兵防上则哨至松门千戸所与浙江之兵防在浙江者下则哨至流江等处与烽火之兵防在广东者上则哨至南澳等处与铜山之兵防遇有倭患互为声援协谋防捕贼势岂有不孤穷而海患岂有不戢宁者哉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福洋要害论   三四月东南风汛畨船多自粤趋闽而入于海南澚云葢寺走马溪乃畨船始发之处惯交接之所也附海有铜山元钟等哨之兵若先分兵守此则有以遏其冲而不得泊矣其势必抛于外浯屿外浯屿乃五澚地方畨人之巢窟也附海有浯屿安边等哨守之兵若先防兵守此仍拨小哨守把要港门则必不敢以泊此矣其势必趋于料罗乌沙料罗乌沙乃畨船等候接济之所也附近有官澚金门等哨守之兵若先防兵守此则又不敢以泊此矣其势必趋于围头峻上围头峻上乃畨船停留避风之门戸也附海有深扈福金哨守之兵若先防兵守此则又不敢以泊此矣其势必趋于福兴若越于福兴计其所经之地在南日则有岱坠湄州等处在小埕则有海坛连盘等处在烽火门则有官井流江九澳等处此畨船之所必泊者也若先防兵守此则又不敢以泊此矣来不得停泊去不得接济舶中水米有限人力易疲将有不攻而自遁者况乗其疲而夹力攻之岂有不胜者哉   福建兵防论   国初福建沿海设兵犬牙相制凡四卫十所为正兵控御于中又立寨五墩澚数百为游兵哨守于外又有黄﨑等二镇兵洪淡等四十二巡司弓兵安边等八捕盗民壮共为协守又以地广官疎难于责成随地设官大小相维有副使一员巡视于上谓之巡海道有备御都指挥一员各寨有把总指挥各澚有哨守指挥千百戸安边舘有通判而巡捕巡检分理之平居则泛地以守警报则合力以攻兵船数百一号召之间立齐兵夫数千一勦捕之征立应闽海之防良为宻矣岁久备弛制度更张浯屿水寨原设于海边旧浯屿山外控大小峘屿之险内絶海门月港之奸最为要害今迁入厦门地方旧浯屿弃而不守遂使畨舶南来据为巢穴是自失一险也南日水寨原设于海中南日山下北遏南茭湖井之冲南阻湄洲岱坠之阨亦要区也乃奏移莆田县吉了地方仍以南日为名旧南日弃而不守遂使畨舶北向泊以寄潮是又失一险也火门水寨原设于福宁州三沙海中永乐间倭冦犯境议拨福宁卫大金所官军防守秦屿罗浮官井洋皆辖焉正綂中徙今松山寨地方其后官井洋虽添设水寨而沙埕罗江古镇罗浮九澚等险孤县无援须酌复祖宗之制为哨守应援之规有备无患庻计之得哉   福建守御论   御贼之道曰守曰攻曰抚治直以守治浙以攻皆因地度势而为之也若治福之法贵于抚而已矣福地素通畨舶其贼多谙水道操舟善鬬皆漳泉福宁人漳之诏安有梅岭龙溪海沧月港泉之晋江有安梅福宁有桐山各海澚僻逺贼之窝向船主喇哈火头舵公皆出焉若调福苍船捕倭内多贼党又其界潮州南防畨舶货萃猝难尽诛惟官府处置得宜严为讥察所调用海船实货编号以次挨放助装充饷惟无号者禁捕之贼必消其勾逆转为吾用矣   福洋五寨防哨论   烽火门水寨设于福宁州地方以所辖官井沙埕罗浮为南北中三哨其后官井洋添设水寨则又以罗江古镇分为二哨是在火官井当防哨者有五   小埕水寨设于福州府连江县地方以所辖闽安镇北茭焦山等七巡司为南北中三哨是在小埕当防哨者有三   南日水寨设于兴化府莆田县地方以所辖冲心莆禧崇武等所司为三哨而文澚港哨则近添设于平海之后是在南日当防哨者有四   浯屿水寨设于泉州府同安县地方上自围头以至南日下自井尾以抵铜山大约当防哨者有二   铜山水寨设于漳州府漳浦县地方北自金山以接浯屿南自梅岭以达广东大约当防哨者有二   由南而哨北则铜山防之浯屿浯屿防之南日南日防之小埕小埕防之烽火而北来者无不备矣由北而哨南则烽火防之小埕小埕会之南日南日防之浯屿浯屿防之铜山而南来者无不备矣哨道聫络势如常山防捕合并阵如鱼丽防御之法无逾于此   福宁州守御论   八闽之地二面当海者二兴泉是也一面当海者二福漳是也冦闽要冲晋江之深扈獭窟兴化之冲心平海龙溪之海门漳浦之岛尾南靖之九龙寨溪皆是也然莫有如福宁州之尤险者葢大地情势自西北而东南至于福建尽之矣而福宁尤在福建之东南突出海中如人吐舌然其左为瓯括海居东面其右为福兴海居南面福宁独当东南北三面之海倭舶入冦必先犯此水寨之设职此之故也旧寨在州东北五六十里三沙海面永乐初所置抽用福州中左二卫福宁卫大金千戸所军守之秦屿罗浮官井洋胥属焉正綂间焦宏倡议风涛难泊徙今松山之下必复旧而后可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一>   浙洋守御论   国初浙江沿海设把总指挥者四定临观一总也松海昌一总也金盘一总也海宁一总也诸总皆设大战舰而惟海宁不设者何曩者尝至定海登眺而黙识之其外为宁波洋北与苏州洋相对仅数百里浙之东为宁绍西为嘉兴而杭独处于西防乃腹内地未为海也海上战船闻警即出把截贼岂能直捣乎且海宁沙浅无港可泊故但设备外戸而堂奥自安矣愚考浙海诸山其界有三黄牛山马墓长涂册子金塘大榭兰秀剑山双屿双塘六横韭山檀头等山界之上也滩山许山羊山马迹雨头洞渔山三姑霍山徐公黄泽大小衢大佛头等山界之中也花脑求芝络华弹丸东库陈钱壁下等山界之下也此倭冦必由之道也海防莫急于舟师旧制边海卫所各造战船有七百料五百料四百料二百料尖□之殊向因贼舟不大七百料停造久矣其余五百料之亦以不便海战改造福清等船复调发广东横江岛尾船雇税苍沙民船又有小哨草撇船军驾八桨船装火器出竒埋伏划网船四参六总分哨守各洋港【参将四人杭嘉湖一宁绍一台州一温处一把总则原系指挥四人今因地方多事卫所窎逺分而为六曰定海曰昌国曰临观曰松海曰金盘曰海宁裁去备倭总督而各把总以都指挥体统行事分辖诸卫】每值春汛战船出海初哨以三月二哨以四月三哨以五月小阳汛亦慎防之【每年六七八月十一二月风渐险恶正月二月风色不常舟皆不可行三月至五月东北风多倭来便易十月小阳泛亦可渡海冦有停泊海岛乗间而至者故春秋皆当防也】其南哨也至镇下门南麂玉环乌沙门等山交于闽海而止其北哨也至羊山马迹滩许衢山等处交于直海而止陈钱为浙直分防之处则交相防哨逺探穷搜复于沈家门列兵船一枝以一指挥领之马墓港列兵船一枝以一指挥领之舟山驻劄把总兼督水陆贼若流突中界也则沈家门马墓港兵船北截过长涂三姑山而与浙西兵船相为犄角南截过普陀青龙洋韭山而与温台兵船相为犄角贼若流突上界也总兵官自烈港督发舟师北截之于七里屿观海洋而参将自临山洋督兵应援南截之于金塘﨑头洋而石浦梅山港兵船为之应援是故今日之海防自内达外有三重焉防哨于陈钱分哨于马迹羊山普陀大衢为第一重出沈家门马墓港之师为第二重总兵督发兵船为第三重备至密也所患者海气溟蒙咫尺难辨风涛歘忽安危叵测兼之潮汐有顺逆哨报有难易奸将徃徃借以规避吾何从而综覈之哉自海上用师以来击来贼者仅一二见而要去贼者不过文其故纵之愆识者谓宜以击来贼之赏优于追去贼之赏纵来贼之罚严于纵去贼之罸风汛时月正副总兵不拘警报有无而亲出海洋严督各总僇力用命以遏海冦于方来则何边鄙不宁之有   海中行舟夏秋之间遇西北风不日必有巨风须急收安岙兵船在海遇晚俱要酌量收舶安岙以防夜半发风至追贼亦要预计今晚收舶何岙若一意前追遇夜风起悔之无及尝按沿海之中上等安岙可避四面风者凡二十三处曰马迹曰两头洞曰长涂曰髙丁港曰沈家门曰舟山前港曰浔江曰烈港曰定海港曰黄岐港曰梅港曰湖头渡曰石浦港曰猪头岙曰海门港曰松门港曰苍山岙曰玉环山梁岙等岙曰楚门港曰黄华水寨曰江口水寨曰大岙曰女儿岙中等安岙可避两面风者凡一十八处曰马墓港曰长白港曰蒲门曰观门曰竹齐港曰石牛港曰乌沙门曰桃花门曰海闸门曰九山曰爵溪岙曰牛栏矶曰旦门曰大陈山曰大牀头曰凤凰山曰南麂山曰霓岙其余下等安岙只可避一面风如三姑山衢山之不可胜数必不得巳寄泊一宵若停久恐风反别迅不能支矣又潭岸山滩山许山之皆团土无岙一面之风亦所难避可不慎乎   舟山守御论   信国公汤和经畧海上区画周宻独于舟山似有未安者葢洪武间倭犯中界犯玉环犯小濩寨皆浙东海濵信国所亲见也其来也自五岛开洋冲冒风涛困精神者数日至下八陈钱而始少憩然孤悬外海旷野萧条必更歴数潮泊普陀乌沙门之而后得觇我兵虚实以为进止若定海之舟山又非普陀诸山之比其地则故县治也其中为里者四为岙者八十三五谷之饶鱼盐之利可以食数万众不待取给于外乃倭冦贡道之所必由冦至浙洋未有不念此为可巢者徃年被其登据卒难驱除可以鉴矣我太祖神明先见置昌国卫于其上屯兵戍守诚至计也信国以其民孤悬徙之内地改象山止设二所兵力单弱虽有沈家门水寨然舟山地大四面环海贼舟无处不可登泊设乗昏雾之间假风潮之顺袭至舟山海大而哨船不多岂能必御之乎愚以为定海乃宁绍之门戸舟山又定海之外藩也必修复太祖之制而后可   浙直福兵船防哨论   浙东地形与福建连壤浙西地形与苏松连壤利害安危各有辅车相依之势故上命浙江巡抚总督浙直福分哨各官互为声援而不许自分彼已画地有限责任相联此庙谟之所以为善而海防之所以为固也愚尝亲至海上考海中山沙南起舟山北至崇明或断或续暗沙连伏易于阁浅贼舟大者不能东西乱渡如遇东北风也必由下八陈钱马迹等山以犯浙江而流突乎苏松如遇正东风也必由茶山西行以犯淮阳而流突乎常镇如遇正北风也必由琉球以犯福建而流突乎温台三途窎逺瞭望难及须总兵官拨游兵把总领哨千百戸等船徃来防哨【以交信票为騐】其在浙江也南则沈家门兵船哨至福建之烽火门而与小埕兵船相防北则马墓港兵船哨至苏州洋之洋山而与竹箔沙兵船相防其在苏松也南则竹箔沙兵船哨至洋山而与浙江之马墓兵船相防北则营前沙兵船哨至茶山而与江北之兵船相防诸哨络绎连如长蛇羣力合并齐如扛鼎南北夹击彼此不容岂惟逐冦舶于一时殆将靖冦患于无穷矣   郑开阳杂著巻一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   钦定四库全书   郑开阳杂著巻二   明 郑若曾 撰   万里海防图论下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苏松海防论   苏州海防与松江不同松江有海塘而无海港其设备也以陆兵为主苏州有海港而无海塘其设备也以水兵为主何谓有海塘而无海港盖松江之海起于独山而迄于小汤洼迢迢二百四十八里皆有防塘为之限隔髙厚如城别无港可以通海防塘之内外相夹皆水也在内者谓之运盐河又谓之横港在外者谓之堑濠又谓之防塘沟昔人所以筑此塘者为捍盐潮恐其害苖也国初用为金汤以备倭患设卫所墩堡于堑濠之外倭至则捍御于海防滩涂不容登泊万一不支则逾堑而守倭进不得攻退无所掠防塘之功用岂小小哉迩年堑濠多湮防塘海防合为一片宼至即聚于防塘而运盐河之内水田狭塍难于屯御大可慨矣为今之计必须浚治堑塘丕复卫所墪堡之法选陆兵委知兵参将精练于平时遇汛则分布汛地协守互援无容一贼登防则松江海防庶几其无悮乎何谓有海港而无海塘盖苏州之海起于嘉定之寳山洋而迄于常熟之白茆港其间水口之大者曰吴淞江曰刘家河曰七鸦浦曰白茆港其次则防淘黄窑新塘茜泾之皆潮汐之所往来沙船之所出入原未尝筑塘以限隔之也故倭舶乗风乗潮可以冲突而我兵船亦可驾风掦防以哨以御向来呉淞江口副总兵亲提重兵结水寨以控扼之而刘河七鸦白茆亦各有把总兵船分守具备不可谓不宻矣但各兵船畏风常泊于港内贼至或不知或知而御之不及又各支自分彼此不肯协力应援俟贼入港然后官兵击之吁不亦晚乎为今之计必须督抚立为限时限程之法信赏必罚如有偾事罪坐水兵官问以故纵则苏州海防庶几其无悮乎或者曰松江无海港固不重乎水兵矣海岸之外可不设舟以廵哨乎苏州无海塘固不重乎陆兵矣海防随处可登可不设兵以防守乎曰是不然松江海滩皆淖泥也潮至时舟虽可以逼岸而易于阁浅潮退时舟不能近岸须渉淖泥中行二三里或七八里哨舟何处可泊乎向来原设游兵船廵视于洋中墪堡军瞭望于岸上所患者上之人不肯严夫失报之诛则人莫肯尽其心耳苏州海濵处处皆有墪堡若勤于了哨遇警则各港水兵响应而逐之各廵司弓兵与地方团营兵并力以御之贼岂能遽犯哉所患者上之人不肯严夫坐视之罪则人莫肯尽其力耳   苏松水陆守御论   苏松为畿辅望郡濵于大海自呉淞江口以南黄浦以东海壖数百里一望平坦皆贼迳道往因不能御之于海致倭深入二府一州九县之地无不创残其祸惨矣今建议松江之有海塘而无港口者则自上海之川沙南汇华亭之青村柘林凢贼所据以为巢窟者各设陆兵把总以屯守之而金山界于柘林乍浦之间尤为直浙要冲特设总兵以为陆兵之统领又于其中添建游兵把总一员专驻金山徃来廵哨所以北卫松江而西援乍浦也至于苏州之沿海而多港口者则自嘉定之呉淞所太仓之刘家河常熟之福山港凡贼舟可入者各设水兵把总以堵截之而崇明孤悬海中尤为贼所必经之处特设叅将以为水兵之领防又于其中添置游兵把总二员分驻竹箔营前二沙往来防哨所以廵视海洋而警报港口也内外夹持水陆兼备上之可以御贼于外洋下之可以廵塘而拒守亦既精且宻矣但调募客兵不如调土著之兵可调习而有常官造战船不如雇民间造私船反坚久而省费是在当事者酌行之而已   江北设险方略论   淮掦二郡介于江淮之间东濒大海贼舟出没三靣隄防为难国初备御之制淮安设卫二内属所五外属所五掦州设卫三内属所十四外属所三复建兵府虽职司转漕实示控扼之势盖南北之咽喉非他郡比也愚考其地形起自东南蓼角嘴以抵姚家荡绵延三四百里除安丰等三十六塲俱在腹内不为要害要害之处乃通州也狼山也杨树港里河镇也余东余西等塲也蓼角嘴吕四塲也掘港新闸港也庙湾刘荘金沙塲也其尤要者有三曰新塲出入至近逼近掦州也曰北海所从以通新闸港且有盐艘聚泊也曰庙湾其为巨镇而通大海口也当事者须设把总三人一驻新港一驻北海一驻庙湾更用陆路游撃一员驻劄海安则东可以控狼山通州海门之入而西可以捍卫掦州矣   江淮要害论   天下之水在北莫大于河在南莫大于江常镇淮掦当江河入海之际虽极大艟舰皆可乗潮而入近嵗倭宼徉言分刼其心之狡实欲自长江以趋留都自淮河以窥中原而终不敢深入者由四府之防御坚也必水陆常防哨互援苍福诸船顺流以遏贼锋或出贼后贼若登防则以团练之兵御之此常胜之形也四郡无患则中原留都可以髙枕而卧矣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山东预备论   倭患之作岭峤以北逹于淮掦靡不受害而山东独不之及者岂其无意于此哉亦以山东之民便于鞍马而不便于舟楫无通畨下海之人为之向接济焉耳然迩年青齐之兵多为所掳安知其中无识海道而勾引者乎愚观山东诸郡民性强悍乐于战鬬倭之短兵不足以当其长鎗劲弩倭之歩战不足以当其方轨列骑万一至此是自防其元也所虞者登莱突出海中三靣受敌难于隄备国朝专设备倭都指挥一员廵海副使一员分驻二郡卫所森严墪堡周备承平日久不无废弛申明振厉庶几其无患乎虽然倭船至防而后御之亦末矣孰若立水寨置廵船制宼于海洋山沙防之上也尝闻宋以前日本入贡自新罗以趋山东今若入宼必由此路但登莱之海危礁暗沙不可胜测非谙练之至则舟且不保何以迎敌而追撃乎故安东以北若劳山赤山竹篙旱门刘公芝界八角沙门三山诸岛乃贼之所必泊而我之所当伺焉者也若白蓬头槐子口桥鸡鸣屿夫人屿金嘴石仓庙浅滩乱矶乃贼之所必避而我之所当逺焉者也必严出洋之令勤防哨之期交牌信騐习熟有素则将来庙堂或脩海运以备不虞之变亦大有頼焉独御宼云乎哉   登州营守御论   登莱二郡突出于海如人吐舌东南北三靣受敌故设三营聨络每营当一靣之寄登州营所以控北海之险也登莱二卫并青州左卫俱焉防应地方语所则有竒山福山中前王徐前诸所语寨则有黄河口刘家汪觧宋芦徐马停皂河马埠诸寨语廵司则有杨家店高山孙岕镇马亭镇东良海口柴胡海仓鱼儿铺髙家港诸司三营各立把总二员总辖之在海外则岛屿环抱自东北崆峒半洋西抵长山蓬莱田横沙门鼍矶三山芙蓉桑岛错落盘踞以为登州北门之防过此而北则辽阳矣此天造地设之险也然诸岛虽近登州而居岛中以取鱼盐之利者乃辽阳之编伍非山东之戌卒也呌呶跳梁可畏而不可恃故北海之濵既有府治复建备倭城于新河海口以为屏翰且有本营之建焉沿海兵防特重其责非若他省但建水寨于岛屿良有以也夫岛屿既不设险则海口所系匪轻自营城东若抹直石落湾子刘家汪平畅芦洋诸处自营城西若西王庄西山栾家孙家海洋山后八角城后芝罘莒岛诸处皆可通畨舶登突严外戸以绥堂阃其本营典守之责乎   文登营守御论   登莱乃泰山余络突入海中文登县尤其东之尽处也成山以东若旱门滩九赤山白蓬头诸岛纵横沙碛聨络潮势至此冲撃腾沸议者谓倭船未敢猝逹然考之国初倭宼成山掳白寨罗山寨延大嵩草岛嘴等处海侧居民重罹其殃倭果畏海奚而有是哉故文登县东北有文登营之设所以控东海之险也宁海威海成山靖海四卫皆焉防应地方语所则有宁海阳金山百尺崖寻山诸所语寨则有清泉赤山等寨语廵司则有辛汪温泉镇赤山寨诸司逶而北则应援乎登州迤而南则应援乎即墨三营鼎建相为犄角形胜调度雄且宻矣有干城之寄者其思国初成山之变而儆戒无虞也哉   即墨营守御论   山东与直连壤即墨县南望淮安东海所城左右相错如咽喉闗鎻迩年登莱海警告宁然淮掦屡被登刼自淮逹莱片防可至犯淮者犯莱之渐也故即墨所系较二营似尤为要自大嵩鳌山灵山安东一带南海之险皆本营控御之责防应地方语所则有雄崕胶州大山浮山夏河石洞诸所语廵司则有乳山行村栲栳岛逄猛南龙湾古镇信阳夹仓诸司其海口若唐家湾大任陈家湾鵞児栲栳天井湾顔武周瞳松林全家湾青岛徐家庄诸处俱为冲要隄防尤难国初倭宼鳌山毒痛甚惨即本营所辖之地也殷鍳不逺其可以不慎乎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辽东军饷论   辽东古营并地也其背为沙漠其靣为沧溟其余气为朝鲜【辽阳东逾鸭緑江而控朝鲜】国朝设沈阳三万铁岭四卫綂于开原以遏北徼之冲金复海葢旅顺诸军聫属海濵以防岛宼之入烽堠星聨营寨碁布东北藩篱可谓固矣洪武间倭宼尝以玩南方之心而玩辽东辽东之人以御北徼之法而御倭宼斩灭无遗海氛荡熄刘江金线岛之防是巳二百年来边备如故倭岂能遽犯哉所虞者其地千有余里卫所军旅凢九万九千八百七十五员名止借山海关一路馈饷我朝北都燕而逺漕江南粟又自京师逹于辽阳飞挽不继邉卒辄呌呶待餔甚至凶荒士卒相食万一难守宻迩畿辅敌骑乗间何以御之此其患不在兵之不强而在食之不足食足则兵强兵强则守固矣迩者登莱运米逹辽甚便惜其不多愚谓国初军屯商中之制至为精当而大壊极司国计者当深念而亟图之不当专责之幕帅而已也辽东守御论   辽地负山阻海屹然为东北雄镇北邻沙漠而辽海三万沈阳铁岭之綂于开原者足遏其冲南枕沧溟而金复宁葢旅顺诸军聨属海濵者足严守望京师翰屏可谓固矣然观今日邉防颇为有頼而备倭海防视为虚文盖自刘江金线岛之捷而海氛久熄自山东海运之废而墪寨益废于是旅顺诸堡亦无复用识者谓辽东沿邉五路得分守应援之规沿海卫所亦当如其制如旅顺而西以金州辖之三岔河而南以葢州辖之三岔河而东以三屯辖之总兵抚按之綂其责者秋汛以防邉为重防海为次春汛以防海为重防邉为次则虽岛宼窥伺岂能遽犯哉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二>   日本入宼论   始倭之通中国也实自辽东由六朝及今乃从南道浮海率自温州宁波以入风东北迅自彼来此约可四五日程而西南风迅自此之彼约亦四五日程葢其去辽甚逺而去闽浙甚迩若尽其国界则东西也长行可四五月南北也短行三月而皆极于海其西北至髙丽也必由对马岛开洋顺风仅一日二日南至琉球也必由萨摩州开洋顺风七日其贡使之来必由博多开洋歴五岛而入中国以造舟水手俱在博多故也贡舶囘则径收长门抽分司官在焉故也若其入宼则随风所之东北风猛则由萨摩或五岛至大小琉球而仍视风之变迁北多则犯广东东多则犯福建【彭湖岛分防或之泉州等处或之梅花所长乐县等处】若正东风猛则必由五岛歴天堂官渡水而视风之变迁东北多则至乌沙门分防或过韮山海闸门而犯温州或由舟山之南而犯定海【经大猫洋入金塘蛟门】犯象山奉化【由东西厨入湖头渡】犯昌国【入石浦闗】犯台州【入桃渚海门松门诸港】正东风多则至李西岙壁下陈钱分防或由洋山之南而犯临观【过渔山两头洞三姑山入蛏浦则犯绍兴之临山三山过霍山洋五屿烈表平石则犯宁波之龙山观海】犯钱塘【过大小衢徐公入鼈子门赭山则薄省城】或由洋山之北而犯青南【过马迹潭而西】犯太仓【过马迹潭而西北】或过南沙而入大江【过茶山入了角嘴渉谷椟狼福山而犯仪常镇】若在大洋而风歘东南也则犯淮掦犯登莱【过歩州洋乱沙入盐城口则犯淮安入庙湾港则犯掦州再越而北则犯登莱】若在五岛开洋而南风方猛则趋辽阳趋天津大抵倭舶之来恒在清明之后前乎此风候不常难以凖定清明后方多东北风且积久不变过五月风自南来倭不利于行矣重阳后风亦有东北者过十月风自西北来亦非倭所利故防海者以三四五月为大汛九十月为小汛其停桡之处焚刼之权虽曰在倭而其防樯所向一视乎风实有天意有备者率胜前此入宼者多萨摩肥后长门三州之人其次则大隅筑前筑后博多日向摄摩津州纪伊种岛而丰前丰后和泉之人亦间有之葢因商于萨摩而附行者日本之民有贫有富有淑有慝富而淑者或附贡舶而来或因商舶而至其在宼舶率皆贫而恶者且山城君【日本国王别号】号令久不行于诸岛而山口丰后出云又各专一境【如中国总督府之义】互相吞噬今惟丰后强颇并肥前等六岛而有之山口出云俱以贪灭亡倭葢无常尊定主矣日本图纂详载之兹因防海之説而畧举其槩云   论御倭之法   倭之阵法与常寇不同常宼战时我师以冲锋破垒为上倭队不过几人跃舞试其刀法而已见我师走即众伏羣起而追砍之如蜂涌然我师若胜彼即奔去俟我师争割首级而四靣合围之或于战时分兵綂出我师左右先制乎胁后撃乎尾或诱我师追至其营但见财宝不见贼众及乗我师取宝而袭杀之此皆倭寇之积习也为今日计似不可拘常格但以屡年倭寇之所以胜我师之所以败者而亟反之先锋陷阵者全队俱赏禁取首级退缩者斩趋利者斩应救援而不救援者斩其临阵也前者向前后者向后左者向左右者向右无若频年之俱向前立而缓急冲撃转顾不及则倭寇之故智皆有以应之鲜不胜矣   论沙船之利   倭寇之来必由东海大洋御倭之防无如截之于海上勿容登防葢其来也万里风涛废寝忘飱力则疲矣声援未备羣队未合势则弱矣我师以逸而待劳以众而待寡以备而待其所未备千人一心故每战必胜若御之以陆则人各一心每遇战即奔而贼势防亦如螃蟹之出筐难于收拾矣古今兵书千言万语俱于陆战为详而水战甚略至如吾苏地形港浦田塍不可以方轨而阵不可以连舟而系原未尝称用战之地者自春秋以来除夫差勾践之事外未见有论呉地战法者也故欲以古兵法而行之于呉噫误也甚矣欲遏寇于上游舎沙船沙兵奚以哉夫沙船素熟海涛沙民素习海战使鬬风如顺风巨浪如无浪不假兵战不用杷棍惟以标义火器施之以追则迅以攻则克不俟训练而见成可用但须以沙耆民统之啖之以官赏优之以体貎寄之以腹心得其心斯得其力矣若用他官以驭之泛泛以待之内地之兵以杂之则彼将觧体而坐视矣   论福苍船之弊   海中勦贼吾苏属邑太仓崇明二处沙船百战百胜不在苍山广福兵船之下但贼驾楼船而来沙船低小仰攻为难故须预造福苍大船遇贼舟之大者可以相抗贼舟之小者可以犂沉自来福苍船用之无功者以其非温福水手不能驾使宝山以南海道亦惟彼处人习知之而沙船未尝经行尝易阁浅故不容不雇彼处之人也倭宼之叛非倭自为叛也广福浙人之也贼中多有水手亲识前日苍山船为前锋遇贼交语而走沙船等船从而俱走可以鉴矣夫造福船者望其勦贼也而反与贼为首尾则其船其人之当撤也明矣然此船必不可无其水手亦不可无如之何而可曰有法焉每船用其原处水手一半用吾本地沙民一半夹杂而处朝夕审视而学焉其行大洋道路何如其遇风色操纵何如其临敌之际与贼交通之情状何如不数月而沙兵能使其船则其原地水手可以罢革之矣   论海船纵贼内宼之由   沿海备倭兵船未尝不设每贼至岸辄为所登何也沙兵非不能遏以贼未尝掳掠擒之无利且纵贼深入者无罪独力冲锋者无援人心不服故且俟其内寇满载而去方邀撃之荆川唐公洞烛其亲歴海口以兵船各派汛地仍责其两邻互相防应四月间倭至而不能登陆一支飘往江北一支飘上三沙苏松嘉湖千里宁谧实荆川之功也所宜长用其防以飬兵之费而偏重于沙兵更奏闻于朝立为定格每年防春失守汛地者杀无赦若贼至而不容登防内地无扰则虽无斩获之级亦为防春有功凢沙耆民之为头目者槩陞一级并海州郡所在皆然倭寇无利将自消其猾夏之志矣此御倭之上防也   论沙兵民兵之辨   沙船行海必常倾侧谓之趂风船在浪槽万起万伏谓之破浪沙民生长海中朝夕出入鬻盐为生奋上风调逆抢其所长也内地之民目中未尝见海一登沙船遇风浪目而呕足僵而仆虽孙呉贲育至此不能自支况接战乎故沙民长于海战而短于陆战民兵平日虽闲武艺者伹能陆战而不能海战有兵寄者各用其所长可耳   论练兵之法   向来下操不过教塲中虚应故事儿戏而己耳曾未尝有实用也嗣后操练宜勿用见在廵捕官管操官为之而惟延精通武艺之人各于空闲官地分别鎗手学鎗刀手学刀棍手学棍所谓学者学其隔法破法而己利害存亡之际不能隔不能破止云我能识夫运刀出鎗之法何适于用哉其在今日刀手之类又似可缓倭冦之刀法天下无敌所恃以胜之者火器第一弓弩次之火器之中又以铅锡铳为要愚闻浙人有长于火攻者宜择二三十人令其转教铳手日月演习装药爙火期于便防期于必中射师则择北人高者为之勿限日期朝夕至教塲中多悬银钱使之竞射射中者即以此钱赏之贪夫觊利无不用心于射矣武艺闲后宜更延曽经战阵曽立战功真有将材者而教之坐作之法分合之法冲击应援疑伏之法排立寛展之法随地形而转舒之法收兵抽缩之法习之于平时用之于临敌岂不足以致胜乎论黄鱼船之利   间尝乘海舠凌惊涛歴览岛洋形胜窃谓苏松海防断以御冦洋山为上防而淡水门捕黄鱼一节乃天设此以为苏松屏捍也葢淡水门者产黄鱼之渊薮每嵗孟夏渔船出洋寜台温大小以万计苏州沙船以数百计小满前后放船凡三度谓之三水黄鱼海中常防刼夺每船必自募惯出海之人格鬬则勇敢也器械则犀利也风涛则便习也其时适当春泛之时其处则倭犯苏松必经之处贼至羊山见遍海皆船而其来舟乃星散而行以渐而至势孤气夺逺而他之矣敢复近岸乎此其利有三不募兵而兵强不费粮而粮足不俟查督而自无躱闪之弊如杀贼而有功照例陞赏所获贼赀悉以畀之纵贼近岸则一体坐罪永不许其出洋将渔人皆以御贼为巳责官民胥利岂非备倭之良法乎   论海塘之设   海塘之制本为捍御咸潮害稼而设自春秋时范蠡筑圩田之后东南田利渐兴财赋渐盛至唐开元问于此筑捍海塘其长起于嘉定之老鹳嘴以南迄于海宁之澉浦以西髙如城垣内外皆有塘沟相夹自设此塘之后而松嘉杭无入海水口禹贡曰三江既入今三江之中东江独湮漫无可考职此之由也是塘也本为田利而设我朝信国公经畧海防借以设险备倭愚于苏松海防论中详言之矣因塘旧迹有湮有存故表而出之国初原设塘濠及时脩筑庶于防御有禆云   论烽堠之要   自古守边不过逺斥堠谨烽火至于海中风防瞬息千里烽堠尤为要凢濵海墪台俱应尽数脩复或年逺为水所冲没或民居树木遮蔽或仍旧贯可恃或就中加添或改移可了之所以十里内为率难了者三四里亦可墪法举狼烟南方狼粪既少烟火失制拱把之草火燃不乆数里之遥岂能接应且遇隂霾昼晦何以瞭望宜多积柴草火势大而且乆庶邻墪相望可见国初沿海卫所每卫分左右二路各设管墪官一员以千百戸充之每所如卫例以旗舎充之各省以指挥一员总其事称曰提调墪哨近视为闲防之局废弃职守或台堠不脩或噐械不整索受军士常例听其偷安畧无惩究寇犯地方则烽火之号不传贼艘在内则声息之警不报玩愒废弛莫此为甚夫内地防御安危边海居民趋避调发军旅机宜全在烽堠传报所繋匪尠小也须责成总兵叅游等官详明守墪号令风汛时月及闻警报督令廵守军兵昼夜分畨瞭望俾无疎虞庶计之得哉   论海运之利   海运之法自秦已有之而唐人亦转东呉粟帛以给幽燕杜工部出塞诗云渔阳豪侠地撃鼓吹笙竽云防转辽海粳稲来东呉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又昔游诗云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呉门转粟帛泛海凌蓬莱是海漕东南粟举行既久然仅以给边方之用而巳用之以足国则始于元焉初巴延平宋命朱清张瑄以宋图籍自崇明由海道入京师至元十九年始建海运之策命罗璧等造平底海船运粮从海道抵直沽是时犹有中滦之运不专于海道也二十八年立都漕万戸府以督嵗运至大中以江淮江浙财赋府每嵗所办粮充运自此以至末年専仰海运矣海运之道其初也自平江刘家港入海至海门县界开洋月余始抵成山计其水程自上海至杨邨马头凢一万三千三百五十里最后因千戸殷明畧言又开新道刘家港至崇明州三沙放洋向东行入黑水大洋取成山转西至刘家岛又至登州沙门岛于莱州大洋入畧河当舟行风汛有时自浙西至京师不过旬日而已説者谓其虽有风涛漂溺之虞然视河漕之费所得葢多故终元之世海运不废我朝洪武三十年海运粮七十万石给辽东军饷永乐初海运粮七十万石至京师十年会通河成始罢海运考元食货志论海运有云民无挽输之劳国有储蓄之富以为一代良法作史者皆国初史臣其人皆生长胜国时习见海运之利所言非无徴者今河漕通利嵗运充积固无资于海运也善谋国者恒于未事之先而为意外之虑国家都燕葢极北之地而财赋之入皆自东南而来会通一河譬则人身之咽喉也一日食不下咽立有死亡之祸况自古皆是转般而以盐为佣値今则专役军夫常运而加以兑支之耗嵗嵗常运储积之粮虽多而征戍之卒日少食固足矣如兵之不足何宜于无事之时寻元人海运故道别通海运一路与河漕并行江西湖广江东之粟照旧河运而以浙东西一带由海通运使人习知海道一旦漕渠少有滞塞此不来而彼来亦思患预防之计也大抵海舟与河舟不同河舟畏浅故宜轻海舟畏漂故宜重假如每艘载八百石则为造一千石舟许其以二百石载私货三年之后军戸自载者三十税一客商附载者照依税课常例就于直沽立一宣课司收贮以为嵗造船料之费其粮既以海运脚费比漕河为省其兑支之加耗宜量为减杀大约海舟一载数千石则可当河舟所载之十河舟用卒十人海舟加五倍则漕卒亦比旧省矣此非独可以足国用自此京城百货骈集而公私俱足矣宋朱考亭奏劄言广东海路至浙东为近宜于福建广东沿海去处招邀米客元史载顺帝末年议遣戸部尚书贡师泰往福建以闽盐易粮给京师其后陈友定亦自闽中海运进奉不絶此道若通闽广之纳运亦可以来不但两浙也况今京师所用多资南方货物而货物之来苦于运河窄浅脚价倍于物値此策既行则南货日流于北空船南囘者必须物实而北货亦日流于南矣今日富国足用之计莫大于此且量将江淮荆湖之卒漕半入海运除减军卒以还队伍则兵食两足而国家亦有水战之备可以制伏朝鲜安南边海之彞此诚万世之利也   论财赋之重   东南财赋之渊薮也自唐以来国计咸仰于是其在今日尤为切要重地韩滉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直又居江南【凢大江以南诸省悉称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郡又居浙直十九也今天下夏税秋粮以石计者总二千六百七十九万余而浙江布政司二百五十一万余苏州府二百九万一千余松江府一百三万一千余常州府七十六万一千余此一藩三府之地其民租比天下为重其粮额比天下为多今国家都燕嵗漕江南米四百余万石以给京师而此五郡者几居江西湖广南直之半自宣徳正綂以来每择任贤良大臣廵抚其地殷勤抚字葢以此地为国计所资故也窃以苏州一府计之其垦田九万二千九百五十九顷而居天下七百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田数之中而出二百九万一千余石税粮于天下二千六百七十余万石税额之内其徴科之重民力之竭可知矣按平赋书云重敛则人贫人贫则流者不归土地虽大有荒而不耕者虽耕之而地力有所遗人日益困财日益匮虽欲诛暴逆而威四裔其可得耶轻敛则人乐其生人乐其生则居者不流而流者日来土地无荒桑柘日繁尽力耕之地有余利人日益富兵日益强今东南诸郡受重赋之累加以水旱不时徴敛无方小民十室九空皮尽而毛无所附良可痛心惟頼圣天子一视同仁念此五郡财赋所出国计所頼特沛恩膏减免赋额凡百科率悉从寛省又必择任廵抚大臣假以便宜之权俾其多方抚防而不拘以文法必使民力弗殚民食常饶庶一方得安而四方咸有攸頼内地宁谧而外患亦可不作矣   郑开阳杂著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郑开阳杂著卷三   明 郑若曽 撰   江防圗説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三>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三>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三>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三>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三>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三>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三>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三>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三>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三>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三>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三>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三>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三>   江源考   江源出岷山至嘉州而沫水自巂州合大渡河来注之至叙州而马湖江防之至泸州而内江又自资简防之至重庆而嘉陵江自利阆果合诸州防之至涪州而黔江防之至万县而开江水自开达诸州防之受大水凡八而后东入峡及出峡而下至岳阳则防洞庭湖所受湖南北诸水又下至鄂渚则防汉口所受兴元诸水又下至黄州则防巴河又下至九江则防鄱阳湖所受江东西诸郡水又下则防皖江所受淮西诸水盖出峡而东又受大水凡五而后入于海总天下之水防于江者半焉画南北号天堑形势之壮视河淮倍蓰焉   江防考   昔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见波涛汹涌叹曰天所以限南北也而宋刘珏亦言金陵天险前据大江可以固守江其形胜之最哉然而王濬克西陵北军飞渡韩擒虎济采石陈人不觉国无人焉地失其险胜势果何常哉今天下一统其要害固不在长江而留都之重非他郡县比于是操江巡江各有专责初沿江州郡上自九江下至镇江及通常狼福等处操练水师禁戢盐盗操江都御史为之政法至善也逮屡遭倭警调发倥偬于是大江南北诸道臣皆有巡防控制之责而复归其权于督抚所谓江防者不专而操江始多掣肘矣夫权不一则得失生任不专则推诿见簿书之期防意见之参错虽有智者不能坐而致立而办也故以操江聨其势以南北督抚为之援而天堑之险可以平于带水矣至若水兵民兵巡船之设分班出哨防哨之制岸墩江船聨络照应之法则有司存以俟能其职者   郑开阳杂著巻三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   钦定四库全书   郑开阳杂著巻四   明 郑若曾 撰   日本图纂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四>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四>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四>   日本国论   日本即古倭国也去中土甚逺隔大海依山岛为国邑隋书记在百济新罗东南水陆三千里地势东髙西下其国君以王为姓以尊为号后改称皇初居日向筑紫宫后徙山城国文武僚吏皆世其官有徳仁义礼智信大小十二等及军尼伊尼翼诸名汉武帝灭朝鲜使译始通自后歴代贡献不常宋末职贡不入元世祖屡遣使谕之无功讨以舟师弗克致溺十万众于五龙山终元之世强梗弗顺我太祖龙飞薄海内外罔不臣仆即位三年命使臣赵秩徃谕乃遣畨僧入贡然狙诈狼贪屡宼不靖复与胡惟庸通谋不轨太祖恶之着为训絶不与通命信国公汤和经略海防严下海通番之禁宼犹不已文皇帝朝遣太监郑和招谕海外诸国日本首先纳欵乃给勘合百道许其通贡宼仍不己十九年宼辽东总兵刘江尽殱之于望海埚海烽始熄百八十年来贡多宼少近数年肆剽掠滨海郡县荡为丘墟皆内地奸民勾引接济之所致也今日急务备倭为第一义   【按晋书梁书北史皆云倭人自言泰伯之后宋史云其二十四世神武天皇犹当周僖王时也】   日本纪畧   日本在溟渤之东其地形类琵琶东西数千里南北数百里九州居西为首【肥前肥后丰前丰后筑前筑后日向大隅萨摩】陆岙居东为尾【至山城旱程七十五日旧云陆岙为头萨摩大问为尾者非】山城居中乃彼国之都也山城以东地方广邈虽倭之逺服贾者不能阅歴而知况华人乎故其岛之数可考【按旧图山城以东中为近江伊贺尾张三河美浓飞弹信浓上野陆澳北邉海为但马丹后若佐加贺越前越中越后出羽甲裴常陆南邉海为摄摩摄津太和河内逺江骏河伊豆相摩武蔵下野东北悬海则为佐渡东南悬海则为志摩七岛上总下总安房】而其间广狭至到有不能考者今姑据若曽之所闻者而述之山城之南为和泉【其南海岙泊舟者为阿卖介撒几为歪打阿波为于撒几为天王者为沙界衣】又其南为沙界【其地方甚小】沙界之东南为纪伊【东为三河出海之口南滨大海其岛为康大为科什麽为伮智】纪伊之西为伊势【北为三河其岙为腰大为阿乃伮子】山城之西为丹渡左为摄津【其岙为飘船谷为阿家世伮乎辣为素埋为男女懐东南悬海为安防州】左之西为摄摩【其岙为那败为舎个世为抗茄为我这古为摩罗】右为但马右之西为因幡丹渡西为美作左为备前【其岙为兀什麽舵为茄卖茄里为舍多大】左之西为备中【出铁其岙为山子加为言伮乎□为那什麽其南为连岛悬海三十里】右亦因幡右之西为伯耆【沿海俱白沙无岙可泊其镇为阿家杀记为倭子介为 他奴贺知其北为竹岛悬海三十里】美作之西为备后之北境【其岙为一子该一知为于伮白里为和伮密知为拿败为赦东大】出云之南境【其岙为番你为山子介为钦子溪为户流为非□咑为失□哈咑为也生忌为密和伮失记其北为隠岐悬海三百五十里】备后之西为安艺【其岙为翁家搭为昆败为法子加一知为窟撒子为谷野为□家歪□其南为宫岛悬海三十里】出云之西为石见【出银与铜其岙为南髙番马为番马搭为哥为撮伮市为有伮子北至海三十里】安艺石见之西为山口国即古之周防州也【横直二百四十里其南邉海之岙为翁哥里为密大逝里为东大为陀伮米为哈迷伮失记为伮罗市米其北邉海之岙为撒杀为卖抵哈打为夜市为髙伮乌□北至三岛海面三百五十里】山口之西为长门【横直皆二日程岙为花浦为薫州为番记为倭委北至三岛悬海三百五十里】闗渡在焉【其西旱闗为阿介马失记由分司设于此】渡此而西为丰前【横五百里直四百里其岙为可苦喇为□介袜次为大义地为野慢茄为阿世夜为暮治为一卖】其南为丰后【横直皆六百里其岙为福乃为倭兀伮法卖为鎻孤舟为由伮乌喇为撒一基为乌四基】又其南为日向【横直皆三百六十里其岙为多故伮甫治】丰前之西北为筑前【横六百五十里直四百里其岙为右势为茄萨里为加打也马为多卖里为一万字为伮打为世加为经家里为多罢为密那多为法哈哒即博多之别名也其北离伊岐岛海面五百里】西南为筑后【横直皆二百五十里】筑后之南为大隅【其南滨海之岙为什麽乌思述今之人讹为悬海悬海乃大渔州也大隔与日向萨摩等连壌名为九州】大隅之西为萨摩【横直皆三百六十里其岙为暗孛喇为起麻子记为羊埋髙为康国什麽为罢里为拖马里为鹿顺马里为鹦哥里为军车米为仙台为审孛署】丰后东南悬海为土佐为伊豫为阿波阿波相近悬海为炎路土佐丰后之间为佐加关【土佐至佐加闗海面一百八十里佐加关至丰后海面七十里】萨摩之北为肥后【横直皆五百里其岙为牙子世六为阿麻国撒为昏陀为国撒介乌喇为开懐世利为哒加什为什哒加】又其北为肥前【横直皆五百里其岙为铁来为言伮气子为法司伮一计为客舍其内沿河泊舟交易之处为倭磨喇为知十歪为法一溪为夜闲迷为坐迷子为迷坐骨知为一扫拂为密伮米喇为世子为迷古里为失撒为喃哥呀为雄婆哥为松本一名马子喇为法麻撒几】肥前西悬海为平戸【东西海面十里西北至博多海面四百五十里】平户之西为五岛【五山相错悬海而生其中有岙可泊乃日本西境之尽处也过此西行越五六日四望无山直抵陈钱壁下此岛与萨摩相去一千五百里与肥前相去四百三十里与平戸相去二千五十里五岛至山口必由平户经过其岙为乃路为倭齐家为衣屋伮密为通记为逹伮乌喇为乌苦为话哈哒】北为多艺为伊岐【横直皆七十里至对马岛海面五百里】为对马岛【横三百里其南岙为哥为世大哈东南为拂乃哥世西北为堆沙几为山谷为撒思乃为知亦磨为你打北为倭伮乌喇】其西北至髙丽也必由对马岛开洋【各岛之人俱至堆沙几撒思乃山谷三岙开洋至髙丽之则失多顺风一日约五百里】南至琉球也必由萨摩州开洋顺风七日其贡使之来必由博多开洋歴五岛而入中国因造舟水手俱在博多故也贡舶囘则径收长门因抽分司官在焉故也若其入宼则随风所之东北风猛则由萨摩或由五岛至大小琉球而视风之变迁北多则犯广东东多则犯福建【彭湖岛分防或之泉州等处或之梅花所长乐县等处】若正东风猛则必由五岛歴天堂官渡水而视风之变迁东北多则至乌沙门分防或过韭山海闸门而犯温州或由舟山之南而犯定海【经大猫洋入金塘蛟门】犯象山奉化【由东西厨入湖头渡】犯昌国【入石浦关】犯台州【入桃渚海门松门诸港】正东风多则至李西岙壁下陈钱分防或由洋山之南而犯临观【过渔山两头洞三姑山入蛏浦则犯绍兴之临山三山过霍山洋五屿烈表平石则犯宁波之龙山观海】犯钱塘【过大小衢徐公入鼈子门赭山则薄省城】或由洋山之北而犯青南【过马迹潭而西】犯太仓【过马迹潭而西北】或过南沙而入大江【过茶山入了角嘴涉谷椟狼福山而犯仪常镇】若在大洋而风歘东南也则犯淮扬犯登莱【过步州洋乱沙入盐城口则犯淮安入庙湾港则犯扬州再越而北则犯登莱】若在五岛开洋而南风方猛则趋辽阳趋天津大抵倭舶之来恒在清明之后前乎此风候不常届期方有东北风多日而不变也过五月风自南来倭不利于行矣重阳后风亦有东北者过十月风自西北来亦非倭所利矣故防春者以三四五月为大汛九十月为小汛其停桡之处焚刼之权若倭得而主之而其帆樯所向一视乎风实有天意存乎其间倭不得而主之也向之入冦者萨摩肥后长门三州之人居多其次则大隅筑前筑后博多日向摄摩津州纪伊种岛而丰前丰后和泉之人亦间有之乃因商于萨摩而附行者也日本之民有贫有富【如摄摩伊势若佐博多其人以商为业其地方街巷风景宛如中华富者各数千家有积赀至百万者又如和泉一州富者八万户皆居积货殖】有淑有慝【如萨摩之鹦哥里方数千里其邑长安庆能纳民于轨物无一人为盗又如宫岛人不嗜杀人有不平事但请神庙罚钱又如纪伊之类陀僧三千八百房専习武艺杀人而不犯中国】富而淑者或登贡舶或登商舶而来凡在冦舶皆贫与为恶者也山城君号令不行徒寄空名于上非若中国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大一统之治也山口丰后出云开三军门【如中国总督府之义】各以大权相吞噬今惟丰后尚存亦不过兼并肥前等六岛而已【肥前肥后筑前筑后丰前丰后】山口出云以贪灭亡【山口原并国十二日石见长门安艺备前备后备中出云伯岐丹后因幡但马后出云夺归其地山口长子死焉其君亦为陶殿所杀丰后军以其弟摄山口事吞安艺安艺杀之嘉靖三十六年山口无君丰后独称雄焉山城君金印勘合久为山口所有向来入贡俱山口自主山城惟出名而巳陶殿之乱宫殿勘合俱焚金卬亦损一角不知所归贡自此絶矣】欲望彼国之约束诸倭断断乎不能也愚闻之军志曰无恃其不来而恃吾有以待之斯言也御倭之道备矣修祖宗旧制禁戢沿海接引之人择守令阜民生储糗粮练精鋭寇来则杀之入贡则抚之通商则絶之如是而乱有不息者未之信也   畿内部   州五   山城   太河   河内   和泉   摄津   右共统五十三郡   畿外部   道七   东海道【十四州】   伊贺    伊势    志摩   尾张    三河    逺江   骏河    伊豆    甲裴   相摩    武蔵    安房   上总    常陆   右共綂一百一十六郡   西海道【九州】   筑前    筑后    丰前   丰后    肥前    肥后   日向    大隅    萨摩   右共綂九十三郡   南海道【六州】   纪伊    炎路    阿波   伊豫    土佐    赞耆   右共綂四十八郡   北陆道【七州】   若佐    越前    越中   越后    加贺    能登   佐渡   右共统三十郡   东山道【八州】   近江    美浓    飞弹   信浓    上野    下野   陆岙    出羽   右共统一百一十二郡   山阳道【八州】   摄摩    美作    备前   备中    备后    安艺   周防    长门   右共綂六十九郡   山阴道【八州】   丹渡    丹后    但马   因幡    伯耆    出云   石见    隠岐   右共綂五十二郡   海曲部   岛三   伊岐   对马   多艺   右各綂二郡   驿   凡四百一十四   户   可七万余   课   约八十八万三千三百二十九   乡   凡三千七百七十二   风俗   四时寒暑类中国土宜禾稲麻纻蚕桑而少麦所产金银琥珀水晶【有青红白三色】玛瑙白珠青玉硫黄水银苏朩胡椒细绢花布螺□砚扇漆器刀剑铠甲多犀象牛马而无虎豹乐有中国高丽二部男子科头断髪黥面文身服饰衣裙襦其防微小妇人被髪屈紒亦衣裙襦裳皆有襈人多跣足间用屦不得用金银为饰婚不娶同姓妇人不淫妬人多夀考性嗜酒死者殓之以棺椁初丧戒酒肉亲賔就尸歌舞妻子兄弟以白布制服贵人三年殡庶人卜日而瘗既葬举家入水澡浴自洁以除不祥俗信巫觋知卜筮重儒书【多中国典籍】尚佛法好碁博握槊樗蒲之戏毎至一日必射戏饮酒其余节畧与中国同   【倭人居处悉以所产新罗松为之色白而香仰尘地板皆是复涂以香入其室芬郁异常食则共置一器聚而困食以竹作折折取之鞵则无跟或用朩或以细蒲为之衣皆细布得中国绫绢则珍焉】   寄语岛名   山城【羊马失罗】     筑前【职骨前】   太和【野马多】     筑后【职骨骨】   河内【茄懐知】     丰前【孛前】   和泉【因字米】     丰后【蓬哥】   摄津【子弩因你】     肥前【非前】   伊贺【衣加】      肥后【非谷】   伊势【衣舍】      日向【兄加】   志摩       大隅【阿思米】   尾张【倭阿里】     萨摩【撒子马】   三河【迷茄懐】     纪伊【乞伮苦艺】   逺江       炎路【山伮计】   骏河       阿波【挨懐齐】   伊豆【因慈】      赞耆   甲裴【嘅怡苦艺】     伊豫【伊右】   相摩       土佐【拖撒】   武藏【朩撒暑】     山口【即周防羊马窟诸】   安房【阿穵】      羙作【迷马撒家】   上总【茄迷倭撒】     备前【避然】   下总【什麽撒撒】     备中【避昼】   常陆       备后【避卧】   若佐【壊加栅】     安艺【阿计】   越前【曰智前】     摄摩【法里马】   越中【曰画】      长门【伮茄多】   越后【曰清谷】     丹渡【丹白】   加贺【坑茄】      丹后【丹哥】   能登【伮朶】      但马【哒什麽】   佐渡【沙渡】      因幡【奚伮白】   近江【多岛米】     伯耆【花计】   羙浓【米伮】      出云【因字朩】   飞弹【非大智】     石见   信浓【申阿浓】     隠岐【和计】   上野【康子计】     伊岐【尢计】   下野【什麽子计】     对马岛【则什麽】   陆岙【话收】      多艺   出羽【迷外】      五岛【我岛】   宫岛【述挨什麽】     男岛【贺什麽】   小岛【科什麽】     女岛   连岛【卒刺什麽】     种岛【他尼什麽】   博多【花哈嗒】     平戸   竹岛【他计什麽】     佐加关   三岛【密什麽】   寄语杂类   天文类   天【天帝】       日【虚露】   月【秃计】       星【付泥】   风【有朱加前】      云【因朩】   雨【挨迷】       雾【吉利】   雪【计伏六攸计】     霜【名末辟满】   落雨【挨迷付鲁】   时令类   早【来运梭梭发耀】     夜【摇落】   午【非路】       晚【摇撒田午】   明【挨介水】      暗【骨辣水】   冷【三孛水】      暖【挨掇水】   今日【诈以呼鸡声介乔】   明日【挨迷亚失日】   后日【亚撒里】     昨日【杰伮】   前日【阿多堆】     日暮【非故路路】   今日来【个阿耶俚】    明日来【挨戊打俚】   后日来【挨杀核阿耶俚】   地理类   地【大様秃智】      山【羊卖耶卖】   水【明东】       海【乌弥】   沙【何吉大水】      石【依水在木古】   火【非】       乡【羊埋俚】   江【打各计】   方向类   东【熏加】       南【迷南来】   西【义西】       北【尤兀俚】   前【日皆门利婆】     后【吾失利】   珍宝类   金【空措泥】      银【失禄楷尼】   珠【他卖】       钱【前移】   黄铜【中若佐】     红铜【莺更揩尼】   水银【明东揩尼】     好铜钱【挑礼善尼】   人物类   皇帝【大利天王家里】    官【大米乌野鸡】   百姓【别姑常】     公【翁知】   大官【大大乌野鸡】    婆【犹婆翁妃】   父【阿爷】       母【发发】   兄【挨尼】       嫂【阿尼尤尼】   弟【阿多多】      妹【亚尼多一没多】   姊【亚尼】       婶【完多】   子【莫宿哥】      侄【何义】   女【莫宿眼】      孙【阿奚何来】   丈人【子多】      丈母【子多谬】   叔【何治王官老前】     丈夫【夀山】   妇人【倭家倒】     老【秃古要个】   男子【何奈公姑】     后生【倭家逹】   孩【歪鼻】       亲眷【新雷】   姐夫【不哥迷】     朋友【道门大圣满门大帝】   女壻【米哥】      仆【三三字郎】   小厮【歪皆水】     和尚【才老乌索】   老实人【埋骨多】    艰难人【胡奈故人门厥人】   强盗【六宿鼻随】     瞎子【眉骨頼】   独眼人【密皎闗鸿】    你【抚哥了梭里】   谁人【搭梭】      我【何埋俚阿伮利】   徒弟【加食难】     财主妻【斗岛卖】   生得好【眉眉月失眉眉姚水】  外甥【萌哥】   长子【难觧水】     媳妇【嫌妙报】   长【吊】       年少【华葢】   主人【床呆朶】     生得丑【鲁歪失】   聪明【力哥】      贵【他介水】   贱【那槊羊防】      富【乌多哥】   贫【腮东旦】      乞丐【寛需计】   好淫【梭罗】      年纪【一故都】   麻子【莫入骨水】     村【孙】   拐【科水非计】      贼【陆宿人】   人事类   要【坡水水】      不要【依也】   立【逹子】       等待【埋祖】   眠【羊逹路乌将卒】     拿来【末低吉反俚末得哥已】   拿去【未底于古】     相扰【括计括盆】   乱说【思量骨多莫话介反俚】  看【覔见迷路】   不送【何埋觧邵卖】    嬉【挨核蒲】   坐【移路阿将梭】     病【羊埋依子】   伤【鸡骨】       骂【寛彼计乃俚话鸾腿皮】   鼾【因彼计】      詈【乌论羊埋水乌蛮爷计】   睡【密路】       去【漫陀罗獭俚旦多】   在【何故伊鲁何耶路】    不在【论速持疎】   来【何耶俚吉人】     便来【羊佯地何爷俚慢陀的如】   回来【慢慢的耶俚】    便去【密路】   快来【发下何耶俚法古】   送与我【面皮】   爱惜【摇落扛满】     怕【倭疎路路】   出去【一一计】     前行【杀鸡倭】   行【挨龙门】      喜【一啜水咷罗打歩】   说话【未纳恝打俚】    怠慢【难利骨多骂山伮】   饮【那慕】       不来【未旦卢贾矢】   独乐【哥卖】      羞愧【番助山水水】   吃【何卖利】      安排【苏路】   走【法古】       快去【法古计】   打人【生亚逹逹个】    借【脡路各夹】   买卖【乌礼加】     不吃了【禁哥】   唱【呕天】       莫怪【哥面乃礼】   多吃酒【何贤鼻旦】    教【何水尤路】   吃酒【麻黒杀鸡】     那里去【陀姑移姑】   添【所有路路】      行路【的益磨灭】   晓得【个个俚打夫大】    卖【乌路无六】   呌人【多伮】      老实说话【买多溢多】   痛【一□水】      起身【倭逹的援】   多多吃了【前行哥】   游【西孙歩】   还了【谐也数】     不晓得【措頼路不失打】   杀【其伮瞎呾郎】     请人【家那□多】   慢慢的【买得买得】    害【夭】   不卖【乌鲁卖加】     恁麽卖【难乌礼在】   肚饥【勲大路水】     哭【乃古】   多少【一故頼介】     打【胡子】   有情【亚姊吉乃】     无情【亚姊吉乃乃水】   醉【邀带】       换【皆贺】   无工夫【一孙□水】    怪【发頼旦多坚固】   死【身大】       肿【剌大】   唤【加右】       【歪鼻】   活【吉打】       买【加利】   输【埋计打利】      一家【一董】   写字【加计】   身体类   耳【眉眉】       口【骨土】   鼻【发奈】       眉【卖】   手【铁】       足【挨身】   心【个个路】      头【客成頼】   须【薫计】       髪【措□夹迷】   肚【发頼】       指【尤皮】   爪【卒□】       齿【法】   器用类   小刀【厯过乃空客打奈】   中刀【歪计柴需】   大刀【濶中挞打奈】    刀柄【脱介俚】   甲【大买路】      弓【油米】   盒子【刚白哥】     纸【揩加迷】   砚【孙助俚尊力子】     砂石【揩路依水】   笔【粉地】       墨【疎煤】   薄纸【沃蛮子】     扇【黄旗】   鎻【哥利素】      厚纸【沃速水】   船【浮泥】       针【快利法利】   钥匙【坑其】      镬【难皮】   磨刀石【依水】     泥铜扇【法古黄旗】   箒【花鸡】       泥金扇【空揩泥黄旗】   等子【发介俚】     小箱【法哥】   砚箱【孙助利发哥】    酒盏【晒加滕计】   锯【拿刚系利】      碟【晒頼沙頼】   银硃【失禄挨揩水】    镜【坑皆弥】   枕【麻骨頼埋骨頼】     蓆【不伮】   漆【乌论水】      麝香【射哥】   木香【木哥】      沉香【沉哥】   盘【何水鸡】      伞【隔落隔晒】   筯【法水】       碗【倭吉贴湾】   酒瓶【哭笋昆皮】     梯【课水飞计】   衣服类   衣服【乞麻俚】     靴【骨都】   鞋【水托里失其里】     箬帽【摇婆俚】   锦【歪帯】       氊衫【迷伮】   手巾【逹昻个】     绵布【木绵】   夏布【伮伮绵】     被【伏思麻】   饮食类   茶【觧素】       酒【晒箕】   白酒【明东晒箕】     烧酒【隔辣晒箕】   老酒【福禄晒箕】     饭【密黍】   饮酒【晒加乃】     吃饭【密阿罗】   盐【失河收河】      酱【弥沙】   油【挨蒲頼】      米【科眉科眉】   大麦【乌防﨑】     小麦【柯防﨑】   谷【暮米倭米】      荳【磨米】   羮【水路】       肉【恕恕】   笋干【大吉糯古】     酱【可罗米糯】   花木类   杉【松计】       桧【去那鸡】   松【埋止】       梅子【面婆水】   芥【恝辣水】      菜【奈】   【乌埋】       麻【莫入骨水】   茄子【乃沈皮】   鸟兽类   牛【胡水】       狗【意伮】   猪【豕豕】       鸡【泥掇地泥环多礼】   鵞【觧加】       马【乌马】   鱼【游河】       蟹【揩泥】   虱【失辣水】      羊【羊其】   鼠【眠助米】   数目类   一【丢多子丢徴呾多】    一个【个利】   二【扶逹子去呾多】     三【密子倐呾多】   四【学子摇摇做】     五【意子子难难多】   六【后子】       七【乃乃子】   八【效子】       九【个个乃子】   十【多】       十一【多多丢逹子】   五十【大】      百【法古】   千【借一贯】      万【慢亦】   通用类   有【挨路迷路】      无【乃】   好【髙髙的姚鎻卢】     极好【明哥多】   不好【由无乃】     大【加小思姑奈何计】   小【发蒒】       少【素古乃水】   多【快都河河水】     远【多俟】   近【的个】       瘦【牙十大】   短【迷加】       细相【快大】   防【骨蒒路】      厚【挨卒水】   薄【温卒水】      歪货【不髙歪頼水】   破【羊钹里里】      不是【松田乃系】   要【马多合子】     缓【慢大慢大】   无用【设计】      多有【何何水】   未【慢大】       臭【骨筛水】   香【于牌水】   倭好   昔贾谊上三表五饵之策知倭国之所好则饵在是而悟所以制之之术矣故志之   丝   所以为织绢纻之用也葢彼国中自有成式花様朝防宴享必自织而后用之中国绢纻但充里衣而已若番舶不通则无丝可织毎百斤值银五六百两取去者其价十倍   丝绵   髠首裸裎不能耐寒冬月非此不暖常因匮乏每百觔价银至二百两   布   用为常服无绵花故也   绵绸   染彼国花様作正衣服之用   锦绣   优人剧戏用之衣服不用   红线   编之以缀盔甲以束腰腹以为刀带书带画带之用常因匮乏毎百觔价银七百两   水银   镀铜器之用其价十倍中国常因匮乏毎百觔价银三百两   针   女工之用若不通番舶而止通贡道毎一针价银七分   铁链   为悬茶壶之用倭俗客至饮酒之后啜茶啜已即以茶壶悬之不许着物极以茶为重故也   铁锅   彼国虽自有而不大大者至为难得毎一锅价银一两   磁器   择花様而用之香炉以小竹节为尚碗碟以菊花棱为上碗亦以葵花棱为上制若非觚虽官窑不喜也   古文钱   倭不自铸钱但用中国古钱而已毎一千文价银四两若福建私新钱毎千价银一两二钱惟不用永乐开元二种   古名画   最喜小者盖其书房精洁悬此以为清雅然非落欵图书不用   古名字   书房粘壁之用防堂不用也   古书   五经则重书礼而忽易诗春秋四书则重论语学庸而恶孟子重佛经无道经若古医书毎见必买重医故也   药材   诸味俱有惟无川芎常价一百觔价银六十七两此其至难至贵者也其次则甘草毎百斤价银二十两以为常   氊毯   以青者为贵   马背氊   王家用青官府用红   粉   女人搽面之用   小食箩   用竹丝所造而漆饰者然惟古之取若新造者则虽精巧不喜也小盒子亦然   漆器   文几古盒砚箱三者其最尚也盒子惟用菊花棱圆者不用   醋   若曽按日本所贡倭扇描金盒子类皆异物也其所悦于中国者皆用物也是彼有资于中国而中国无资于彼忠顺则礼之悖逆则拒之不易之道也若徇其求而愆期许贡无端互市断断乎不可   【癸辛杂识载其地絶无香尤以为贵】   倭船   日本造船与中国异必有大木取方相思合缝不使铁钉惟聨铁爿不使麻筋桐油惟以草塞罅漏而已【名短水草】费功甚多费财甚大非大力量未易造也凡宼中国者皆其岛贫人向来所倭国造船千百只皆虚诳耳其大者容三百人中者一二百人小者四五十人或七八十人其形卑隘遇巨舰难于仰攻苦于犂沉故广船福船皆其所畏而广船旁陡如垣尤其所畏者也其船底平不能破浪其布帆悬于桅之正中不似中国之偏桅机常活不似中国之定惟使顺风若遇无风逆风皆倒桅荡橹不能转戗故倭船过洋非月余不可今若易然者乃福建沿海奸民买舟于外海贴造重底渡之而来其船底尖能破浪不畏横风鬬风行使便易数日即至也   凡倭船之来每人带水三四百觔约七八百碗毎日用水五六碗极其爱惜常防匮乏也水味不同海水咸不可食食则令人泄故彼国开洋必于五岛取水将近中国过下八山陈钱山之类必停舶换水所以欲换者冬寒稍可耐久若五六月蓄之桶中二三日即壊虽甚清洌不能过数日也海洋浩风涛叵测程不可计遇山而汲亦其势耳盥□沐浴海水山水皆可用或云浴海水令人肤裂近访之不然但黒肌肤而已倭人有一秘法煮泉一二沸置之缸缶能令宿而不壊然亦不过半月久则不能也其遇山而登非独汲水或觇登泊之逺近或觇我兵之虚实【其至普陀必登者非换水亦非真欲焚香乃觇兵防虚实耳】然后下海或拿渔户或拿樵夫逼问消息使为向在船亦候潮大水满之时方敢深入而毎月初一二三四五六十五六七八九二十等日以时定之又在子午此日此时皆潮汛长大之水也灌诸港浦无不深满涂礁无不平没水脉无不通流凡水陆官兵当此时宜汲汲然提备又于毎日晨昏升旗放铳于海表之髙山先声振夺望闻畏之使其知我有备不敢登泊也   倭刀   刀有髙下技有工拙倭之富者不恡重价而制之广延髙师而学之其贫者所操不过下等刀耳善运刀者在前冲锋可畏颇有限也中国人不知望之輙震而避焉擒获倭刀亦莫辨髙下混给兵士故志之   大小长短不同立名亦异毎人有一长刀谓之佩刀其长刀之上又插一小刀以便杂用又一刺刀长尺许者谓之觧手刀长尺余者谓之急防亦刺刀之类此三者乃随身必用者也其大而长抦者乃摆所用可以杀人谓之先其以皮条缀刀鞘佩之于肩或执之于手乃随后所用谓之大制   又有小裁纸设机刀出长门州号兼常者最佳又有作防礼贺礼不拘大小名虽为刀其实无用   上等   上库刀   山城国盛时尽取日本各岛名匠封鎻库中不限嵗月竭其工巧谓之上库刀其间号宁久者更佳世代相以此为上   次等   备前刀   以有血漕为巧刀上或凿龙或凿剑或凿八幡六萨蕯春日天明神天照皇大神宫皆其形着在外为羙观者   如匠人制造之精不论刀大小必于柄上一面镌名一面刻记字号以为古今贤否之辨鎗剑亦然   宼术   倭宼之胜我兵专以术也即以其术还治其人不必用古兵法蔑不胜矣故志之   倭宼惯为蝴蝶阵临阵以挥扇为号一人挥扇众皆舞刀而起向空挥霍我兵仓皇仰首则从下砍来   又为长蛇阵前耀百脚旗以次鱼贯而行最强为锋最强为殿中皆勇怯相参   贼毎日鸡鸣起蟠地防食食毕倭酋据髙坐众皆聴令挟册展视今日刼某处某为长某为队队不过三十人毎队相去一二里吹海螺为号相闻即合救援亦有二三人一队者舞刀横行人望之股栗逺避延颈授首薄暮即返各献其所刼财物毋敢匿倭酋较其多寡而嬴缩之毎掳妇女夜必酒色酣睡刼掠将终纵之以焚烟防烛天人方畏其酷烈而贼则抽去矣愚诒我民勿使邀击自为全脱专用此术   贼至民间遇酒馔先令我民甞之然后饮食恐设毒也行衢陌间不入委巷恐设伏也又不敢沿城而行恐城上抛砖石也   其行必单列而长缓歩而整故占数十里莫能近驰数十日不为劳   布阵必四分五裂故能围   对营必先遣一二人跳跃而蹲伏故能空竭我之矢石火炮   冲阵必伺人先动动而后突入故乘胜长驱战酣必四面伏起突绕阵后故令我军惊溃   毎用怪术若结羊驱妇之类当先以骇观故令吾目而彼械乘之惯用防刀上诳而下反掠故难格   钯鎗不露竿突忽而掷故不测   弓长矢巨近人则发之故射命中   敛迹者其进取也张扬者其逃遁也故常横破舟以示遁而突出金山之围造竹梯以示攻而旋有胜山之去   将野逸则逼城   欲陆走则取防   或为穽以诈坑   或结稲秆以绊奔   或种竹签以刺逸   常以玉帛金银妇女为饵故能诱引吾军之进陷而乐罢吾军之邀追   俘掳必开塘而结舌莫辨其非倭故归路絶恩施附巢之居民故虚实洞知   赏丰降掳之工匠故器械易具   细作用吾人故盘诘难   向用吾人故进退熟   预籍富室姓名而次第取之故多获   宿食必破壁而处乘髙而了故袭取无机   间尝一被重围矣饵以伪馘而逸之或披簔顶笠沮溺于田畆或云巾纻履荡逰于都市故使我军士或愚而投贼或疑而杀良   江海之战本非其所长亦能聫虚舟张弱以空发吾之先锋捐妇女遗金帛以弭退吾之后逐凡舟之裙墙左右悉裹以布帛被褥而湿之以拒焚击交閧间或附蓬而飞越即雷震而风靡矣宼掳我民引路取水早暮出入按籍呼名每处为簿一扇登写姓名分班防闸真倭甚少不过数十人为前锋宼还岛皆云做客回矣凡被我兵擒杀者隠而不宣其邻不知犹然称贺   使倭针经图说   太仓使徃日本针路   见渡海方程及海道针经   太仓港口开船用单乙针一更船平   更者毎一昼夜分为十更以焚香枝数为渡以木片投海中人从船面行騐风迅缓定更多寡可知船至某山洋界   呉淞江用单乙针及乙卯针一更平   寳山到南汇嘴用乙辰针出港口打水六七丈沙泥地是正路三更见茶山   茶山水深十八托一云行一百六十里正与此合   自此用坤申针及丁未针行三更船直至大小七山滩山在东北边   滩山下水深七八托用单丁针及丁午针三更船至霍山   霍山用单午针至西后门   西后门用防已针三更船至茅山   茅山用辰已针取庙州门船从门下行过取升罗屿   庙州门水深急流   升罗屿用丁未针经﨑头山出双屿港升罗﨑头俱可泊船﨑头水深九托   双屿港用丙午针三更船至孝顺洋及乱礁洋   防屿港口水流急孝顺洋水深十三托泥地   乱礁洋水深八九托取九山以行   九山西邉有礁打水行船宜仔细一云乱礁洋水深六托泥地   九山用单卯针二十七更过洋至日本港口   打水七八托泥地南邉泊船   又有从乌沙门开洋七日即到日本若陈钱山至日本用艮针   福建使徃日本针路   梅花东外山开船用单辰针乙辰针或用辰巽针十更船取小琉球   小琉球套北过船见鸡笼屿及花瓶屿彭嘉山   彭嘉山北邉过船遇正南风用乙卯针或用单卯针或用单乙针西南风用单卯针东南风用乙卯针十更船取钓鱼屿钓鱼屿北邉过十更船南风用单卯针东南风用单卯针或用乙卯针四更船至黄麻屿   黄麻屿北邉过船便是赤屿五更船南风用甲卯针东南风用单卯针西南风用单甲针或用单乙针十更船至赤坎屿赤坎屿北邉过船南风用单卯针及甲寅针西南风用艮寅针东南风用甲卯针十五更至古米山   古米山北邉过船有礁宜知避南风用单卯针及甲寅针五更船至马防山   马防山南风用甲卯针或甲寅针五更船至大琉球   大琉球那霸港泊船   土官把守港口船至此用单卯针及甲寅针行二更进那霸内港以入琉球国中   那霸港外开船用单子针四更船取离倚屿外过船南风用单癸针三更船取热壁山以行   热壁山南风用单癸针四更船取硫黄山硫黄山南风用丑癸针五更船取田嘉山又南风用丑癸针三更半船取梦加刺山南风用单癸针及丑癸针三更船取大罗山   大罗山用单癸针二更半船取万者通七岛山西邉过船   万者通七岛山用单寅针五更船取野顾七山岛内各呌兵之妙是麻山屿   野顾山用巽寅针二更半船取但午山用艮寅针四更船取亚甫山   一云野顾山对面行六十里有小礁四五个最宜避在北邉过船用艮寅方一百五十里至旦午山用艮宀方行二百四十里至亚甫山   亚甫山平港口其水望东流甚急离此山用艮寅针十更船取亚慈理羙妙若不见此山用单艮针二更船又艮寅针五更船取湾伮【一云治渡伮】乌佳眉山   沿湾伮乌佳眉山用单癸针三更船若船开时用单子针一更船至而是麻山而是麻山南邉有沉礁名套礁【一云名佐沉长礁】东北邉过船用单丑针一更船是正路却用单子针四更船取大门山中   大门山傍西邉门过船用单丑针三更船取兵裤山港   兵裤港循本港直入日本国都   若曾按已上针路乃歴代以来及本朝国初中国使臣入畨之古道也频年倭宼之人徃徃取间道突至便利特甚予已稍从入宼图中指画然不欲条书之者恐者或贻奸孽以幸衅也有志于经世者必须以意防之而得予之所以不详书焉斯善矣   国朝贡式   贡道   宁波府定海闗收舶   设市舶提举司官二员专主日本入贡礼仪互市贡期   十年一次   永乐二年给勘合百道定十年一贡   贡例   船止二只人止二百违例则以寇论【宣徳间改例船三只人三百】永乐二年钦定毎贡二艘正副使等无过二百人若贡非期人船逾数夹带刀鎗并以宼论宣徳元年遣贡人船刀剑不奉朝制谕使臣自后贡无过三舟人无过三百刀剑无过三十嘉靖六年奏准凡贡非期及人过百船过三多挟兵器皆阻回二十九年定日本贡船毎船水夫七十名三船共计水夫二百一十名正副使各一员居坐六员土官五员从僧七员从商无得过六十人   制限进贡方物   马     盔     铠   鎗     剑     腰刀   玛瑙    苏木    涂金装彩屏风描金粉匣  描金笔匣  洒金木铫角盘洒金文台  洒金手箱  洒金厨子   贴金扇   抹金提铜铫 水晶数珠   硫黄    牛皮   市舶   洪武初设市舶于太仓名黄渡市舶司寻以近京师改设于福建浙江广东在广东者专为占城暹罗诸番在福建者专为琉球在浙江者专为日本而设日本入贡而来也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洪武七年九月罢未几复设   大祖后絶日本而市舶卒不废葢东裔有马市西裔有茶市东南海裔有市舶所以通华裔之情迁有无之货收征税之利减戌守之费禁海贾抑奸商使利权在上也自市舶内臣出稍稍苦之然所当罢者市舶内臣非市舶也嘉靖二年科臣建言倭患起于市船遂悉罢之市舶罢而利权在下奸豪外交内诇海上无宁日矣   颁赐日本仪制   永乐二年赐国王冠服纻丝纱罗金银古器书畵宣徳十年回赐国王纻丝二十表里纱罗各八疋锦二段银二百两王妃银一百两   成化二十年囘赐国王纻丝二十表里纱罗各二十疋锦四端银二百两王妃纻丝十表里纱罗各八疋锦二段银一百两   凡差来正副使毎员金襴袈裟一领镀金银钩环全罗直防一件罗偏衫一件纻丝二疋纱罗各一疋绢六疋铜钱一万文靴袜各一防居座以下土官从僧通事从人各给赐有差 正贡外使臣自进并官收买附来货物俱给价不堪者令自贸易   日本入贡赐宴仪制   洪武中钦定日本国入贡使臣御赐筵宴二次礼部预开筵宴日期奏请大臣一员待宴光禄寺备办于防同馆管待教坊司用乐鸿胪寺令通事及鸣赞供事仪制司领宴花人一枝若使臣数多分二日宴回还之日差官伴送至宁波府管待一次许镇守总兵或三司或府卫正官二三员陪席   宣徳间钦定日本入贡使臣至通州汤饭令行在光禄寺办送至济宁州浙江布政司并宁波府茶饭管待   歴代封号   魏景初二年册封魏倭王赐金印紫绶   宋永初二年册封安东将军倭国王   元嘉二年册封如前   元嘉二十年册封如前   元嘉二十八年加封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将军倭国王   太明六年册封安东将军倭国王   升明二年册封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   齐建元元年册封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倭国王   梁天监元年册封征东将军倭国王   隋大业三年册封倭国王赐冠服【先是其王服仍其国俗至是如赐与衣   乃以防锦为饰裳皆施襈缀以金玉云】   唐贞观五年册封倭国赐玺书   国朝永乐二年册封日本国王赐龟纽金印诰命冠服诏封其国之镇山曰寿安镇国之山御制碑文赐之   宋徽宗御制跋【见宣和尽谱】   日本国古倭伮国也自以近日所出故改之有画不知姓名写其国风物山水小景设色甚重多用金碧考其真未必有此苐欲防绘粲然以取观美也然因以见殊方异域人物风俗又蛮陬彝壤非礼义之地而能留意绘事亦可尚也抑又见华夏之文明有以渐被岂复较其工拙耶旧有日本国官告至于中州比之海外他国已自不同宜其有此太平兴国中日本僧与其徒五六人附商舶而至不通华语问其风土则书以对书以为法其言大率以中州为楷式其后再遣弟子奉表称贺进金麈砚鹿毛笔倭画屏风今御府所蔵三海山风景图一风俗图二至今倭僧多能作墨画观音佛像   附日本贡使诗【摘録二十首】   恭荅太祖皇帝问日本风俗【洪武十五年】   嗐哩嘛哈   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篘新酒金刀鲙锦鳞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和宋学士赠诗      释全俊   一回错买离乡舶抹过鲸波万里间震旦扶桑无异土参方饱看浙西山   长安春日        天 祥   何事长安客春来思易迷乐游原上草无日不萋萋   题虎丘寺        天 祥   东西两寺今为一有客登临见断碑剩水残山王霸业苦风酸雨仙诗楼台半落长洲苑箫鼓时来短簿祠盘郢鱼膓何处是辘轳千尺响空池   题龙关水阁       天 祥   此楼登眺好终日俯平湖叶尽邨邨树花残岸岸芦渔翁晴独钓沙鸟晚相呼何处微钟动云藏岛寺孤   榆城聴角        天 祥   十年游子在天涯一夜秋风又忆家恨杀叶榆城上角晓来吹入小梅花   暮春病懐        天 祥   落花满地雨丝丝九十春光又别离行乐送春犹有恨那堪多病过花时   碧鸡秋色【滇阳八景之一】     鉴机先   鉴机先有滇阳八景诗云岂料长为南窜客朝朝相对独为翁国初日本僧入贡者多谴谪居滇南胡粹中挽机先诗云日出扶桑极东处云归滇海最西头知机先没于滇也   碧鸡西望水天虚漠漠秋光画不如翠壁烟华摇浪处丹崖树色着霜初前朝有阁今游鹿落日何人独钓鱼却讶维舟溋浦上芙蓉九叠看匡庐   梁王阁【在碧鸡山下】      鉴机先   碧鸡飞去已千秋闻说梁王曽此防洞口仙桃迎鳯辇岩前官栁系龙舟青山有恨人何在白日无情水自流岂识当时歌舞地寒烟漠漠鎻荒丘   闻笛          鉴机先   夜深吹笛是谁家独倚髙楼月欲斜塞上春情无頼甚那堪又聴落梅花   雪夜偶成【二首】       鉴机先   畵角声残曙色迟雪花如掌朔风吹吟中二十年三昧未了梅花一首诗   定起闲吟独倚防朔风吹面雪漫漫修心不到梅花地耐得山中一夜寒   西湖          普 福   一株杨栁一株花原是唐朝卖酒家惟有吾邦风土异春深无处不桑麻   途中有感        普 福   来游上国看中原细嚼青松咽冷泉慈母在堂年八十孤儿为客路三千心懐北阙浮云外身在西山返照邉处处朱门花栁巷不知何日是归年   挽逯光古        大 用   气宇自豪迈孤超傲世时防鸿冲汉志野鹤出尘姿笔势云烟起诗名草朩知论交三十载死别抱长悲   谒祝京兆不值      僧左省   沈润卿吏隠録云日本使者朝贡过呉内有一僧徃谒祝京兆希哲不值予与弟瀚遇之索纸书字问之僧亦书以对云予乃俄补一官之阙祗有其名贫冻沙门也名左省号钝牛又曰我国中无此官惟禅僧学本国文字故充使臣耳问谒祝君何为又书云仲春之初雨雪连日篷底僵卧今日新晴扣祝君书屋幸遇君一笑依稀十年之旧杜少陵所谓能吏逢聫璧华筵值一金者也率赋小诗以呈其词云云后知其欲求希哲一文耳   二月天和乍雪晴见君似见祝先生醉中不觉虚筵滴吟作灯前细雨声   江楼留别   青嶂俯楼楼俯渡逺人送客此经过西风扬子江边栁落叶不知离思多   游育王寺   偶来览胜鄮峯境山路行行雪作堆风搅空牀饥虎啸云埋老树断猿哀擡头东塔又西塔移歩前台更后台正是如来真境界腊天香散一枝梅   咏春雪   昨夜东风胜北风酿成春雪满长空梨花树上白加白桃杏枝头红不红莺问几时能出谷燕愁何日得泥融寒冰锁却秋千架路阻行人去不通   咏萍   锦鳞密砌不容针只为根儿做不深曽与白云争水面岂容明月下波心几畨浪打因难灭数阵风吹不复沉多少鱼龙藏在底渔翁无处下钩寻   咏栁   时泊舟杭州城外涌金门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隂折取一枝城里去教人知道是春深   日本僧大周然表【宋端拱元年】   日本国东大寺大朝法济大师赐紫沙门大周然啓伤麟入梦不忘汉主之恩枯骨令欢犹亢魏氏之敌虽云羊僧之拙宁忘鸿濡之恩大周然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大周然附商舶之离岸期魏阙于生涯望落日而西行十万里之波涛难尽顾信风而东别数千重之山岳易过妄以下根之卑适诣中华之盛于是宣防频降恣许荒外之防渉宿心克协歴观宇内之瓌竒况乎金阙晓后望尧云于九禁之中岩扄晴前拜圣灯于五台之上就三藏而禀学廵数寺而优防遂使莲华廻文神笔出于北阙之北贝叶印字佛诏于东海之东重防宣恩忽趂来迹季夏觧台州之防孟秋达本国之郊爰待明春初到旧邑缁素忻待侯伯慕迎伏惟陛下惠溢四溟恩髙五岳世超黄轩之古人值金轮之新大周然空辞鳯凰之窟更还蝼蚁之封在彼在斯只想皇徳之盛越山越海敢忘帝念之深纵分百年之身何报一日之防染笔拭泪伸纸摇魂不胜慕恩之至谨差上足弟子灯大法师位嘉因并大朝剃头受戒僧祚干等拜表以闻日本国永延二年嵗次戊子二月八日拜啓   文献通考载倭人自后汉始通中国史称从带方至倭循海水行歴朝鲜国乍南乍东渡三海歴七国凡一万二千里然后至其国都又言去乐浪郡境及带方郡并一万二千里在防稽东与儋耳相近其地去辽东甚逺而去闽浙甚迩其初通中国也实自辽东而来故迂廻如此至六朝及宋则多从南道浮海入贡及通互市之类而不自北方大周然叙其来则曰望落日而西行十万里之波涛难尽顾信风而东别数千重之山岳易过何逺也叙其归则曰季夏觧台州之防孟秋逹本国之郊又何近也继曰爰逮明春初到旧邑缁素忻待伯慕迎则国境虽去浙东甚近而国都又必半年而后逹欤   又载大周然书曰国中有五经书及佛经白居易集七十巻并得自中国大周然来复得郑康成注孝经一巻【崇文总目载郑康成注孝经一巻五代兵兴中原久逸其书咸平中日本僧大周然以此书来献议蔵秘府其说未知孰是】越王孝经新义第十五一巻国之东境接海岛彝人所居身面皆有毛东岙州产黄金西别岛出白银   郑开阳杂著巻四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   钦定四库全书   郑开阳杂著卷五   明 郑若曾 撰   朝鲜图説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五>   朝鲜考   朝鲜国近日本以其在东朝日鲜明故名相尧戊辰嵗有檀君者居太伯山朝鲜人奉以为主此朝鲜立国所自始周为箕子所封战国时附属于燕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初为逺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及卢绾反燕人卫满聚党千余人东走出塞击破朝鲜据有其地【史称箕子封朝鲜传四十一代至王凖凡九百二十八年而失国于卫满】武帝定朝鲜为真番临屯乐浪莵四郡昭帝并为乐浪莵二郡汉末为公孙度所据至孙渊魏灭之晋永嘉末防入髙丽髙丽本扶余别种其王髙琏居平壤城亦谓长安城即汉乐浪郡地唐征髙丽拔平壤置安东都防府其国东徙在鸭緑水东南千余里五代唐时王建代髙氏辟地益广并古新罗百济而为一迁都松岳以平壤为西京其后子孙世通朝贡宋辽金四百余年未始易姓元至元中西京内属置东宁路总管府画慈悲岭为界明洪武二年其主王颛表贺即位赐金印诰命大统厯文绮封为髙丽国王巳而颛被弑遣使告哀赐谥恭愍封其世子禑为王二十五年国相李成桂代王氏请更国号奉诏改曰朝鲜嵗时贡献不絶其国内分八道饶庶有华风中曰京畿东曰江源本秽貃地西曰黄海古朝鲜马韩旧地南曰全罗本卞韩地东南曰庆尚乃辰韩地西南曰忠清皆古马韩域东北曰咸镜本髙句丽地西北曰平安本朝鲜故地分统郡府州县其忠清庆尚全罗三道地广物众州县雄巨最为富庶俗尚诗书人才之出比诸道倍多平安咸镜二道境接靺鞨俗尚弓马兵卒精强东西南濒海北邻女直西北抵鸭緑江东西相距二千里南北四千里从正北长白山发脉南跨全罗界向西南止日本对马诸岛偏在东南与釡山对相去仅一日程倭船止抵釜山镇不能越全罗至西海葢全罗地界直吐正南迤西与中朝对峙而东保辽蓟与日本隔絶不通海道者以有朝鲜也   朝鲜属国曰躭罗为日本冲要元至元中命将平之即其地立躭罗招讨司屯镇边军千七百人继改为军民总管府又改为军民安抚司贡赋岁进毛施布百匹后髙丽王以为言遂复属之明洪武二十年遣使贡马诏偿其值   世纪   王氏自五代时奄有髙丽歴宋辽金元五百余载未始易姓至明洪武二年王颛表贺即位赐金印诰文封为髙丽国王使者入谢上从容问王居国何为城郭修乎甲兵利乎宫室壮乎顿首言东海之波臣朝夕礼觉王甚恭他未遑也玺书谕之曰佛法非所以治国梁武后世之前车也王其无惑以王君临一方而出令之无所其何震之有王国北接鲁而南邻倭鲁创于此恐将逸于彼倭狡而贪出没海上且窥王虚实朕私忧之设险搜乘以固吾圉惟王念哉今以经史诸书赐王其悉朕意五年颛表言躭罗国恃其险逺不奉朝贡防古人留居其国宜徙之兰秀山逋逃所聚亦恐为冦患请讨之赐玺书言躭罗尔附庸也防古人何弃焉逋冦以朕命命之传檄可致勿用兵便已而谕中书省臣曰古诸侯事天子比年小聘三年大聘五年一朝九州外逺番世见而已髙丽去中国近知经史礼乐非他邦比宜令三年一聘不则比年贡物产布十疋足矣曩髙丽贡献数使者溺海几不返甚失朕意其明以谕王八年颛被弑世子禑嗣贡不如期却之仍敕辽东守臣絶勿通十七年表请故王谥及嗣封不许十八年乃许之明年贡马以谢请易冠服不许我使者自其国市马归言禑辞马直命给之二十一年国相李仁人废禑立王昌嵗中两请入朝皆不许李成桂复废昌立瑶瑶尝遣子奭来朝奭未归而成桂废瑶自立实洪武二十五年也其国评议司奏言禑昌不当立瑶暴虐失人心国虚无主舍成桂莫适与惟朝廷命之上曰朕中国纲常所在列圣相承守而不失髙丽限山隔海僻处东徼非我中国所治且事多隠曲不可据信令礼部移文从其自为声教成桂更名旦徙居汉城请更国号诏仍称朝鲜已而更请印诰表语悖谩上尽却方物逮撰表者郑集羁留之三十一年府部请发兵征讨不许成桂老子芳逺嗣永乐元年赐冕服经籍从芳逺请也六年世子禔来朝八年献马万匹助北征十三年表更立子祹为世子是年芳逺老请以祹嗣宣德元年遣使赐祹五经四书及性理大全纲目通鉴因谓礼臣是书有国家所当知朕嘉惠逺人故赐之五年祹进海青鹰制谕珍禽异兽非朕所贵其勿进方物效诚而已母金玉器祹再进再谕之已请遣子弟入国学不许仍赐诸书俾学于国中景泰元年祹卒子珦嗣三年卒子暐嗣穉而孱逊其叔瑈成化三年进海青白鹊却之时方北征瑈遣兵助王师捕斩使使来献俘玺书褒嘉之明年瑈卒子晄嗣六年晄卒子娎嗣复出兵助征讨有功遣中使赉金绮并及其将士正德元年娎卒子防嗣病风立逾年而逊其弟怿嘉靖二十三年怿卒子防嗣未逾年卒弟峘嗣时倭人入冦舟漂至朝鲜及奸民往来海上私与倭市峘辄捕以献上亦厚赐予答其意峘疏乞改防典中所载成桂簒逆事从之李氏自成桂以来事朝廷恭嵗时朝贡外庆慰报谢无常期行李踵于道国主嗣立则使者往封有大事则颁诏于其国他彛不敢望也   都邑   京畿道   郡三   杨根     丰德   水原   府三   汉城     开城   长湍   州七   扬州     广州   润州     骊州   果州     谷州   坡州   县三   交河     三登   上山   江原道   郡七   忤城     平海   通川     宁越   松岳     防善   髙城   府五   江陵     淮阳   三陟     襄阳   铁原   州四   原州     江州   槐州     溟州   县十   平康     安昌   烈山     麒麟   酒泉     丹城   麟蹄     蔚珍   瑞和     歙谷   黄海道   郡三   遂安     延平   平   府三   平山     瑞兴   承天   州六   黄州     白州   海州     爱州   仁州     鳯州   县八   安岳     三和   龙冈     咸从   江西     牛峰   文化     长渊   全罗道   郡三   灵岩     古阜   珍岛   府二   全州     南原   州四   罗州     济州   光州     昻州   县二十三   万顷     茂长   镇安     扶安   全渠     康津   兴德     黄成   乐安     昌平   济南     防宁   大江     临波   古臯     南阳   富顺     扶宁   麻仁     绪成   海南     神云   移安   庆尚道   郡七   蔚山     咸阳   熊川     陜川   永川     梁山   清道   府六   金海     善山   宁海     密阳   安东     昌原   州五   庆州     泗州   尚州     晋州   蔚州   县十二   东莱     清河   义城     义兴   闻庆     巨济   昌宁     三嘉   安隂     山隂   髙灵     守城   忠清道   郡四   清风     温阳   天安     林川   州九   忠州     矜州   兴州     清州   靖州     礼州   公州     幸州   洪州   县七   永春     扶余   保宁     报恩   石城     连山   燕岐   咸镜道   郡三   端川     蜀莫   宁逺   府五   咸兴     永兴   镜城     安边   防宁   州八   延州     德州   开州     惠州   苏州     合州   燕州     隋州   县一   利城   平安道   郡十一   嘉山     价川   郭山     云兴   熈川     宜川   江东     慈山   龙川     顺川   博川   府九   平壤     见仁   成川     宁边   定逺     江界   昌城     合兰   广利   州十六   安州     灵州   青州     定州   朔州     升州   平州     抚州   常州     义州   宿州     银州   钢州     渭州   铁州     买州   县六   孟山     德川   阳德     江东   中和     防川   山川   白岳   在京畿北   丸都山   在国城东北汉时髙句丽王伊模都此至晋为慕容皝所破前史有曰丸都所谓日月两丸者此也   神嵩山   在开城一名嵩岳昔王建依此为都   鲁阳山   在平壤东北   黄山   在忠清   天磨山   在开城北诸峰崷崪揷天望之凝翠有大兴洞介天磨圣居两山间树朩蓊郁泉石光洁夏则绿隂葢地朩莲花开清香满洞秋则赤枫黄叶倒映水底真佳境也   五冠山   在长湍西三十里山顶有峰如冠故名国人事母至孝居山下离京畿一舍为养禄仕朝出暮返告面定省不少懈叹母老作朩鸡歌名五冠山曲于乐谱山下有灵通寺洞府深邃山势周遭流水缦廻树朩蓊郁其西楼胜概为嵩都第一   涌岩山   在五冠山东北絶壁峭立三面如削岩防之间有寺名洛山惟南面独开恍如天造寺东一峰髙挿霄汉上戴磐石曰正瓶台南一峰曰香炉峰成化乙酉寺后石冈自移东门外屹然与两峰鼎峙   俗离山   在忠清九峰突起亦名九峰山山顶有文藏台叠石天成广可坐三千人台上有坎如镬其中有水混混旱不减雨不增分为三派流注半空一派东流为洛东江一派南流为锦江一派西流而北为逹川入金迁山下   七防山   在义水之间山有七峰如防故名   金井山   在庆尚山巅有石髙三丈上有圆井水常盈遇旱不竭色如黄金相有金色鱼游泳其间故名   冰山   在庆尚山下有石穴立夏后冰始凝盛暑则冰坚霾雨则冰释春秋不寒不热冬则温气如春   伽倻山   在庆尚一名牛头山中有海印寺为崔致逺所隠处   髙德山   在全州东南北麓有万景台石峰奇秀状如层云上可坐数十人四面林朩森郁石壁如画   汉拏山   在济州南曰汉拏者以云汉可拏引也巅有大池人喧则云雾咫尺莫辨五月雪犹在八月乃袭裘   马耳山   旧名西多山在全罗镇安县南以形似马耳故名山有双峰耸立东曰父西曰母相对如削成髙可千仞其巅树朩森郁四面峻絶人不能升惟母峰北崖可陟谚东峰上有小池西峰顶平濶有泉可避冦天旱祷雨輙应   浦口山   在髙城郡东有岩起层叠如阶上可坐百余人   寒溪山   在江原麟蹄县东山上有城有川自城中流出即成瀑布而下悬流数百尺望之如白虹垂天形胜甲于岭西   金刚山   在淮阳府东山名五一曰金刚二曰皆骨三曰湼槃四曰枫岳五曰怾怛曰头南条也自防宁府之亏罗汉岘至甲山东为头里山永兴西北为剑山府之西南为分水岭西北为铁岭通川西南为楸池岭至长杨之东髙城之西为此山自分水岭至此凡八百三十余里山凡一万二千峰岩防骨立东临沧海杉桧参天望如画图有日出月出二峰可见日月之出   国岛   在安边府东去岸十里许   海   国东西南皆濒海   骊江   在京畿   大同江   在平安   鸭绿江   国城西北   汉江   国城南   杨花渡   汉江滨本国饷道   熊津   国城南故百济海口唐时置熊津都督府于此   朴渊   在开城北状若石瓮有盘石涌出中心曰岛岩水赴絶壁怒瀑下垂可十余丈渊上有神祠遇旱祷雨辄应   洛东江   在国东海口   锦江   在忠清   古迹   井田   在平壤府外城内箕子区画井田遗迹宛然   藏军洞   在忠清道石城县北相唐将苏定方伐百济时藏兵于此故名   青鹤洞   在智异山中有青鹤栖息其内相崔致逺所游处頽垣壤堑犹存   风俗   国王所居宫室制度颇类中朝民居皆茅茨大止两椽覆以瓦者才十二男女二百十余万口兵民僧各居其一地寒多山土宜松栢有秔黍麻麦而无秫以秔为酒少丝蚕匹缣直银数两多衣麻苎王出乘车驾牛歴山险乃骑紫衣行前捧防国仁王经以导令曰教曰宣臣民呼王曰圣上私谓曰严公妃曰宫主百官名称阶级与中国不甚相殊过御史台则下马违者有劾士人以族望相髙栁崔金李四姓为贵种无宦者以世族子为内侍六卫嵗十二月朔王坐紫门小殿注官外官则付国相有国子监四门学学者六千人贡士三等王城曰土贡郡邑曰乡贡他国人曰宾贡间嵗试于各属再试于学所取不过三十四十人然后王亲试以诗赋论三题谓之前重试亦有制科宏词之目然特文具而己士尚声律少通经百官以米为俸皆给田令收其赋死乃已之国无私田民计口授业十六以上则充军六军三卫常留官府三嵗一选戍西北半嵗而更有警则执兵任事则服劳事已复归南亩王亦有分地以供私用王母妃主世子皆受汤沐田国中以贾贩利入为事日中为市用米布贸易兵器疎简无强弩大刀崇尚释教虽王子弟亦常一人为僧信鬼拘隂阳病不服药惟呪咀厌胜嵗以建子月祭天国东有穴号隧神常以十月望日祭之谓之八关斋礼仪甚盛王与妃嫔登楼大张乐宴饮贾人曳罗为幕至百匹相联以示富三嵗大祭祀遍其封内祖庙在国门之外大祭则王具车服冕圭亲祀王城有佛寺七十区而鲜道观自宋大观中诏遣道士往乃立福源院置羽流十余辈先是俗不知医自王徽请医后始有通其术者人首无枕骨皆扁侧男子戴折风巾服大袖衫如唐人装束妇人鬐髻垂右肩余髪被下约以绛罗贲之簪旋裙重叠以多为胜婚嫁取男女相悦即为之男家送猪酒而已无有财聘之礼或有受财者人共耻之以为卖婢死者殡于室内经三年择吉日而葬居父母及夫丧服皆三年兄弟三月初丧哭泣葬则歌舞以送之埋讫取死者生时服玩车马置墓前防葬者竞取而去妇人僧尼皆男子拜乐有左右二部左曰唐乐中国之音也右曰乡乐其故习也有五弦琴筝筚篥横吹箫鼓等乐器饮食用俎豆官吏闲威仪堂上设席升必脱履见尊者则膝行请必跪应必唯其拜无不答子拜父犹半答其礼性柔仁恶杀不屠宰每食羊豕则包以蒿而燔之法无苛条刑不惨酷惟恶逆及骂父母者斩余皆杖肋外郡刑杀悉送王城嵗以八月虑囚死罪贷流诸岛累赦视轻重原之民俗每正月一日五月五日祭祖祢又正月七日家为王母像戴之二月望僧俗燃灯如中国上元节上已日以青艾染饼为盘羞之冠端午节有秋千之戯性喜读书庶贱之家各于衢路搆屋谓之局堂令子孙昼夜诵书习射其余习尚与中国畧同   土产   金        银   铁        水晶盐   绵防       细苎布   螺钿       白硾纸   狼尾笔      果下马【髙不逾三尺健而能行又名双脊马】   长尾鸡      貂   豽        海豹皮   八梢鱼      昆布   满花席【草性柔折屈不损】  黄漆【树似椶六月取汁防物如金】   秔        黍   麻        榛   松        牡丹   人参       茯苓   国朝至朝鲜东界地里   山海关起   山海关至中前所三十里   中前所至前屯卫四十里   前屯卫至髙岭站五十里   髙岭站至中后所六十里   中后所至小沙河六十里   小沙河至寜逺六十里   宁逺至答山六十里   答山至杏山六十里   杏山至大凌河六十里   大凌河至小凌河六十里   小凌河至十三站六十里   十三站至闾阳驿六十里   闾阳驿至广宁驿四十里   广宁驿至盘山驿五十里   盘山驿至髙平三十里   髙平至沙岭五十里   沙岭至牛庄六十里   牛庄至海州四十里   海州至安山六十里   安山至辽阳六十里   辽阳至水田站九十里   水田站至连山关三十里   连山关至通袁堡六十里   通袁堡至雪里站六十里   雪里站至鳯凰城四十里   鳯凰城至汤站六十里   汤站至九连城二十里   九连城至义州四十里【此后俱朝鲜地方】   义州至所川三十五里   所川至良防四十三里   良防至车辇三十里   车辇至林畔四十五里   林畔至云兴四十五里   云兴至新安三十五里   新安至加平六十五里   加平至安兴五十里   安兴至肃宁六十三里   肃宁至安定六十里   安定至平壤五十六里   平壤至生阳五十五里   生阳至黄州六十里   黄州至鳯山五十五里   鳯山至剑水三十里   剑水至龙泉四十五里   龙泉至安城三十里   安城至宝山四十里   宝山至金岩二十里   金岩至兴义三十里   兴义至金郊三十里   金郊至狻猊三十里   狻猊至开城三十里   开城至东坡岭五十五里   东坡岭至马山三十里   马山至碧蹄四十五里   碧蹄至迎曙三十里   迎曙至王京二十里   王京至良才二十五里   良才至药生三十里   药生至龙仁县三十三里   龙仁县至阳智三十五里   阳智至佐赞驿二十五里   佐赞驿至祝山四十里   祝山至无极驿四十里   无极驿至用安驿四十里   用安驿至忠州丹月驿四十里   忠州丹月驿至延丰保安驿四十里   延丰保安驿至闻庆县四十里   闻庆县至幽谷四十里   幽谷至延昌县四十里   延昌县至尚州二十九里   尚州至善山都防府四十里   善山都防府至仁同县三十五里   仁同县至昌州地八莒县三十里   昌州地八莒县至大邱府三十里   大邱府至清道郡三十里   清道郡至榆川四十三里   榆川至密阳府三十里   密阳府至黄山驿三十里   黄山驿至梁山五十里   梁山至苏山十里   苏山至东莱府三十里   东莱府至釡山浦二十里   釡山渡洛东江越海抵对马岛即日本国地方   王京起由西路至南原府程途   王京至良才二十五里   良才至药生三十里   药生至龙仁县三十三里   龙仁县至镇威五十里   镇威至稷山五十里   稷山至天安三十里   天安至车岭四十里   车岭至广亭三十里   广亭至公州四十里   公州至尼山五十里   尼山至恩津三十里   恩津至砺山三十里   砺山至参礼四十里   参礼至全州三十五里   全州至英元五十里   英元至仁实三十里   仁实至熬树三十里   熬树至南原府三十五里   王京起由东路至南原府程途   王京至良才二十五里   良才至药生三十里   药生至龙仁县三十三里   龙仁县至阳智三十五里   阳智至佐赞驿二十五里   佐赞驿至祝山四十里   祝山至无极驿四十里   无极驿至用安驿四十里   用安驿至忠州丹月驿四十里   忠州丹月驿至延丰保安驿四十里   延丰保安驿至闻庆县四十里   闻庆县至幽谷四十里   幽谷至咸昌县四十里   咸昌县至尚州二十九里   尚州至金山七十里   金山至知礼四十里   知礼至新仓七十里   新仓至居昌三十里   居昌至山隂九十里   山隂至咸阳三十里   咸阳至云峰三十里   云丰至南原府三十里   本朝贡式   贡道   自鸦鹘关由辽阳经广宁过前屯卫入山海关逹京师【成化中请改道职方郎刘大夏持不可议遂寝】   贡期   每嵗圣节正旦【嘉靖十年外裔朝正旦者俱改冬至】皇太子千秋节皆遣使奉表朝贺贡方物其余庆慰谢恩无常期国王嗣位请封亦遣使行礼【其嵗时朝贡视诸国最为恭顺】贡例   嘉靖间题准甜水站之东旧有连山关一座指挥把守凡朝鲜陪臣入贡赴关报名指挥驰报辽东都司方许入关彼中防送兵马从此回国待陪臣事竣回还彼中兵马仍于此迎接   制限进贡方物   金银器皿     螺钿梳函   白绵防      各色苎布   龙文席     各色细花席   豹皮       獭皮   狼尾笔      白硾纸   人参       种马【每三年五十匹近有加贡不在种马之数】   郑忠肃公奏议附録【公讳兴裔开封人从宋南渡家昆山歴仕少师封益王諡忠肃赐葬余杭县石门山特祠扬州学宫内着有四朝奏议闻见录退庵集行世】   臣伏见髙丽人入使明越二郡困于供亿骚然不宁既至阙则馆遇燕赉锡予之费以钜万计而馈其主者不预焉我朝遣使答报舟楫费不訾三节官吏縻爵捐廪皆仰县官者甚伙前礼部尚书苏轼言于先朝谓髙丽入贡无丝毫利而有五害以此也且国家行都在临安与东都事体大异昔髙丽使人之来率由登莱登莱距梁汴山河之限甚逺也今日三韩直趋四明【今寜波府】四明距行都限一浙江尔虽自四明至髙丽海道弥中隔洲岛然南北行各遇顺风则歴险如夷杨应忱建炎戊申之役其回也九月癸未发三韩戊子至明州之昌国县仅六日耳海道之当防若是乞止入贡报答之使省縻费以裕军储严番舶往来之禁固封疆以杜衅端宗社幸甚   郑开阳杂著巻五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   钦定四库全书   郑开阳杂著卷六   明 郑若曾 撰   安南图説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六>   安南考   安南古交趾地在中国之西南王制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记云北发渠搜南抚交趾太史公书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龙沙东至于蟠朩日月所照莫不砥属言极南也唐虞时为南交秦为象郡汉初南越赵陀据之武帝平南越置交趾九真日南等郡设交趾刺史治嬴娄光武时任延锡光为守教民耕种制冠履渐立学校女子徴侧徴贰反马援讨平之立桐柱为界吴改九德武平新昌宋改宋平徙治龙编梁改安南镇南都防安南之名自此始唐分岭南为东西二道置节度立五筦安南都防府焉五代之乱土豪曲承美据之己而为南汉刘隠所并未几管内大乱众推豪酋丁部领为州帅宋既平岭表封其子琏为交趾郡王三世为黎桓所夺继又为李公蕴簒立淳熈间封公蕴孙日燇为安南国王安南之为国自此始再无子其壻陈日□继位再为日烜僭称越皇帝累世名皆取日下易一字从火上阳之义亦效日燇而然也元平云南遣人召之入觐不行发兵讨之弃城遁入海元兵以粮运不继还日烜归国势复振子日燇嗣曰吾祖旧名也自是为藩臣贡献不絶元末天下大乱安南不至明初颁诏薄海内外其主日煃表贡请封太祖嘉之封为安南国王歴至日焜为国相黎季□所簒自称舜裔胡公满之后国号大虞纪元天圣上表窜姓名为胡一元子苍易名诈称陈氏絶嗣为甥求权署国事永乐二年封苍为安南国王己而安南故王孙天平走至京言状降诏诘责□诈上表请天平归国朝廷遣使送之还□伏兵杀之文皇震怒命将征讨生擒□父子诏求陈氏后复立为王国人言黎贼簒逆陈氏子孙诛戮已尽莫可继承又谓安南本古中国地幸扫除残贼再睹衣冠愿复立郡县设官治理洗涤故习乃建交趾布政使司领府十有七州五属州四十一县一百五十七卫十有一所三市舶司一改鸡陵关为镇彛关宣德二年黎利复叛遣兵讨之利惧表言前王三世孙暠尚在老挝乞立为陈氏后朝廷许之因罢郡县册封暠为安南国王已而利簒陈自立嘉靖六年其参督莫登庸乘黎之乱弑黎防自立僭国号曰大越改元明德子方瀛嗣改元大正且侵内地十八年发兵讨之登庸表降请罪愿归所侵钦州四峒故地世奉职贡于是朝廷赦登庸罪降安南为安南都统使司署登庸为都统使从二品子孙世袭别给印章其所僭拟制度削除改正海阳山南等一十三路各设宣抚司正佐职官袭替黜陟俱听登庸总理通广西布政司嵗颁正朔令三嵗一贡制下登庸己死子方瀛亦先故乃以诏命授其孙福海遂罢兵然其専擅仍自若也   世纪   陈日煚者本福州长乐人谢升卿也宋末杀人变姓名之安南防应试居首遂为国壻袭有爵土歴至日煃当洪武初纳款输贡封安南国王赐印诰文绮制畧曰咨尔安南国王陈日煃惟乃祖乃父昔奠兹南土之子孙世世克恭臣职以永世禄朕荷天地之灵肃清宇内顷以书往报冀咸享安乐而尔首奉表来贺睠兹勤意深可嘉尚是用册为安南国王尔尚益茂令猷永为藩辅二年十月抵国界而日煃以夏五月先卒弟日□嗣迎请印诰我使张以宁以受命封前王辞不可日□使使请于朝获如故封先是占城旧縻役安南嵗有贡颇苦督廹而势渐以益强遂与安南抗日煃数遣兵击败之至是占城遣使告急乞援兵诏两解之皆听命三年日□卒子日熞嗣使使告哀上素服御西华门召使入见亲制祭文命王亷往祭既至其嗣君陪臣出迎于郊议授受礼数四不决亷厉声诃之乃奉御制文于龙亭迎入其殿别设日□位于殿前亷南面布宣日熞君臣拜伏以听成礼而还寻诏封日熞袭王爵明年冬为其兄叔明所簒遣人朝贡却不受七年复遣使陈谢自称年老授政弟煓许之叔明既已授煓政实自専制频嵗入贡上厌其数令限以三年毋侈方物进犀象以劳吾民十年赐煓上尊文绮既至煓已死叔明更署弟炜代国事十一年遣使谢恩且来告煓丧诏赐炜文绮遣使吊祭时安南占城虽以诏故阳罢兵而安南疆吏为冦剽占城不已降敕诘责二十一年国相黎季□弑炜立叔明子日焜主国事二十二年诏安南弑君不道絶朝贡广西守臣毋得纳使者至二十九年日焜始以叔明丧来告上谓礼臣曰叔明弑日熞而有其国今□又弑炜更吊慰之是与乱贼厚也勿许时日焜又出兵取思明府地诏谕还之久不决廷臣请发兵进讨上曰蛮裔相争古有之彼恃顽不服当取祸耳母动久之□复弑日焜立其子□尚在襁褓中更弑之大诛杀陈氏更姓名为胡一元子苍为胡永乐元年遣使贺即位贡方物其辞曰昔我前王日煃首倡羣服输向先帝先帝是以嘉惠下国贡赐之使络绎南北无絶不幸日煃死丧支庶零洗无可嗣者臣胡不佞以陈氏甥为众推廹理国事且四年矣徼幸圣化四疆谧宁家足人给然未防一位号无以供事上及主祀率下也天朝幸哀怜之下礼官议安南絶逺多诈难信宜遣使亷察之诏可使行人持节谕其陪臣耆老曰得胡奏欲就封者陈氏无后及为陈甥其果与否尔国人诚推戴之抑别有簒弑之故惟悉心以告无诳使还以耆老臣众表上与奏合遂封为王明年奉表谢恩诏还思明侵地不悛必讨无赦防安南故臣裴伯耆来告急自比申包胥乞师兴灭继絶而老挝宣慰亦防故王孙天平诣阙愬□父子弑逆状上引见赐第居与伯耆偕处安南贺正旦使至上出天平示之使者识故王孙也错愕下拜至流涕而伯耆以大义责之不能对三年遣使切责令具实首罪安南兵寇吾宁逺州掠吏士数百去已遣使上表谢罪请天平还归以国于是封天平安南国王顺化郡公使使将兵防天平归比入境□遣使迎具牛酒犒师侦骑往壶浆道相属也不为虞行至芹站伏发杀天平我使亦死之事闻遣大将出广西云南两道夹击之生擒□及子澄等至阙系狱弗诛诏求陈氏后无存者因郡县其地无何余孽简定作乱伪称日南王既复僣号大越改元兴庆发兵击败之献俘至京磔于市逾年而陈季扩复叛季扩简定从子也称陈氏后以惑众势重于简定出师讨之转战连嵗乃请降诏为交趾布政使未几又叛我师攻破之械送入朝伏诛释黎季□于狱充戍广西而犛子澄各以善兵器用累官至工部尚书为别赐姓名十六年镇守中官马骐贪而烦苛失众心黎利乘之反自称平定王屡征不克宣德初诈称前王遗嗣陈暠尚在老挝乞封暠王永奉职贡上方厌兵欲弃交趾辅臣复力赞之使使持玺书赦利推陈氏后立为王罢郡县利奏陈暠病死无后族人竝絶国中推利守国候命上心知其妄业置之命利权署国事九年利卒子麟嗣遣使告哀以代身金人进册权署国事正统中上表请封册为安南国王赐驼纽金印卒子濬嗣遣兵攻占城执其王摩诃贲该以归诏归其王不听天顺三年濬为庶兄琮所弑自立使使以游湖溺死告乞嗣封册命且下而国人立濬弟灏琮自经遂改授之灏辄侵我土司地攻杀老挝宣慰父子为八百大甸所败累诏戒谕灏骜横自如杀满剌加进贡使臣袭占城并其国镇守中官钱能更私与通阑结诸彛奸宄驿骚几危云南抚臣王恕发其奸乱始弭治十年灏死子晖嗣遣使入贡乞改所赐常服从王制不许十七年晖卒子敬嗣未逾年卒遗命立弟谊正德四年阮种弑之立灏从子晭请袭封诏许之晭既立伪尊父玿为德宗晭多行不义盗起国乱为其下所弑谅山都将陈暠自称陈氏后与其子弁以谅山之甲袭破交州自立为陈真所攻退走谅山其臣立晭兄子譓伪尊父灏为哲宗遣陈真攻陈暠于谅山暠寻死莫登庸者荆门人也世业渔由武举为陈暠参督后自抜归譓以功封武川伯镇海阳赂譓左右得入柄军政封国公既得志渐除譓左右易所亲信防守之而自居海阳譓潜起兵攻之反为所败出奔清化登庸乃伪立譓弟懬己相之时嘉靖元年也登庸易号令练兵积粟国人不复晓黎氏矣寻娶懬母已又鸩懬并其母杀之而自立僣国号曰大越改元明德时譓尚据清华乂安顺化广南四道其旧臣不服登庸者分据险阻为之声援譓两遣使来请兵俱为登庸袭击不得逹登庸立子方瀛居守伪都自称太上皇率兵攻譓夺清化据之譓败走乂安又追至乂安譓败走葵州又追至葵州譓走入哀牢国哀牢即老挝也以嘉靖九年九月愤悒卒子宁甫七嵗故臣黎峒等共立之居朩州漆马江与老挝隔境有骑卒三千及本州兵五千登庸屡攻之而老挝时为援不能克十六年宁间道使使来乞师上以登庸弑逆又久不庭当诛议讨之以咸宁侯仇鸾为帅尚书毛伯温督师伯温至广区画诸便宜为进兵计广守臣多难之且谓莫之簒黎犹黎之簒陈先后事同不足诛登庸亦遣人自归廷议未决伯温驻师境上檄谕交人悬重赏购登庸父子惧请束身待罪归所侵地永守臣节乃于镇南关筑坛具仪登庸率其属系颈徒跣北面匍匐奉表降伯温承制授之诏赦登庸归废勿王以为安南都统使世其职仍覈黎宁果黎后则畀以所据地否则已制下登庸与子方瀛已相继死遂授其孙福海二十年福海复为黎宁所逐黎氏仍据国莫氏窜居南海岛上大抵交人素诡其酋长有二名以伪名事朝廷自黎氏以来虽奉贡称藩然自帝其国中如赵佗故事死则加伪谥交人云懬登庸所自出宁亦非譓子闻葢不得而诘矣   疆域   其地东至海西至老挝南接占城北连思明南北相距二千八百里有奇东西相距一千六百六十余里   山川   安子山   汉安期生得道处   佛迹山   彻围山   武宁山   先游山   普赖山   万劫山   杰特山   地觐山   天养山   神头山   龙岱山   文场山   安复山   卞山   立石山   香象山   崇山   都隆山   测山   分山   自安子山至此凡二十一山洪武中礼官奏安南髙丽既内附其国山川宜祭而安南山二十有一云云诏可乃遣使往祭命所司竝载祠典   勾漏山   古勾漏县在其下   昆山   上有清虚洞潄玉桥白云庵诸胜   陇山   四面翠壁中有邨墟   艾山   上有仙艾每春仲开花雨后落水面羣鱼吞之化为龙者十九   海   国东南皆濒海   宣光江   沱江   富良江   其上流即为洮水北为宣光江南为沱江所谓三江者也   川卢江   天黄江   大歴江   苏歴江   三带江   自富良江而后凡六江洪武中从礼官议竝遣使往祭载祀典   龙门江   中分三道湍激声闻百里舟过此必舁上岸方可复行傍有穴多出鹦鹉鱼色青緑嘴曲而红相往往化龙去   安石渊   石龙门   兹亷   浪泊   一名西湖即马援仰视飞鸢跕跕堕水处   越裳宛   九德宛   自安石渊而后凡六水洪武中竝遣官往祭载祀典   郡邑【宣徳二年以前制】   交趾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按察司 都指挥使司治文州府   领府十七州五   交州府   属州五   慈亷福安威蛮利仁三带   县十三   东开慈亷石室英留清潭清威应平平陆利仁安郎安乐扶宁立石   北江府   属州三   嘉林武宁北江   县七   嘉林超类细江善才东岸慈山善誓   谅江府   属州二   谅江上洪   县十   清逺那岸平河鳯山陆那安宁保禄古陇唐安多锦   谅山府   属州七   上文下文上源方涯广源上思下思   县五   邱温镇彛渊县丹巴脱县   新安府   属州四   东湖靖安南防下洪   县十三   至灵峡山古费安老水棠支封新安和同利万宁云屯西岐清沔   建昌府   属州一   快州   县六   建昌布县真利东结芙蓉永涸   镇蛮府   属县四   廷河太平古兰多翼   奉化府   属县四   美禄西真胶水顺为   建平府   属州一   长安   县六   蛮安大懿安本望瀛安宁黎平   三江府   属州三   北江宣江沱江   县五   麻溪夏华清波西兰右农   宣化府   属县九   旷县当道文安平原底江收物大蛮杨县乙县   太原府   属县十一   富良司农武礼洞喜水通宣化弄石大慈安定感化天孙   清化府   属州四   九真爱州清化葵州   县十一   安定永宁古藤梁江东山古雷农贡宋江俄乐磊江安乐   乂安府   属州四   驩州南靖茶笼王麻   县十三   衙仪友禄丕禄士油偈江真福古社土黄东岸石塘奇罗盘石河华   新平府   属州二   政平南灵   县三   衙仪福康左平   顺化府   属州一   顺化   县十一   利调石阑巴阆安仁茶偈利蓬乍令思蓉蒲苔蒲浪士荣   升华府   属州二   升华思义   县十一   黎江都和安蒲万安具熈礼梯持羊白乌义纯鵞杯溪锦   广威州   属县二   麻笼美良   宣化州   属县三   赤土车来瑰   嘉兴州   属县三   笼县蒙县四忙   归化州   属县四   安立文盘文振水尾   演州   属县三   琼林茶清芙蒥   伪制   安南伪制即交州为伪东都僣设五府五部六寺御史台通政司五十六卫四城兵马等衙署   附郭府一曰奉天县二曰广德永昌   其西都今为清华承政古斋本莫登庸故乡无城郭以铁栗朩作排栅三层为外卫登庸所自居也外分道十有三设承政司宪察司总兵司嘉靖二十年莫登庸归附后令海阳等十三路各设宣抚司一员通广西布政司   十三承政司   安邦承政司   即交州地领府一曰海东   海阳承政司   即新安地领府一曰海阳   山南承政司   即谅江建昌奉化镇蛮建平地领府十一曰上洪下洪天长广东应天荆门新兴长安涖平昌义兴   京北承政司   即北江谅江地领府四曰北河慈山谅江顺安   山西承政司   即交州三江嘉兴归化地领府六曰归化三带端雄安西临洮沱江   谅山承政司   即谅山地领府一曰谅山   太原承政司   即太原地领府三曰太原富平通化   明光承政司   即宣化地领府一曰宣光   兴化承政司   即广威州地领府三曰兴化广威天关   清华承政司   即清化地领府四曰绍天镇宁蔡州河中   乂安承政司   即乂安演州地领府八曰乂安肇平思乂奇华德先演州北平清都   顺化承政司   即顺化升华地领府三曰顺化英都升华   广南承政司   即乂安地领府三曰广南茶麟五麻   右迹   越王城   汉安阳王筑安阳旧都越地故名   望海城   马援筑   大罗城   唐张伯仪所筑   铜柱   马援立   铜鼓   风俗   彛獠杂居犷悍喜鬬不知礼义椎髻剪髪好浴善水平居不冠以槟榔待客惟交爱人倜傥好谋驩演人淳秀有华风文学则驩演为盛其余详见纪畧   土产   生金   银   铜   丹砂   珠   玳瑁   瑚   在海直而软见日则曲且坚汉赵佗献赤瑚有髙数尺者曰火树   沉香   香朩砍断嵗久朽烂而心节独存置水则沉下   苏合油   树生膏可为药   翡翠   白雉   越裳氏献雉即此   白鹿   犀   象   兕   羚羊   猩猩   人面豕身似猿尝数辈为羣捕者置酒路侧以草张之猩猩见即骂曰尔欲设机张我亟舍去复自谓试共尝酒醉则着人遂擒之   狒狒   状如人面长臂黑身披髪迅走食人见人则笑   蒙贵   状如猱而小紫黑色捕防甚于猫   蚺蛇   其胆性寒能疗眼疾及诸疮   庵罗果   俗名香葢乃菓中极品   波罗密   大如冬瓜皮有软刺五六月熟其味香甜核可煮食能饱人   槟榔   胡椒   苏朩   乌木   盐   漆   国朝至安南道路   按入交道三一由广西一由广东一由云南由广东则用水道伏波以来皆行之广西道宋行之云南道元及我朝始开   广西道   广西道亦分为三其一道从凭祥州入者由州南关隘一日至交之丈渊州坡垒绎复经脱朗州北一日至谅山卫又一日至温州之北险径半日至鬼门关又一日经温州之南新丽邨经二十江一日至保禄县半日渡昌江又一日至安越县南市桥江下流北岸   其一道由思明府入过摩天岭一日至鬼陵州过辨强隘一日至禄平州州西有路一日半至谅山府若从东南行过车里江此江永乐中季□堰之以拒王师后侦知其堰处乃决之以济师一日半至安州又一日半过耗军峒山路险恶又一日至鳯眼县又分二道   一道一日至保禄县亦渡昌江   一道入谅江府亦一日至安越县之南市桥江北岸各与前道防   其一道自龙州入者一日至平而隘又一日至七源州二日至文兰州平茄社又分为二道   一道从文兰州一日经右陇县北山径出鬼门关平地四十里渡昌江上源经右陇之南沿江南岸而下一日至世安县平地至安勇县又一日亦至安越县之中市桥江北岸   一道从平茄社西一日半经武崖州山径二日至司农县平地又一日半亦进至安越县之北市桥江上流北岸   市桥江在安越县境中昌江之南诸路总会之处随处皆可以济一日至慈山府又至东岸嘉林等县富良江以入   云南道   云南亦有二道其一道由蒙自县经莲花滩入交州之石陇关下程澜峒循洮江源右岸四日至水尾州又八日至文盘州又五日至镇安县又五日至夏华县又三日至清波县又三日至临洮府洮水即富良江上流其北为宣化江南为沱江所谓三江者也临洮二日至山围县又二日至兴化府即古多邦城自兴化一日至白鹤神庙三岐江又四日至白鹤县渡富良江   其一道自河阳隘循洮江左岸十日至平源州又五日至福安县又一日至宣江府又二日至端雄府又五日亦至白鹤庙二岐江然皆山径欹侧难行其循洮江右岸入者地势平夷乃大道也   广东道   若广东海道自亷州乌雷山发舟北顺风利一二日可抵交之海东府   若沿海岸以行则自乌雷山一日至永安州白龙尾白龙尾二日至玉山门又一日至万宁州万宁州一日至庙山庙山一日至屯卒巡司又二日至海东府   海东府二日至经熟社有石堤陈氏所筑以御元兵者又一日至白藤海口过大寮巡司南至安阳海口又南至涂山海口又南至多渔海口各有支港以入交州   其自白藤海口而入则经水棠东潮二县至海阳府复经至灵县过黄径平滩等江   其自安阳海口而入则经安阳县至荆门府亦至黄径等江由南防上洪之北境以入   其自涂山海口而入则取古斋又取宜阳县经安老县之北至平河县经南防上洪之南境以入其自多渔海口而入则由安老新明二县至四岐遡洪江至快州经咸子关以入   多渔之南为太平海口其路由太平新兴二府亦经快州咸子关口由富良江以入此海道之大畧也   交州之东有海阳荆门南防上洪下洪顺安快州等府去海颇逺各有支港穿逹迤逦数百里大舰不能入故交人多用平底浅舟以便入港云   本朝贡式   贡道   由广西凭祥州逓送入京   贡期   祖训安南国三年一贡   国初连嵗入贡上厌其数令三年一贡毋侈方物进犀象以劳吾民   常制进贡外别有进中宫东宫方物其余庆慰谢恩无常期朝廷有大事则遣使颁诏于其国国王请封亦遣使礼   贡例   每贡百人多不过百五十人   制限进贡方物   金银器皿     犀角   象牙       白绢   薰衣香      降真香   沉香       速香   朩香       黑线香   纸扇   郑韶州纪畧附録【公讳竦昆山人歴仕朝散大夫知泰邵韶三郡宋景定中奉敕经畧桂岭封昆山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着有奏议退耕集五经衍训帝王统系行世】   安南古交州也歴代为郡县至我朝始不入版图丁氏黎氏李氏代据之其地东南薄海接占城东海路通钦亷两处诸蛮西北通邕州在邕州东南隅去左江太平寨最近自寨正南行至恍榔花歩渡富良白藤两江可四日至又自寨东南行过丹时罗小江自谅州入可六日至自右江温润寨则最逺由钦州渡江可一日至自端拱以来两江州洞数为蛮所侵轶潜举以外向苏茂广源甲洞等处入交境者六十二邨故至今长雄诸蛮凡与广西帅及边郡通讯问用二黑漆板夹系文书刻字于上板谓之朩夹文书称安南都防府其酋不列衔而列其将佐数人皆僭官称印文旧用南越国印迩乃用中书门下之印边吏惮生事例置不问其人少通文墨闽商附海舶至者必厚过之因命之官资以决事凡文移诡乱多自游客出相李氏之先曰公蕴者亦本闽人又其地土人极少半是省民南州客旅诱人作婢仆担夫至州洞则缚而卖之州洞转卖入交人取黄金三两有艺能者倍之知文书者又倍之面缚驱行仰系其首俾不省来路既至其地各认买主为奴终身额上皆刺字妇人则刺胸乳拘系严酷惟恐逃亡又有秀才僧道技术及配亡命逃奔之者甚众所产无纸笔往往求之省地不能鼓铸泉货纯用中国小钱皆商旅泄而出者国城中无居民有竹舍数十百区以为军营酋府门曰明德所居楼四层上为酋居次御宙居之中人也又次个利就居之老铃下之属也最下军士居之又有水晶宫天元殿等诸僭拟名号屋皆朱漆柱绘龙鹤仙女门别有一楼犹榜曰安南都防府唐旧额也人无贵贱皆椎髻跣足酋平居亦然惟珥金簪衣黄衫紫裙余皆服盘领四裾皂衫下系皂裙珥银铁簪曳皮履【以皮为底施小柱以拇指夹之而行】执鹤羽扇【扇编鹤羽以辟蛇】戴螺笠【竹丝缕织状如田螺最为工致】妇人多智与男子迥殊好衣緑寛袖直领束以皂裙酋出入以人挽车贵僚坐幅布上挂大竹两夫舁之名抵鵶正月四月酋椎牛以飨其臣七月五日为大节人相庆遗官僚以生口献其酋翌日酋开宴酬之嵗时不祭先病不服药夜不然灯以槟榔代茶上已日男女集防为行列结五防为毬歌而抛之谓之飞駞女受駞男婚以定酋宫门有大钟民诉事即扣钟刑法杀人者付讐家使甘心盗窃刖手足指逃亡断手足谋叛者杀无赦客死境外鞭尸大骂以为背国官有内职外职内职治民曰辅国太尉犹宰相也左右郎司空司徒左右郎相左右諌议大夫内侍员外郎御史皆为内职外职治兵曰枢密使金吾太尉少尉都领兵领兵使又有判及通判安南都防府皆为外职亦有公侯伯太保少保金紫光禄大夫通议大夫承议承信忠翊郎等称仕者或科举或任子或入赀科举最贵工技奴婢子孙不得应举入赀始为吏再入赀补承信郎累迁可至知州在官者无俸给但付一方之民俾得役属耕渔以取利胜兵卸龙武胜龙翼蝉殿光武王阶捧日保胜等皆有左右每军二百人横刺字于额曰天子兵又有雄畧勇胜等九军充给使兵士曰一践更暇则耕种工艺自给正月七日人给钱三百防绢布各一疋月给禾十束以元日犒军人给大禾饭一柈鱼鲊数枚其地多占米故以大禾为贵兵器有弓弩朩牌梭鎗竹鎗产多生金银铜朱砂珠贝犀象翠羽砗磲诸香及盐漆吉贝之属菓有柑橘香椽槟榔扶留藤新旧县隔一江皆出香新州故占腊地交人侵得之其地多暑无寒气至冬犹夹衣挥扇我使者往酋必拥马出城展郊迎之礼敛容侧身问皇帝起居毕按辔偕行时以槟榔相馈马上食之既拜受诏张筵饮宴酋自歌侑酒又出临为娱宾之游酋跣足持竿入水标鱼毎中一鱼左右皆呌噪欢跃以为乐比者使人入贡辄更服饰香膏沐髪如漆幞头靴笏乌纱巾朱履素袜金带犀带乘凉轿钉较髹漆甚饬葢得至中土大变螺笠徒跣抵鵶故习李氏自公蕴而后歴至今昊旵凡八世其累世名字曰日曰干曰阳曰天曰龙皆有僭上之意朝廷以其僻在海隅不复与较也   郑开阳杂著巻六   钦定四库全书   郑开阳杂著巻七   明 郑若曾 撰   琉球图说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七>   疏球考   琉球国在福建泉州东福州东北大海中北与日本为邻自福建梅花所开洋顺飚利舶七日可至其地汉魏以来不通中国隋大业中令羽骑尉朱寛访求异俗始至其国语言不通掠一人以返后遣武贲郎将陈棱率兵再往掳其男女数百人还唐宋时未甞朝贡韩昌黎文海外杂国若躭浮罗流求即斯国也元遣使招谕之不至明洪武初行人杨载使日本归道琉球遂招之其王首先归附率子弟来朝太祖嘉其忠顺赐符印章服及闽人之善操舟者三十六姓令往来朝贡又许其遣子及陪臣之子来学于国学其国中分为三曰中山王曰山南王曰山北王中山王察度山南王承宗山北王怕死芝皆遣使朝贡永乐以来其国王嗣立皆请于朝受册封自后惟中山王朝贡不絶其山南山北二王俱为所并中山王世称尚氏居山之巅我使者去必孟夏来以季秋乘风便也厥贡方物率市诸他国本国葢无所有云又有小琉球近泉州霁日登鼓山可望而见入明未尝朝贡   世纪   国主初姓欢斯氏其先有名渴剌兜者不知其有国世数也明洪武初国分中山山南山北称三王遣使朝贡十五年赐中山王察度山南王承宗镀金银印诰币使还言三王争雄相攻赐诏谕之十六年山北王怕死芝上表朝贡赐印诰文绮复赐中山山南山北三王各纻丝纱罗冠服王妃王侄王相寨官纻丝罗绢公服有差二十五年中山遣子侄及其陪臣子弟入国学上嘉礼之永乐二年察度卒封其世子武宁嗣王是年山南王承宗亦卒无子令其从弟汪应祖摄国事应祖使使来请命如山北王故事谕尚书蹇义遣使赐应祖冠服嗣山南王九年中山王尚思绍使使贡马及方物以其长史程复来见表言长史王茂辅导有年乞陞国相兼长史事又言复本中国饶州人辅臣祖察度四十余年不懈于职今年八十有一乞令致仕还其乡上从之陞复琉球国相兼左长史致仕还饶茂国相兼右长史景防元年中山王尚思逹遣人朝贡凡诸王嗣封皆请于朝己而山南山北竝为中山所并中山世通贡献自察度后凡五传至尚圆嗣王卒子尚真嗣嘉靖十一年尚真卒子尚清请嗣遣科臣陈侃行人髙澄吊祭封清嗣王赐王及妃冠服锦绮使臣至其国尚清拜曰天朝诏敇藏金匮者八叶于兹矣请留为镇国之宝比还遣其王亲宁吉长史蔡澣奉表入谢并言一统志中载琉球有落漈王居壁下聚髑髅非实事杜氏通典集事渊海嬴虫録星槎胜览所述亦皆闻之妄乞下史馆从之葢海外荒服钦承王化渐革故习君臣父子间彬彬有礼文物之盛迥殊他邦矣   山川   鼋鼍屿   东离琉球水程一日   髙华屿   东离琉球水程三日隋遣武贲将陈棱率兵过此掠男女数百人而还   彭湖岛   近福泉兴漳四郡界天气晴明望之隠然烟雾中也   古米山   在国西有礁甚险舟触之辄败   风俗   国人类皆深目长鼻去髭黥手椎髻纒髪男羽冠毛衣妇白布系首望月盈亏为晦朔以草朩荣枯为冬夏无礼节好剽掠既遣人学于国学故习稍变奉正朔设官职被服冠裳陈奏表章著作篇什有华风焉今其国中王下有王亲不与政次法司官次察度官司刑名次那霸港官司钱谷次耳目官司访问皆土官为武职以上世及所辖地为姓名其大夫长史通事官司朝贡有定员为文职皆三十六姓人及学于国学者为之王并日视朝旦中昃凡三朝羣臣槎手膜拜尊且亲者入殿坐饮酒卑疏者移时长跪阶下嵗元旦圣节长至君臣冠服拜龙亭祝庆婚娶以酒肴珠贝为聘或男女相悦便相匹耦子为亲丧数月不肉食人死以中元前后日浴尸溪水去腐肉取骨纒以布帛裹苇蓆埋土中王及诸臣家匣骨山穴窍朩为小牖嵗时祭扫啓视之地无货殖不通商贾朝贡乘大航海上鱼盐泛小艇或竹筏信鬼畏神神以妇人为尸号女巫女巫之魁称女君白日呼啸聚辄数百人携枝戴草歩纵横时入王宫狎戏一唱百和音声凄惨倐忽往来莫可踪迹矫诬祸福王及世子陪臣皆顿首拜跪王居山巅国门名欢会府门名漏刻殿门名奉神朴素无金碧之饰赋法畧如井田王臣民各分土为禄食上下无征敛有事一取诸民事毕即巳用刑甚严盗窃即剕劓家富贵者瓦屋不过二三楹余皆茅土风雨飘摇以螺殻防炊无釜甑耕无铁先以火烧而引水灌持一挿以石为刃长尺余濶数寸而垦之厥田良沃宜稻梁禾黍麻豆赤豆胡黑豆朩有枫栝松楩楠枌梓竹畜有熊豹豺狼尤多猪鸡无牛羊驴马蔬果同于江表气候与岭南相类妇人嚼米为酒男子煮海为盐市用日本钱十当一如宋季鹅眼綖贯人无贵贱皆骁健善走耐劳苦饥寒不知医药而无疾疫兵革坚利有刀矟弓箭剑铍之属编纻为甲或用熊豹皮射可至二百歩进止有金鼓邻国视为勍敌   福建使往大琉球鍼路   梅花东外山开船用单辰鍼乙辰鍼或用辰巽鍼十更船取小琉球   小琉球套北过船见鸡笼屿及花瓶屿至彭嘉山彭嘉山北边过船遇正南风用乙夘鍼或用单夘鍼或用单乙鍼西南风用单夘鍼东南风用乙夘鍼十更船取钓鱼屿   钓鱼屿北边过十更船南风用单夘鍼东南风用单夘鍼或用乙夘鍼四更船至黄麻屿   黄麻屿北边过船便是赤屿五更船南风用甲夘鍼东南风用单夘鍼西南风用单甲鍼或用单乙鍼十更船至赤坎屿   赤坎屿北邉过船南风用单夘鍼及甲寅鍼西南风用艮寅鍼东南风用甲夘鍼十五更至古米山古米山北边过船有礁宜知避南风用单夘鍼及甲寅鍼五更船至马防山   马防山南风用甲夘鍼或甲寅鍼五更船至大琉球那霸港泊船   土官把守港口船至此用单夘鍼及甲寅鍼行二更进那霸内港以入琉球国中   回鍼   出港用单申鍼放洋辛酉鍼一更半见古米山并麻山用辛酉鍼四更辛戌鍼十二更干戍鍼四更单辛戌鍼五更辛酉鍼十六更见南纪山坤未鍼三更取台山水深二十托西边过取有横礁出水用丁未鍼三更取黑麻桑山单辛鍼三更取官塘山入千户所五虎门   土产   熊        豹   豺        狼   海巴       豕   磨刀石      琉黄   铜        锡   扇        鬬镂树【似橘而叶密其皮可织为布】   其余所贡方物悉市诸他国   国朝贡式   祖训大琉球国朝贡不时王子及陪臣之子皆入太学读书礼待甚厚   贡道   由福建闽县以逹京师   即福建南台外置番使馆使至馆谷逓入京又设市舶提举司官二员専主琉球入贡礼仪互市贡期   二年一次   贡例   每贡百人多不过百五十人   制限进贡方物   马        刀   金银酒海     金银粉匣   玛瑙       象牙   螺殻       海巴   擢子扇      泥金扇   生红铜锡     生熟夏布   牛皮       降香   朩香       速香   丁香       檀香   黄熟香      苏朩   乌朩       胡椒   硫黄       磨刀石   郑端靖公纪事附録【公讳藻开封人显肃皇后兄子也从宋南迁歴仕太使相封荣国公谥端靖着有绍兴奏议干淳纪事行都杂録诗文集行世】   海外岛彛有琉球国者居东南海中大岛上国多山洞彼中人呼其酋为可老羊妻为多防茶所居曰波罗檀洞堑栅三重环以流水树棘为藩酋所居室一十六间雕刻禽兽制甚宏丽多植鬬镂树似橘而叶密条纎如髪之下垂酋下有四五帅统诸洞洞有小酋主之洞各有邨邨有鸟了帅竝以善战者为之自相树立主一邨之事犯罪皆断于鸟了帅不服则请于酋令羣下共议定之人皆骁勇善走好相攻击难死耐创诸洞各为部队不相救助两军相当勇者三五人直前跳噪交言相詈因相击射不胜则一军皆走遣人致谢即共和解兵有刀矟弓箭剑铍以少铁故刃薄小率以骨角镶嵌之无文字正朔望月亏盈以纪时节草朩荣枯以为年嵗无君臣上下之礼揖让拜跪之文父子同牀而寝男女皆纻绳纒髪从项后盘绕至额男拔去须毫用鸟羽为冠装以珠贝饰以赤毛女以墨黔手为虫蛇之文用罗纹白布为帽织鬬镂皮并杂毛为衣缀毛垂螺为饰杂色相间下垂小贝其声如佩缀珰施钏悬珠于项织藤为笠饰以毛羽男女相悦便成匹偶妇人产乳必食子衣食无匙筯遇得异味先进尊者凡有宴会必呼名而后饮进酋酒者亦呼酋名然后举爵共觞歌呼蹋踘一人唱众人和音颇哀怨扶女子上摇手而舞酋出入乘朩兽令左右舆之导从不逾十数人小酋乘机镂为兽形俗事山海之神祭以殽酒战鬭杀人即以所杀者祭神人死气将絶至庭前亲宾哭泣相吊浴其尸以布帛纒系里以苇席衬土而殡上下无赋敛有事则均税以朩槽中暴海水为盐朩汁为酢米面为酒田沃可耕风土气候颇似岭表泉州东有岛曰彭湖烟火相望水行五日可至隋炀帝尝遣舟师自义安【即今潮州府】浮海至髙华屿又东行二日至鼋鼈屿又一日至琉球袭破国都焚其宫室掳其男女而归自唐以来不通贡献亦不为寇患琉球旁有毗舍耶国语言不通袒裸盱睢殆非人类淳熈初其酋尝率数百辈猝至泉州水澳围头等邨多所剽杀喜铁器及匙箸人闭戸则免但取其门镮而去掷以匙筯则俯拾之可缓数歩官军擒捕见铁骑竞剜其甲遂骈首就戮临敌用镖系绳数丈为操纵葢爱其铁惟恐失之不驾舟楫但以竹筏从事可折叠如屏风急则羣舁之浮海而逃   郑开阳杂著巻七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   钦定四库全书   郑开阳杂著卷八   明 郑若曾 撰   海防一览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八>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八>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八>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八>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八>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八>   图式辨   作海图成或曰子之用心则勤矣但以海居上地居下亦有説欤若曾曰有图画家原有二种有海上而地下者有地上而海下者其是非莫辨若曾以义断之中国在内近也四裔在外逺也古今画法皆以逺景为上近景为下外境为上内境为下内上外下万古不易之大分也必当以我身立于中国而经畧夫外裔则可若置海于下则先自立于海中自列于外裔矣倒视中国可乎或又曰以图作屏立而观之若嫌乎登于华若曾曰图之作岂专为屏用哉录之书册置之几案但见逺近不见上下矣昔大司马黙斋许公【论】图画九边于屏亦以北狄居上天下不以为非也夫何嫌或又曰天地定向以北为上以南为下北狄原在中国之北不可改也海居南面可比而同之乎若曾曰海何尝专在南哉南面之海惟广亷琼髙诸郡耳惠潮之境海有东南面者有东面者是在广东一省海且无定向矣福建浙江直山东海皆在东曷尝有南海乎故海一也或面南而视或面东而视若必欲尊北而卑南则亦将尊西而卑东乎或者唯唯若曾恐天下有同是疑者述以告之嘉靖辛酉夏五昆山郑若曾伯鲁氏识   郑开阳杂著巻八   钦定四库全书   郑开阳杂著巻九   明 郑若曾 撰   海运图説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九>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九>   海运图説   间考元时海运故道南自福建梅花所起北自太仓刘家河起迄于直沽南北不过五千里往返不逾二十日不惟转输便防国家省经费之繁抑亦货物相通滨海居民咸获其利而无盐盗之害自永乐以来会通河成海运遂废运者皆由漕河所以避开洋之险也海险莫甚于成山以东白蓬头等处危礁乱矶湍流伏沙不可胜纪然在熟识水洪者自可趋避今黄河渐徙而南或冲而北屡为漕患愚意亟宜修复海运旧制召募沿海渔人灶丁盐徒畨客寻认海洪以开运道如广东船能至漳州漳州船能至寜波寜波船能至崇明崇明船能至通泰海州自此以北皆有故迹可循故老相传崇明至海州风顺无需一日海州至登州六百里转过登莱环抱千余里从利津至直沽亦六百里而近按元史载至元三十年开海运新道自浙西至直沽不越旬日又濬山东胶莱新河直逹天津以避迤东海道之险今未通者仅五里耳且漕船大者四五百石海船大者可数千石漕运一年每三石而致一海运一月不两石而致一其便利较然也所忧者风涛之叵测耳然闻南洋通畨海舶専在琉球大食诸国来徃而边海郡邑鱼盐贸易公私跋涉无日无之未闻有覆溺之虞况东洋有山可依有港可泊非若南洋西洋一望无际舟行遇风不可止也元自至元以迄天厯六十余年间海运不废总其所失米数曾不能以十一葢彼时向意海运召募两浙富戸素习海涛之人而以沙民朱清张瑄为之使且又禁网疎濶能与民间同其利至国初迁都北平议行海运编定里甲递年轮差夹带私盐者没入之更寘以法且造船多不如式督运多不得人故乡民数逢其害咸以为不便诚如元时故制诏募沿海巨室自备人船海运每运米万石给与耗米行粮四千石许载私货囘盐以酬其劳连年有功者量授以官人谁不乐效用乎但当自雇畨客灶丁渔人盐徒惯习海涛者听其所欲不可强定腹里军民不习水性之人以败乃事而又变通舟式兼漳船蜈蚣船【底尖靣濶两旁列楫数十其行如飞而无倾覆之患】制度而酌其中有风则帆无风则楫打造有法处置得宜自无漂失之患设有不虞即如河运亦间有遇风而损壊者岂能必其万无一失哉惟是江西湖广江东之粟仍由河运八闽两广浙东西苏松常悉从海运庶三吴田赋可以渐减东南民力可以少苏南北货通而物价不至涌贵官民船便而漕河不至挤塞且军卒休而卫之行伍以实沙民饶而海之盐盗以息水战习而南服濵海之彞不难制驭计之孰得孰失何去何从必有能辨之者至于料浅占风之法定船望星之规放洋泊舟之处详见大学衍义补山东通志海道经等书无烦复赘云   海道附录   元时海道凡三变初巴延建议自平江刘家港入海经通州海门县黄连沙嘴万里长滩开洋沿山屿抵淮安路盐城县歴海寜府东海县又经宻州胶州界放灵山洋投东北路多浅沙行月余抵成山计自上海至直沽杨邨马头凡一万三千三百五十里至元二十九年朱清等复陈便道自刘家港开洋至撑脚沙转沙嘴至三沙出扬子江开洋落潮东北行过扁担沙大洪又过万里长滩至白水緑水经黒水大洋转成山西行过刘家岛至芝罘沙门二岛放莱州大洋抵界河口至直沽比旧差直至正十三年千戸殷明畧又开生道自刘家港入海至崇明州三沙放洋向东行入黒水大洋直取成山转西至刘家岛入沙门放莱州大洋至直沽如风顺繇浙西至京师不旬日尤便【元史食货志元都燕去江南极逺而食货一切仰给自巴延建海议分江南粮为春夏二运于是嵗抵京师者多至三百余万石】国朝自刘家河开船出崇明平安沙小洪放洋东北行经白棘沙緑苔沙入管家洪直北至海门县界吕四塲转东过蓼角嘴是横上再北过胡椒沙是大横多隂沙宜勤防水所谓长滩也望白水洋东北行见官緑水一日见黒緑水正北行两日夜是黑水洋又两日夜见北洋緑水又一日夜正北望显神山半日见成山如在黑水洋正北带东行量日朗不见成山黒水多必低了望见升罗屿西有矶如笔架即复囘望北带西行一日夜见成山如在北洋緑水见延真岛西北望山尖是九峰山西南洋有北茶山白峰头石礁横百余里激浪如雪即开帆望东北行半日见成山成山头絶险自放洋入黑水夹延真白峰头转成山所谓万里波涛也若约畧程次随路趋避则自刘家河起经崇明过蓼角嘴至大河营约程三百余里中有大安沙县后沙各沙嘴浅滩宜避自大河营经胡椒沙黄沙洋酣沙奔茶塲吕家堡鬬龙江淮河口至莺游山约程六百余里中有黄沙洋一路隂沙鬬龙江口险潮宜避自莺游山东北逺望琅琊山至斋堂岛约四百余里中有石桕澜胡家澜曲伏桃花澜宜避自斋堂岛正东繇胶州灵山岛东北逺望劳山前投福岛约二百余里中有灵岛鼓楼圈唐岛驴鸣嘴董家湾捉马嘴宜避自福岛东避老君山望田横岛约百五十里自田横岛繇青黄岛逺望槎山前投延真岛约四百余里中有刘家岭及岛东三孤石宜避自延真岛稍放洋转杵岛嘴北过成山头西北望威海山前投刘公岛约二百四十里中有黑石岛饿狼鸱石成山头殿东头宜避自刘公岛西北避黄家嘴又西避靖子岛小杵岛逺望芝罘岛约二百余里自芝罘岛过龙洞直西望长山岛西投沙门岛约一百八十余里中有龙洞嘴湾子口抹直口金礁嘴新河海口观音嘴石长沙嘴石宜避自沙门岛西南逺望三山岛约二百余里中有大石澜羊栏礁石宜避自三山岛过芙蓉岛直西投大清河约四百里中有虎头崖东北碎石海仓口椿米闸石宜避自大清河百六十里至大备河二百余里至大沽河进直沽辽运则沙门岛开洋望北径过砣矶山钦岛没岛南半洋北半洋到铁洋徃东收旅顺口黄洋川西南有礁黄洋川东收平岛口外有五馒头山进口内泊南边一路老岸外有一孤山望成儿岭尽头东望有三山正中入内有南北沙带一条相连岸深水可泊三山西有南山收进青泥洼西有松树岛非有孤山东北望看鳯凰山便是和尚岛烽塾下占西有礁石西北有仓庙外有浅滩乱礁须避三山北看青岛一路山望海驼收黄岛使岛铁山徃西收羊头洼双岛有半边山艾子口看塔山看连云岛东北看葢州一路山看盐塲西看寳塔台便是梁房口进入三义河牧牛庄马头泊【辽运以上系新开海道非洪永时旧路】   郑开阳杂著巻九   钦定四库全书   郑开阳杂著巻十   明 郑若曾 撰   黄河图议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十>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十>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十>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十>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十>   黄河议   黄河发源星宿海出一巨泽二巨泽数折而至昆仑河势尚不甚大闻所在土人抱革槖骑能过之河上多高山大陵递相夹抱行入麻哈地其山髙峻非常绵亘五百余里河随山足东流至积石入中国绕西寜过临洮其间则有鸣沙岭又有寜夏山夹之由寜夏流转逹地八百余里过丰州西受降城过大同路云内州东胜州与黑河合而南流是即所谓河套也及至灵寳县河触太行山转辖石其间则有三门七津砥柱又有禹庙在或者即禹山通河处夹岸皆髙山而河行山中至沔池至孟津至河南府至温县岸无山山尽矣其在河南府即有北邙山亦仅仅障南岸北岸殊无山至武陟水则有洛河伊河沁河来合河势始盛大而又有汜水合之河益无頼其在河隂虽有广武山山亦仅在南岸北岸亦无山俱不能夹束河以故河流至武陟则泛滥亦河必然之势也故洪武二十四年河决原武县黑阳山东正统十三年决荥阳冲张秋溃沙湾东隄又决荥泽决孙家渡全河南徙景防三年河决沙隄湾治二年决孙家渡决开封决黄陵冈三年决原武分支流为三一决封丘金龙口下曹濮冲张秋长隄一决中牟下尉氏一汜溢于兰阳仪封考城归徳以至于宿弥漫四出不由故道以原武阳武间地势平衍无髙阜重麓可捍障故也先年沁水由此东注治四年始淤是年又决金龙口冲张秋五年河溢沛梁之东兰阳郓城诸县又决杨家口金龙口等处溃黄陵冈隄趋张秋凡二年乃淤七年复决张秋东隄正徳四年则决曹单趋沛县出飞云桥入运嘉靖六年决曹单城武等县杨家口梁靖口吴士举庄等处冲入鸡鸣台沛北皆为巨浸东溢逾漕入昭阳湖八年飞云桥水北徙鱼台谷亭舟行闸面九年河由单县侯家林决榻塲口冲谷亭十一年十二月水俱不下泄至十三年庙道口淤塞是年又决赵皮寨入淮是年河忽自河南夏邑县太丘囘邨等集冲数口转向东北流经萧县仍出徐州小浮桥下济二洪赵皮寨亡何遂淤十九年决睢州野鸡冈经涡河入淮二洪大涸于是当事者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开李景高口支河引水出徐济洪阅二年复淤三十一年河决房邨至曲头集凡决四处淤四十余里三十二年七月河趋东北段家口则分六股为大溜沟小溜沟秦沟浊河胭脂沟飞云桥皆由运河至徐入洪又分一股由砀山坚城集下郭贯楼散五小股为龙沟母河梁楼沟胡店沟亦从小浮桥入洪三十八年以后河由数沟中行其势分故所在无淤塞之患嗣是决于何处正未可定夫河由茶城而上以无山夹束故多溃决由茶城而下南岸始有洞山九里山云龙山北岸则有子房山夹河入徐故徐州独无溃决但有泛涨以两山夹辅之力也河出徐州过清凉寺其在南岸虽有半戈山羊山当之北岸复无山故河不能触南岸直北趋下冲为距山连汪芦塘落马黄塾周湖柳湖诸湖湖皆在邳境故邳州徃徃受其害河善泛亦以北岸无山夹束故也邳州由落马湖至水晶湖中间湖凡九由水晶湖至清河甚近过清河则淮水会河之路河淮合而下云梯闗入大海河淮之事毕矣夫河之初出潼闗入河南也数数为地方患所在地方亦徃徃以塞决杀流筑隄坝建闸帚为事河务具备故隄上自木栾店下止庙道口蜿蜒千数百里屈曲重复葢有见河势汹涌故从平地筑隄用隄助岸以夹河防其暴涨又以河水横冲败岸则用卷帚以当其冲又自筑隄外仍置闸减水以杀其势以为决口不塞则内地淤急流不杀则泛愈急是隄帚自不得不为之所也及隄之又不能遏帚之又不能杀决者自决冲者自冲于是当事者又以隄帚无益于冲决将欲舎隄帚不用而议开支河矣议复老黄河故道矣议开新河济运舍黄河而不由矣议开胶莱河通复海运矣其议亦可谓众多其虑亦可谓周悉矣议开支河者谓黄河入淮之道旧有三一自中牟至荆山合长淮之水曰涡河一自开封府经葛冈小坝丁家道口马牧集鸳鸯口至徐州出小浮桥曰汒河一自小坝经归徳城南饮马池至文家集经夏邑至宿迁曰白河治间黄河变迁涡河白河二道淤塞全河东下故徐邳独受其害今若复引水通涡河白河则水势自分河不独为徐邳害矣议复老黄河故道者在徐州以上欲自河隂原武懐孟之间审视地形引河水注于卫河至于临清天津不惟徐邳水势可杀其半而京师亦可助其形势也如冬春水平漕舟则由江入淮泝流至于河隂顺流至于卫河沿临清而至天津如夏秋水迅则仍由徐沛逹于临清至于天津是一举而得两运道矣在徐州以下谓清河县之大津口即老黄河故道也其小清口即今淮水所出之清口也欲议复七十里故道后又虑鱼沟铁线沟叶家口隂阳口地势卑洼诸决之水漫流至此筑隄钜费且恐难保故其説旋议而旋罢其议开新河者议欲自泇口镇凿新河以通运避黄河之险河自马家桥至直河出口计二百三十余里其説复旋议而旋罢其欲自徐州子房山梁山至马家桥上下开新河八十里置旧河于隄外使黄河出口之地并不相及吕梁徐州二洪之险并可逺避一议也其欲自昭阳湖东起汪家口直抵留城一百四十余里开河入运一议也其欲开胶莱河通复海运者出自嘉靖丙申山东副使王公宪之议河之南口起麻湾北口至海仓中间相距三百三十五里两口旧皆贮潮水常足不假濬者二百余里濬者一百三十余里疏濬之内有分水岭闻其地河形至今在但下多碙砂石水防细使极力开凿止三十里远耳如河成江漕由淮安清江浦歴新坝马家壕而来计良便前是以海运为险罢海运者以马家壕未通漕舟出大洋故也今马家壕既通我舟即不必由大洋直由小海中行舟自不险然后由麻湾海仓二口径抵天津直沽岂得非便道乎夫舟自清江浦口至天津路凡一千六百里其中由河行者八百里由海行者八百里海行既由小海不由大洋非若昔元人海运迢逺又所歴有刘家岛蓬莱岛黑水成山大洋甚险后王公以陞去事遂寝夫河之为患从古记之自夏后氏凿山濬川地平天成汉时河决瓠子等处辄谓灾异然亦不数数见隋唐以前河与淮分自入海宋中叶以后合于淮以趋海间有溃溢之患为祸亦不甚烈至我朝东冲西决频年不已葢国家自会通河成借河入运虽得其力颇受其害筑隄疏濬嵗费金钱不下数十万顾此塞则彼溃彼濬则此淤劳人费财迄无成功更可虑者西北之供亿仰给于东南东南之飞挽全頼于漕河漕河自王家闸以北至徳州千有余里乃国家命脉所系匪万一决壊百万漕粮将安挽之愚谓胶莱河之説及今行之可也徃嵗议罢者以分水岭三十里阻塞人力难施山东抚巡病其烦劳而止惜小费而害大计贪目前之安而忘久逺之图弗思甚矣诚格众议而奋然行之河成设重兵屯守胶莱海次屹然为一巨镇専意卫漕防海寇为务则河通漕便岁可省金钱百余万诚奕世无穷之利也今日为东南边防计所宜备海为国家根本计所宜备运愚故并论及之司国计者深虑而熟筹之可也   郑开阳杂著巻十   钦定四库全书   郑开阳杂著巻十一   明 郑若曾 撰   苏松浮赋议   书曰淮海惟扬州厥田惟下下苏松古扬州之域东濒于海控带三江环距震泽水多而土淖故田为等九等而下下也而今日赋额之重惟苏松为最愚不能无议焉按大禹时则壤成赋定以九等厥赋惟下上上错葢第七等杂出第六等也三代井田之制不可复论自秦而降率皆计畆而税汉时三十而税一由晋迄唐增减不一要不过以升合计宋代更定江浙税法每畆不盈一斗其时苏州府额徴米三十余万石松江府额徴米二十余万石载诸史乗可考而知也元初沿宋之制迨延祐间加增无艺苏州府多至八十万石松江府多至七十万石张士诚窃据江南恣意诛求又加苏州府额二十万石而民鲜有应者我太祖高皇帝乗干御宇定天下田赋官田起科每畆五升三合五勺民田每畆三升三合五勺芦地每畆五合三勺四抄草塌地每畆三合一勺嗣因张士诚负固坚守苏松久攻不下怒民附冦遂没豪家徴租私簿凖作税额一时増加有一畆征粮至七斗以上者于是苏州府共计二百八十余万石松江府共计一百三十余万石并着令苏松人不得官戸部洪武七年知民困弗堪诏苏松嘉湖等府田如每畆起科七斗五升者减半十三年再减苏松嘉湖四府重租粮额旧额畆科七斗五升至四斗四升者再减十之二四斗三升至三斗六升者减十之一俱止征三斗五升为率其三斗四升以下者仍旧额建文二年下诏曰国家有惟正之供田赋不均民不可得而治江浙赋独重而苏松凖私租起税特以惩一时顽民耳岂可为定则以重困一方宜悉与减免照各处起科畆不得过一斗田赋既均苏松人仍任戸部成祖文皇帝革除后尽反建文君之政苏松赋额遂不得终邀蠲免之恩宣徳五年上御南斋宫宣大学士杨公士竒咨行寛恤之政杨公奏言各处官田起科不一而租额皆重细民困乏苏州尤甚郡县以闻户部固执不与除豁细民多有委弃逃徙者此当速与减除上曰所陈有益于朕有益于民命即草敕用早颁行每畆旧例纳粮一斗至四斗者各减十分之二四斗一升以上者各减十分之三正统元年从巡抚周公忱之请诏令浙江嘉湖直蘓松等府官田准民田起科每畆旧额四斗一升以上者减作二斗一斗一升至二斗者减作一斗苏州府得减秋粮七十余万石松江府得减秋粮二十余万石顾减者虽减而征者犹重苏州府尚存浮额二百万石松江府尚存浮额九十余万石今照治十五年会计苏州府夏税小麦五万三千六百六十三石九斗一升一合二勺零【每石折银二钱五分麦熟啓征】丝绵折绢六百九十七疋三丈三尺五寸七分税钞三千二百六十七锭七百一十五文九分农桑丝折绢一百六十七疋二丈一尺六寸一分六厘秋粮米二百三万八千三百二十三石一斗五升一合七勺【谷熟启征】松江府夏税大小麦九万二千二百五十八石六斗一升九勺丝绵折绢六百九十七疋三丈一尺五寸七分税钞三千二百六十七锭七百一十五文九分农桑丝折绢一百六十七疋二丈一尺六寸一分六厘秋粮米九十三万九千二百二十六石二斗三升二合七勺此实征之数也嗟嗟苏松民困极矣借曰太祖怒吴民不即归附故以加赋示罸一罸至二百余年抑亦不忍言矣间考舆图湖广最称钜省延袤绵亘沃野千里产殖丰饶谚曰湖广熟天下足按赋役志湖广布政司夏税米麦一十三万一千四百石四斗七合二勺零绢二万二千九百八十九疋七尺七寸四分二厘九毫零农桑丝折绢四千九百九十二疋一丈九尺九寸二分七厘零棉花折布一十二疋二丈二尺秋粮米荳芝蔴二百三万六千一百二石一斗六升四合九勺零赁钞一百七十五贯八百七十一文课程苎蔴折米五十七石一升五合零棉布七百三十八疋八尺八寸综而计之每畆仅科升合又如八闽亦称繁盛按福建布政司额徴夏税麦七百六石五斗九升二合六勺零钞一万七百七十八锭三贯一百七十二文五分六厘丝绵折绢二百八十疋一丈九尺五寸五分三厘农桑丝折绢三百一十九疋一丈二尺七寸八分零丝绵一百九十四两五钱九分土苎六十五斤一十三两一钱六分秋粮米八十五万四百四十七石七斗七升四合五勺零钞二贯二百六十四文鱼课米三万一千九百六十石六斗七升八合综而计之亦每畆仅科升合苏松幅几百里山陵川泽十居二三古称厥土惟涂泥常有水溢之患且他省树艺一嵗而两熟苏松二郡一岁止有一熟茍遇凶荒未免啼饥号寒辗转沟壑乃不意苏属一州七县之额粮反浮于全楚一十五府十六州一百七县之赋税松属二县之正供较多于全闽八府一州五十七县之输将又如直隷所辖应天府属八县夏税大小麦一万一千六百五十四石四斗四升五勺零丝绵折绢一千二百一十四疋一丈六寸九分二厘八毫农桑丝折绢一百四十三疋二尺七寸三分四厘四毫秋粮米二十一万五千一百五十九石八斗四升七勺零凤阳府属五州十三县夏税小麦九万九千三百五十八石七斗七升五合八勺零税丝折绢一千三百八十疋一丈八尺七寸五分零农桑丝折绢一千三十五疋四尺一寸五分秋粮米一十一万三千五百八石六斗五升九合一勺零扬州府属三州七县夏税小麦三万九千九百二十二石二升七合零农桑丝折绢八百四十一疋二丈四尺农桑零丝六十四两五钱秋粮米二十万六千六百三石八斗六升五合零租钞五千二百四贯七十一文牛租米二石五斗淮安府属二州九县夏税小麦二十二万八千八百七十二石二斗九升八合七勺农桑丝折绢一千四百六十一疋一丈九尺七寸七分九厘秋粮米一十六万六千四百二十三石五斗八合四勺庐州府属二州六县夏税小麦九千八百七十二石一斗四升三合九勺零农桑丝折绢六百八十七疋一丈三尺三分六厘零秋粮米六万六千八百三十七石二斗一升二合零徽州府属六县夏税小麦五万一千四百九十八石七斗一升二合一勺人丁丝折绢八千七百七十九疋四尺三分三厘零农桑丝折绢一十五疋一丈四尺七寸秋粮米一十二万一百三十三石八斗六升三合三勺寜国府属六县夏税小麦二万九千五十二石三斗六升六合农桑丝折绢三十疋二尺农桑零丝三十三两三钱税丝三百四十斤一十两七钱四分二厘六毫秋粮米七万四千二百六十二石六斗七升一合九勺池州府属六县夏税小麦六千八百二十四石七斗五升七合八勺零税丝折绢一十五疋税丝零丝一两一钱九分七厘农桑丝折绢一百九十八疋农桑零丝三斤一两八钱五分秋粮米六万一千三百七十二石八斗九升五合八勺山租钞二百四十四贯二百七十九文太平府属三县夏税小麦一万六千二百七十六石五斗六升丝绵折绢一百二疋九尺六寸四分二厘秋粮米三万三千六百三十六石七斗四升七合一勺安庆府属六县夏税小麦一万八千九百九石三斗七合二勺农桑丝折绢三百五十三疋二丈九尺秋粮米三万三千六百三十六石七斗四升七合一勺常州府属五县夏税小麦一十五万四千三百八十七石一斗四升九合六勺丝绵折绢一千五百七十三疋一丈一尺一分零蔴布二千七十七疋二丈六尺六寸五分零农桑丝折绢三百三十四疋二丈四尺六寸秋粮米六十万六千九百五十四石三升三合三勺租钞二十四锭四百六十五文镇江府属三县夏税小麦五万四千九百五十八石七斗五升五合八勺丝绵折绢二百五疋二丈八尺六寸二分零农桑丝折绢一十三疋二丈七尺六寸三分秋粮米一十三万四千八百七十六石五斗七升三合合直十二府属十二州七十八县赋额计之不及苏州一府举凤阳府属五州十三县赋额计之不及苏州府一小县尤不平者又如苏州府属内崇明一县每畆额征亦仅以升合计而长吴昆太等州县则数倍之疆域田土古今止有此数蘓松之戸口非有加于前代苏松之田畆岂较增于曩时一民之力几何一嵗之入几何国家有臣邻军旅小民亦有父母妻子也国家有朝会燕飨小民亦有冠婚丧祭也夏税秋粮之外加之官吏耗赠额外科派其何以堪説者且曰苏松富饶之乡货物辐辏游玩登临日费不赀朝廷惟正之供即多取之而不为虐不知苏松土俗外似有余内实不足其开张字号行铺者率皆四方旅寓之人而非有田者也其华冠鲜服画船箫鼓遨游于山水间者类皆商贾之徒胥吏之属及浮浪子弟倡优仆而非有田者也其有田者为赋役所困兢兢乎朝不保夕奚暇为经营之计游观之乐哉夫以禹贡第九等之田阅今而办天下第一等之赋愚所望于议减者纵不能如唐宋旧额奈何比故元而加增三倍也抑纵不能照他省与本省各府之最轻者同例或亦可彷邻近郡邑如常镇二府之在轻重间者而斟酌损益也常镇二府额征重以斗计轻以升合计而苏松则与常镇界连壤接者也田畆之肥瘠相同天时之雨人力之勤惰相同而赋额悬殊何不可等而一之乎将谓祖制不便遽改故未尽豁免姑留此以示当年惩创之意窃见先朝建言忤旨禁锢诸臣新天子嗣服往往特恩寛释加以不次之擢又最甚如靖难时抗节诸人罔不荷恩褒卹独此苏松无告之民何获戾之深而数代以后犹永逺禁锢之惩创之若是哉朝廷之上举行一事动曰法尧舜法祖宗上古轻徭薄赋岂其未之前闻若遵太祖之法则初年均定每畆升合之旧章曷不率由而一时迁怒所増顾歴世奉为成谟也今日者民穷财殚室如悬罄囘思向者谋置恒产原以为糊口计也且以为子孙久逺计也今则患苦不胜州县为闗考成催科不容刻缓吏胥但知肥已悉索未肯少寛称贷无从典质俱尽甚至变产佣工贸妻鬻子旧逋未完而新赋复欠或敲扑致毙者有之或投缳自尽者有之向以为糊口计者兹且身家之不保矣向以为子孙计者兹且后人半为饿莩矣以数金易畆田获利不及什百之一而性命悬于呼吸不如游手好闲之人充一弓兵民壮可以坐糜朝廷之粮饷也充一府史胥徒可以刻剥闾左之脂膏也于是不敢憾君王而憾天地曰奚生为苏松之编氓也不敢怨官长而怨父母曰曷贻此赔累之产业也噫闾阎颠困之情形至此巳极真贾长沙所谓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昔日监门上流民图当亦未有过此者也计臣谋国苐谓江南财赋甲于天下苏松财赋又甲于江南议减恐贻国用不足之虞窃思职方所掌广大无外苏松版图不啻寸帧尺幅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任土作贡尽可资军国之需何借蘓松二郡额外之征况纡筹财用务求实济无取虚名迩年以来二郡积逋动以数十万计是徒负重敛之名而无征输之实也朝廷屡下明诏蠲免旧赋奈黄纸放而白纸征上有寛贷之迹下无实恵之沾无寜减省额征着为令式凡有尺地寸土者咸沐浩荡之恩令世世子孙永戴圣朝徳意不忘也善乎孔子告鲁君曰薄赋敛则人富曽子释治国平天下曰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有若之论彻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为人上者恭俭节用取于民有制则民力寛裕衣仓滋殖自然乐输贡赋以给公家若暴征峻敛侵夺民利物力已绌而驱以刑威势必流离涣散不得已而为盗贼冦劫杀伤无所不至徃者海上之祸可鉴也呜呼此岂国家之利哉所以鹿台之财钜桥之粟商辛聚之以失民心周武散之以得天下汉魏之世徭税至轻且频下蠲租之诏维时民安物阜而国用未尝不充迄乎唐宋而后日加赋于民而国用未尝有余杜氏通典曰家足不在于逃税国足不在于重敛逃税则不土著而人贫重敛则多养羸而国贫大学衍义补曰治国者不能不取于民亦不可过取于民不取乎民则难乎其为国过取乎民亦难乎其为民善于制治保邦者必立经常之法以为养民足国之本所谓经常之法者禹贡所载贡赋之式而已唐陆贽奏议曰国家之定赋税也必先道以厚生之业而后取其什一其所取也量人之力任土之宜又曰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明君不厚其所资而害其所养故必先人事而借其暇力先家给而敛其余才借必以度敛必以时有度则忘劳得时则易给是以官事无阙人力不殚茍其法制或亏本末倒置但务取人以资国不思立国以养人非独徭赋繁多夐无蠲贷至于征收廹促亦不矜量蚕事方兴已输缣税农功未艾遽敛谷租上司之绳责既严下吏之威暴愈促有者急卖而耗其半直无者求假而费其倍酧所系迟速之间不过月旬之异迟无所妨速亦奚益李翺平赋书曰人皆知重敛之为可得财不知轻敛之得财愈多也葢重敛则人贫人贫则流者不归土地虽大有荒而不耕者虽耕之而地力有所遗人日益困财日益匮虽欲诛暴逆而威四裔其可得耶轻敛则人乐其生人乐其生则居者不流而流者日来土地无荒桑柘日繁尽力耕之地有余利人日益富兵日益强人戴之如父母虽欲驱而去之其可得耶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民间之积贮实国家之外府百姓无死亡亦国之无逋赋也百姓有余财亦国之有余赋也与其取盈于国而为损下益上之谋孰若蔵富于民而为耕九余三之计与其遇有灾祲而为议蠲议赈之恩孰若均定则壤而为可常可守之规曩嵗尝以刍荛之见白之大中丞定陶曹公【邦辅】公言念及此不禁感慨欷歔即欲缮疏入告格于军兴不果自是而后益以冦氛驿骚东南之财赋弥竭兆姓之颠连愈甚诚以偏重之累陈之当宁俾圣天子知苏松赤子罹困已极恻然动念特勅农部将二郡赋役彷佛故元旧额兼揆各省及本省各府见征则例下寛卹之诏以清浮滥之弊则民间之伤痍可平行法外之仁以苏闾闬之困则行间之士气可振行见二郡之民义足以致身勇足以赴鬬设有不虞必出死力以捍桑梓之地民尽可为兵而不必有征调之烦兵即寓于民而不必有馈饷之劳所谓不募兵而兵强不谋食而食足岂徒延苏松亿万姓垂死之命将益绵宗社亿万年无疆之祚矣孰得孰失何去何从司国计者深虑而熟筹之可也【赋额详见会典】   郑开阳杂著巻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