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记 [宋]陈舜俞 撰 庐山记序  余昔者读书山中。爱其泉石塔庙之志之不详遗古略近。或出于愚夫野老之语。言□辞赘。可取者无几。将讨论删次之。未皇暇也。后二十年。仇书秘阁得庐山记。欣然以喜。以为夙愿获遂。而考其所载。疏略尤甚。熙宁五年。嘉禾陈令举舜俞谪官山前。酷嗜游览。以六十日之力。尽南北高深之胜。昼行山间。援毫折简。旁钞四诘。小大弗择。夜则发书攻之。至可传而后已。其高下广狭。山石水泉。与夫浮屠老子之宫庙。逸人达士之居舍。废兴衰盛。碑刻诗什。莫不毕载。而又作俯视之图纪。寻山先后之次。泓泉块石。无使遗者。成书凡五卷。后三年。余守吴兴。令举扁舟相过。以余山前之人也。出^8□见授。请镂诸板。藏之山间。会余蒙恩移济南。遽与之别。令举寻复物故。余益以事役。奔走四方。   思一旋归。茫不可得。辄序其撰述之勤贻。好事君子。庶几成令举之志。   充秘阁校理李常序予雅爱庐山之胜。弃官归南。遂得之阳游览既久。遇景亦多。或赋或录。杂为将欲次之。而未暇也。熙宁中。会陈令举。以言事□于是邦山林之嗜既同。相与乘黄犊。往来山间。岁月之积。遂得探极观无所不究。令举乃采子所录。及古今之所纪。耆旧之所传。与夫耳目之所经见。类而次之。以为记其详。盖足以传后。予材不可以应时宜。退老于林野。令举以制策擢上第。名声赫赫惊世。仕不二十岁。乃废于筦库。而与予共见于此记。甚可惜也。然推古以较今。岂特一令举为可惜哉。江西刘涣序。    庐山记卷第一  尚书屯田员外郎嘉禾陈舜俞令举撰 叙山水篇第一   案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九江。前汉郊祀志云。干封中。武帝浮江。   自寻阳出。枞杨过彭蠡。礼其名山大川。桑钦水经云。庐江出三天子都。北过彭蠡县。释惠远庐山略记曰。山在江州寻阳。南滨宫亭。北对九江。九江之南。江为小江。山去小江三十余里。左挟彭蠡。右傍通川。引三江之流。而据其会。山海经云。庐江出三天子都。一日天子障故旧语。以所滨为彭蠡。有匡俗先生者。   出自殷周之际。遁世隐时潜居其下。或云俗受道仙人。共游此山。遂托空崖。即岩成馆。故时人谓其所止为神仙之庐。因以名山焉。其山大岭凡有七重。圆基周回垂五百里。风云之所摅。江湖之所带。高崖反宇。峭壁万寻。幽岫穷岩。人兽两绝天将雨则有白气先抟。而璎珞于岭下。及至触石吐云。则倏忽而集。或大风振崖。逸响动谷。群籁竞奏。奇声骇人。此其变化不可测者矣。众岭中第三岭极高峻。人迹之所罕经也。昔太史公东游。登其峰而遐观。南眺三湖。北望九江。   东西肆目。若涉天庭焉。其岭下半里许。有重巘。上有悬崖。傍有石室。即古仙之所居也。其后有岩。汉董奉馆于岩下。常为人治病。法多奇神。绝于俗医。病愈者令栽杏五株。数年之中。蔚然成林。计奉在民间二百年。容状常如二十时。   俄而升举。遂绝迹于杏林。其北岭西崖常有悬流。淫霪激势相趣百余仞中云气映天。望之若山在霄露焉。其南岭临宫亭湖下有神庙。即以宫亭为号。安侯世高所感化事在叙。山北篇七岭同会。于东共成峰崿。其崖穷绝。莫有升之者。有野夫见人着沙门服。凌虚直上。既至则回身踞鞍。良久乃与云气俱灭。此似得道者。   当时能文之士。咸为之异。又所止多奇触象有异。北背重阜。前带双流。所背之山左有龙形。而石塔基焉。下有甘泉涌出。冷暖与寒暑相变。盈减经水旱而不异。寻其源。似出于龙首也。南对高岑上有奇木。独绝于林表数十丈。其下似一层佛浮图。白鹤之所翔。玄云之所入也。东南有香炉山。孤峰秀起。游气笼其上。则气若香烟。白云映其外。则昺然与众山殊别。天将雨。其下水气涌起。如车马盖。此即龙井之所吐。其左有翠林。青雀白猿之所憩。玄鸟之所蛰。西有石门。其前似双阙。壁立千余仞。而瀑布流焉。其中鸟兽草木之美。灵药方物之奇。焉可得胜名哉。略举其异。耳刘昭注续汉志郦道元注水经。并用惠远语。又豫章旧志云。俗字君平。夏禹之苗裔也。或曰字君孝。父东野王与吴芮佐汉定天下。而亡汉封俗于郦阳。曰越庐君。俗兄弟七人。皆好道术。遂寓精于洞庭之山。故谓之庐山。张僧鉴寻阳记云。山南有三宫。所谓天子都也。庐宫溪水出焉。上宫人所不至。有三石梁。长十余丈。阁才盈赤。其下无底。其中宫在别岩。悉是文石。两边有小圆峰。奇特号为右障峰。石形若羊马来道。相对下宫。   彭蠡湖际宫亭庙旧所也。山高二千三百六十丈。周回二百五十里。其山九叠。川亦九派。郡国志曰。庐山叠障九层。崇高万仞。怀灵抱异。包诸仙迹。寻阳记又云。秦始皇十七年。东登庐山。以望九江。至上霄峰。以与霄汉相接。因命之。   峰后有刻石云。是夏禹所刻。丈赤里数。文字不可办。伏滔游山序曰。庐山者江阳之多狱。其大形也。背岷流面彭蠡。蟠根所据。亘数百里。重岭桀嶂。仰插云日。俯瞰川湖之流焉。王彪之山赋叙曰。庐山彭泽之山也。虽非五岳之数。穹隆嵯峨。实峻极之名山也。孙放山赋曰。寻阳南有庐山。九江之镇也。临彭蠡之泽。接平敞之原。张野记曰。天将雨。则有白云。或冠峰岩。或亘中岭。俗谓之山带。不出三日必雨。每雨其下成潦。而上犹皎日。峰头有大盘石。可坐数百人。以上皆述此山也。宋支昙谛赋云。昔哉壮丽峻极。氤氲包灵奇。以藏器蕴绝峰乎青云。景澄则岩岫开镜。风生则芳林流芬。岭奇故神明鳞萃。略绝故人迹自分。严清升山。于玄崖世高垂化于^8□亭。应真凌云以踞峰。眇忽翳景而入宜。   咸豫闻其清尘妙无得之称名也。若其南面巍崛。北背芳蔕悬霤分流以飞湍。七岭重嘌而叠势映以竹柏。蔚以柽松。萦以三湖。带以九江。嗟四物之兰森爽独秀于玄冬。美二流之潺湲。津百川之所冲。峭门百寻。峻阙千仞。香炉吐云以像烟。   甘泉涌霤而先润。梁元帝序曰。夫日月丽天皇穹。所以贞观。川岳带地后土。所以推宁。庐山者亦南国之德镇。虽林石异势。而云霞共色。长风夜作则万流俱响。晨鼯晓吟则百岭齐应。东瞻洪井识曳帛之在兹。西望石梁见捐宝之可拾。诚复慕类易悲。山中难久。攀萝结桂多见淹流。其余古今赋咏不可备载。实天下之名山也。江州在山北二十里。本在丈江之北寻水之阳。因名寻阳。今蕲州之兰城即其故北咸和九年。刺史温峤。始自江北移于湓城之南。义熙元年。刺史郭昶移居江夏。八年孟怀玉还治寻阳。太清二年萧大心因侯景之辞欲依险固。乃移于湓口城。仍号怀玉旧城为故州。张僧鉴寻阳记云。湓口城灌婴所筑。汉建平中。孙权经北城。命凿井。适中古梵得。石函铭曰。汉六年。颖阴侯开卜云。三百年当塞。后不百年当为应运者所开。权欣然以为己瑞井。极深。湓江有风浪。井水辄动。邦人因号浪井。故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诗云。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今井在衙城内之西圃。城上有北楼。下临湓江。凭高眺远。为一郡之胜。陈散骑常侍张正见湓城诗云。匡山暖远壑。灌垒属中流。城花飞照水。江月上明楼。案晋书庾亮传云。亮在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共登南楼。俄不觉亮至。人将避之。亮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便据胡床与浩等谈咏竟坐。   则事在武昌之南楼也。后人以亮尝为江州刺史。因名此曰庾楼。实非当时秋夜所登之遗此也。是郡前世或号九江。或号寻阳。唐襄杨氏李氏代有其也。升为奉化军节度。皇朝开宝四年。平江南降为军州事。太平兴国三年。升星子镇为县仍隶焉。七年割星子与建昌都昌三县置南康军。于是山南属南康。山北属江州矣。 叙山北第二   由江州之南出德化门五里。至延寿院。旧名罗汉坛。过延寿院五里。至石塘桥。有濂溪。周郎中之隐居。周名惇颐。字茂叔。道州人。仕官有才略。早慕高名。乐庐山之胜。因家寻阳之别墅。于附郭自名曰濂溪。过濂溪东入宝严禅院十里。北至太一观亦十里。宝严旧曰双溪。景德三年。赐今名。院当官道。吴乾贞二年。僧常真始基焉。常真荆南人。姓田氏。人谓之田道者。勤身耕斸。以待四方游者。二林僧修睦号楚湘。东西二林监寺谭论。大德官命废省庵舍。睦谓之曰。今撤子所宇则何归乎。田曰。本是林下人。却归林下去。睦异其言。因则敬待。赠之诗曰。入门空寂寂。真个出家儿。有行鬼不识。无心人谓痴。古岩寒柏对。流水落花随。欲别一何懒。相逢所恨迟。由是历南唐。为山中之表宇。显德六年。元宗赐田使给诸庵岩。无田者岁取其粮者二十六庵岩。南柢吴章岭五里。   由岭下北行一里。道西有云庆庵。旧名云镜。因流泉为池。多畜鲂鲤。岁已久游泳甚狃。由云庆西一里。至宝积庵。松竹蒙密。白云亭在其上。北望湓江。盘石可坐数人。鸣泉过其下。此山北僧庵之最佳者。云庆宝积皆在宝严之南。由云庆还宝严亦三里。宝严之东十五里。有下龙泉院。太一观北别有龙泉庵。此以下别之。由龙泉十里。至尊胜庵。由尊胜庵八里。至白鹿后。由白鹿后十五里。至仁寿院。由仁寿十里。至香积院。由香积三十里。至长岭院。长岭者彭蠡湖之别屿也。凡下龙泉至香积。非在山间。然山人野客。穷览幽远。皆尝至焉。水声野色有足佳者。香积之西二十里。有山南开先寺之场圃。曰大富庄。过大富则游山之南矣。宝严之西一里。至龙池庵。旧名冒峰。由冒峰五里。至庵岩庄。由庵岩庄一里。至禅智院。旧名净居。其后有绿野亭。由禅智五里。至大中祥符观。旧曰太一宫。祥符中赐今名。葛洪神仙传曰。董真人名奉。字君异。闽中候官人。少有道术。交趾太守士变死已三日。奉以一丸药与服。以水含之。捧其头摇捎之。   食顷开目动手。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能语。遂复常。后居庐山。治人之疾。不取赀币。使愈者人植杏五株。数年郁茂成林。奉乃作仓廪。宣言人。贸杏者不须来报。但一器杏偿一器稻。人有欺者。猛盖辄逐之。所积稻复以施人。后上升号碧虚上监。是观即杏林之故地也。唐升元六年。徐知证作真人庙记。及有保大十二年记。今存焉。气象萧然。过者敬而不敢亵。沼泉游鱼尤为蕃狎。或曰。真人杏林在山。张景诗云。桃花谩说武陵源。误杀刘郎不得仙。争似莲花峰下客。栽成红杏上青天。今莲花峰在观后。观之北五里。有龙泉庵。初远法师至于庐山。爱此间旷。欲结庵焉。地无流泉。师以杖刺地。应时泉涌浸为溪流。既而寻阳岁旱。远师诵龙王经。于池上。俄有龙起而上天。雨乃大足。故号龙泉。   龙泉之南十里。有妙智院。旧名行春亭。由妙智五里。至蛇冈。高僧传云。安世高安息国王之太子。让国于季父而出家。汉魏间行达郜亭湖时湖神能分风上下。   舟人敬惮。因与同旅三十余。舡奉牲请福神。忽降祝日。吾昔外国。与子俱出家学道。而性多真恚。故堕神报。今见同学。悲欣不可胜言。世高请神出形。神乃出大蟒头。不知尾之长。知世高向之胡语赞呗数番。蟒悲泪如雨。须臾还隐。庙有绢千匹并杂宝物。世高为持去。预章造东寺焉。后人于山西泽中。见一死蟒。   头尾数里。今寻阳郡蛇村是也。故名其高曰蛇冈。蛇之下冈五里。至太平观。太一观之西南二里。又有国泰庵。其西上有莲花峰。十里峰顶有莲花庵。由国泰五里。至报恩庵。由报恩一里。至云际庵。由云际二里。至永清庵。亦名下莲花庵。永清之涧北有牛道人隐居。由永清之西一里。至云溪庵。亦名莲花洞。自太一观至云溪。凡佛老之居八。同在莲花峰下。由云溪二里。亦至庆平观。唐号九天使者。真君庙。南唐升元元年。赐名通玄府。本朝兴国二年。赐今名。录异记云。唐开元十九年八月二十一日。玄宗梦。神仙羽卫千乘万骑集于空中。有一人朱衣金冠乘车。而下谒帝曰。我九天采访巡绰人间。欲于庐山西北置下宫。木石基址素具。但须上力耳。帝即遣中使。诣山西北。有基址。宛然信宿。巨木数千段。自然而至。堂殿廊宇。随类致木。皆得足用。或云。此木九江王所采。拟作宫殿。沈于湓浦。至是浮出。赭垩丹黄。凿庙北地得之。彩饰备足。既而建昌渡。有灵官五百余人。若衣道士服者皆言。诣使者庙。因图像于壁。或曰。明皇始以梦告左右。左右不信。俄有神降于庭。彩云乘足。仪仗符卫甚伟。明皇命吴道子。走笔写之。其所立像。即依仿焉始置。庙记李泚撰。泚自称。蕲州黄梅县东山衡门之下草茅臣。开元二十年。岁次壬申正月乙巳朔二十五日己巳立。其略曰。敕置庙使内供奉将使者真图建立祠庙章醮行道设醮使大弘道观法师张平公使持节江州诸军事守江州刺史独孤祯朝散大夫行长史杨楚王行司马皇父楚玉寻阳县令魏昌同护修奉焉。又有使者祥验记。开元二十年壬申三月八日辛亥。宣义郎行彭泽县尉潘观撰述。祥验之事五略曰。江水泛溢。吹□近山。计木才登。水复旧一也。野竹散材。则连冈距谷。丹纷杂色。则穴出崖生二也。谢土之夜。风云空潜。仙灯远照三也。渡彭蠡湖谒庙者数百人。舟人所得翊日皆纸钱四也。骑从龙虎。刻削驭人。或土或木。入庙成列。忽有汗出其面者五色。其碑岁久讹锼。   治平三年重立。复有张灵官记。灵官名怀。武蔡之稗将。尝有阴功及物。帝命为丰官。庙壁之像五百人。张其一人焉。事详本记。癸酉岁开宝六年上元日。御史丈夫徐铉撰。右内史舍人集。贤学士徐锴书。辞多不载。观门之左有刘越石。至道中。郡守考功员外郎孙迈。始立碣置祠焉。昔匡俗庐于山。有少年屡诣之。自通曰。姓刘名越。家在前山之左。邀俗过之旦日。至山下有石。高二尺许。即予居。可叩之。俗后如约而往至山下。四顾无居室。果惟一石。乃叩之。石为之开。因遇神仙。洞府之事。慧远记云。俗受道于仙人者。盖谓此也。观旁有仙乡亭。下视楼观。俨若洞府。游者皆登焉。太平观之西南五里。有清泰庵。由清泰一里。至广泽院。旧名龙潭。三龙潭在院之东南之山上五里。若岁旱。群县必祷焉。由广泽下山。至太平兴国寺七里。寺前之水曰清溪。溪上上有清溪亭。寺晋武帝太元九年置。旧名东林。唐会昌三年废。大中三年复。皇朝兴国二年。赐今名。法师讳慧远。俗姓贾。雁门楼烦人。师道安于恒山。为安高弟。始住荆州上明寺。后欲之罗浮。道由庐山。居龙泉精舍。去东林十五里而远。既而学侣寝众。同时惠永禅师已居香谷山。请结邻好。刺史桓伊亦所钦仰。乃置寺焉。事具寺碑。开元十九年七月十五日。前陈州刺史李邕撰并书。会昌三年。僧云皋始刻石焉。时裴休为江南西道观察使。张又新为江州刺史。实助成之。裴题其篇末云。览北海词翰想见风釆。张亦作记于碑阴。大中十年四月十三日。沙门玄观请河东裴光远篆额。光远国子监太学博士。初远师欲徙香谷也。山神告梦曰。此处幽静。足以栖神。忽于后夜。雷雨震击。明旦视之。惟素沙匝地。兼有楩栅。文梓良木既作殿。故名神运。牛僧孺大和四年。自武昌还。朝过之。为书其牓神莲□□四字。又有木数尺。南唐元宗题曰神运水。今并存焉。会昌中。寺与林木。   并系户部毁卖。大中兴复。刺史崔黯为捐私钱。以偈施者。搢绅从者数百人。姓名爵里。今刊于名仍藏。当时之疏亦崔之词也。崔又作复寺碑。左散骑常侍柳公权书。流泉臣寺下入虎溪。昔远师送客过此。虎辄号鸣。故名焉。时陶元亮居栗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道合。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今世传三笑图。盖起于此。神莲殿之后。有白莲池。昔谢灵运恃才傲物。。   少所推重。一见远公。肃然心服。乃即寺翻涅槃经。因凿池为后。植白莲池中。   名其台曰翻经台。今白莲亭即其故地。远公与慧永。慧持。昙顺。昙恒。竺道生。慧睿。道敬。道昺。昙诜。白衣。张野。宗炳。刘遗民。张诠。周续之。雷次宗。梵僧佛驮耶舍。十八人者。同修净土之法。因号白莲社。十八贤有传附篇末。池上昔有文殊瑞像阁。今像亡阁废。有文殊殿瑞像者。晋陶侃初为广州刺史。海滨渔人□见夜有光艳。遂网之。得金文殊菩萨之像。旁有志云。昔阿育王所铸。后商人于东海亦获圆光。持以就像。若弥缝焉。侃以送武昌寒溪寺。主者僧珍常往复口。梦寺火。而像屋独有神物围绕。珍驰还寺。果已焚。惟像屋并存。侃移督江州。以像神灵。使人迎以自随。复为风涛所溺。时荆楚为之谣曰。   陶惟剑雄。像以神标。云翔泥宿。邈何遥遥。可以诚致。难以力招。至远公创寺。乃祷于水上。其像复出。始迎置神运殿。后造重阁。以奉香火。故李邕寺记云。育王赎罪。文殊降形。蹈海不沈。驱于陶侃。迫火不热。梦于僧珍。盖谓此也。至会昌毁寺。二僧负像。藏之锦绣谷之峰顶。其后寺复。访之藏处不获。二僧相疑或匿之。俄见圆光瑞色现于空里。故至今游人至峰顶。佛手岩天池有见光相者。寺有晋辇。备虬龙之饰。旧号亘帝辇。故贯休诗云。亘玄旧辇残云湿。耶舍孤坟落照迟。今人题诛谓安帝辇。按晋大亭二年。亘玄篡位废帝。为平固王。   迁于寻阳。及义师之起。玄□奔寻阳。旌旗舆服犹备帝者之义。于是迫平□西上奔窜之际。因留辇东林。旧称亘辇盖有由也。亘安音相近。后人不察而改之耳。   经藏院在寺东庑。经之跋尾有曰。贞元十三年写者。经藏碑。元和七年岁次壬辰九月两辰朔十五日庚午。朝请郎试太常寺协律郎李肇撰。略曰。元和四年。云门僧灵彻。流窜而归栖泊此山。将去言于江南西道观察使武阳公韦公丹。韦之夫人兰陵箫氏卒。尝有服珥之资。买田荆州。收其租入。以奉檀施。至是取之。益以己俸。即洪州抄腾而致之。仍建堂殿。又命浮槎。寺僧义彤以主秘藏。会昌之厄。僧道深窃藏之石室。后寺复。而经出然亡失者过半。僧正言稍补之。大中十二年。武阳之子宙复世廉察。因施钱再作堂宇。仍志其事。故有韦舟韦宙写真。   咸通八年。刺史苗绅有二韦写真赞。绅宙之外孙也。又有一人物色题曰。纪王寺僧曰。其旁旧有具衔。江州刺史德化王杨澈也。文字剥落不□者因粉饰而漫灭之。今寺有下平林口田。皆其□施。故寺僧写真列于二韦之间。以示追奉。案唐史。澈天尝封纪王。天佑十五年。徐知训在杨州。为朱瑾所杀。保大年。追封纪王。则其事迹无接于二林者。盖后人妄加之耳。白公草堂在寺之东北隅。元和十年。公自太子赞善大夫。以言事忤。执政出为州司马。明年作草堂于香炉峰北遗爱寺南。往来游处焉。公自作记。见于本集。后与遗爱寺并废久之。好事者慕公风迹。以东林寺北蓝墙之外作堂焉。五代襄乱。复为兵火野烧之所毁。至道中。   郡守孙考功追建之。然皆非元和故棋也。昔公之游东林也。观经藏中。有远公诸文士倡和集。时诸长老亦请公文集。同藏之。至大和九年。为太子宾客。始以文集六十卷归之。会昌中。致仕复送。后集十卷及香山居士之像。广明中。与远公匡山集。并为淮南高骈所取。吴大和六年。德化王澈常抄腾。以补其阙。后复亡失。今所藏实景德四年诏史馆书校而赐者。匡山集亦二十卷。景福二年尝重写。   明道中。为部使者刑部许申所借。今庐山略记并游石门诗序刊石于寺。皆因集中本云。过草堂半山有二泉出石间。名曰双玉涧。次有上方舍利塔。佛驮跋陀罗禅师之所立也。梵语跋陀罗。汉言觉贤。迦维罗卫国甘露饭王之苗裔也。年十七。   鸠摩罗利度之与同学集业。众皆一月。贤一日览焉。其师叹曰。贤一夫敌三十人。入长安。与鸠摩罗什剖析玄旨。什为之屈。至庐山。与远公同社。先持释迦舍利三粒。自随因葬山预。表以浮图。后宋孝武帝召。赴道场寺。译华严经。唐开元十四年。库部郎中中书舍人江州刺史李讷作禅师记。讷亦自称兀兀禅师。金紫光禄大夫同州刺史上柱国范阳县开国男张廷圭书。开元十七年岁在己巳七月己丑朔十五癸卯建。其旁刻颜鲁公题名百六十字。上方之北有虎跑泉。昔远公与社贤。每游此峰顶。患去水甚远。他日虎辄跑石出泉。次五杉阁。五杉乔茂合抱。   瞰以危阁。南唐西山僧应之尝结庵于五杉之间。保大中。为元宗□遇作五杉集。   行于世。桑门备用之书也。今子□仿□矣。甘露戒坛在寺之东南隅。梁太清中。   袭法师讲金光明经于林间甘露浃木者三日。因于林间作戒坛焉。世传江南有三戒坛。此其一也。常为僧房之菜畦。其僧梦有神。黄金介胄扼其喉。责以秽坛墠事。僧惧甃用塼石存其遗址焉。远公初谥辩觉。升元三年。谥正觉大师。兴国三年。谥圆悟大师。仍名其坟曰凝寂之塔。塔在二林之间。其旁二杉。一在高处。   围二十七尺。一稍在下。围二十尺。远公以晋义熙十二年卒。葬此山。盖当时所植云。乾明寺在凝寂塔之西百余步。旧名西林兴□□□。今额晋慧永禅师之道场也。西林道场碑。隋太常博士渤海欧阳询撰。无书人姓名。然笔势清劲。世传即欧书也。大业十二年岁在丁丑十月戊寅朔十五日壬辰立。略曰。先有昙现比丘。   俗姓竺氏。本伪赵良将。以匡阜灵喦萃止幽栖。及迁神即化藉喦早间有息慈慧永河内繁氏高足称首。异香入室。猛兽驯阶。绍隆主业安禅结宇。晋光禄乡寻阳□范缔建伽蓝。命曰西林。是岁晋太和之二年也。梁□天三年僧恩律师。隋僧智锴法师。大业二年。慧远禅师。七年道□法师。并加增葺。唐永泰元年。颜鲁公与法真律师。跻重阁观。张僧繇画卢舍那佛。梁武帝蹙线绣钵袋。亦题于欧碑之首重阁。大业二年所建。今三者皆亡。永师义熙十年示化。葬涧南香谷之口。兴国三年。亦谥觉寂大师。名其塔曰实智之塔。寺后高处有香谷亭。昔永公在西林。别立茅室于岭上。每欲禅思。即往居焉。室中尝有芬馥之气。因名香谷。后人作亭其上。号香谷亭。以存其故事。其下有水阁院。兴国中锡名隆教。唐贞元二年。齐朗律师之道场也。朗长庆二年十月十六日示寂有碑。唐人郑素乡撰。太和六年岁次壬子三月甲午朔六日己巳立。保大八年。南唐褎国孝定公徐景运重修。藏经亦公所施。皆有跋尾。藏之西壁。南唐人画须菩提自称樵人王翰。是寺也水石之美前有德人。亦东林之亚也。庆历初。当涂僧宗慧大师道真达。浮图七级于隆教院。据香谷之形胜。寺前过通隐桥一里。至林口市。昔竺道生葬焉。盖前世之深林幽谷。承平岁之辟为屋庐。以会商旅坟□在东林犹藏其手泽。其西石磴凡三百级。由上方而下。过滴翠岩。复三休而至聪明泉。聪明泉乃荆州殷仲堪之访远公也。相与谈易于松间。仲堪辩博。远公因指泉曰。君之辩如此泉涌。后世因号聪明泉。昔李卫公匡庐赋云。讲精义于松间。注云。东林寺有松数株尚存。今泉上有屋而无松。盖其故地云。次有佛影台。远公匡山集云。佛影在西方那伽阿罗国南。古仙人石室中。以晋义熙十八年岁在壬子五月一日。因罽宾禅师南国律学道士共立此台。拟像本山因迹以奇诚虽成。由人匠而功无所加。至于岁在星纪赤奋若贞。于太阴之墟九月三日。乃详验别记铭之于石。孟江州怀玉王别驾乔之张常侍野殷晋安隐毛黄门修之宗隐士炳孟散骑孟司马(二人名阙)殷主簿蔚范孝廉悦之王参军□□夜等。咸赋铭赞。远公佛影铭五首载高僧传。刘遗民亦赞白。云图表晖晖影侔袖造功出理谐事非人。运李邕记云。影□西来舍利东化。或塔踊于地。或光属于天。影图者□影也。舍利谓跋陀罗所藏者也。此台寺僧追建焉。是寺也最为庐山之古刹。自唐开元元和以来。迄于保大显德间。文士碑志游人歌咏题名班班有存者。今着其目于后□。远公大中六年。谥辩觉法师。裴休书。其牓观音殿东壁有。大中十一年。宛陵洪锴摹。张僧繇画维摩居士。其余壁画。亦大中广明咸通中所写。虽俗笔。亦近世画工所不能及。法华资圣院牌。僧齐己书。又有明皇铜像。李通玄长者写真。皆前世故物。本朝之改寺名也。徐铉常侍亲篆太平兴国之寺六字。今皆藏焉。昔传寺有远公袈裟。竺道生尘尾扇。梁武帝钵囊。远公袈裟。即颜公所礼。僧伽衣今已腐朽。而有佛驮耶舍二尊者革舄。谢灵运翻经贝名叶五六片。余皆亡矣。李邕碑云。罗什致其澡瓶。   巧穷双口。姚泓奉其雕像。工极五年。事亦具高传。年代浸远。宜无复存者。禅月贯休诗云。庐楞伽画苔漫尽。殷仲堪碑雨滴穿。贯休天佑间人距今一百五十余年。寺僧亦不知。域遂在喧阓之中。康定初。郡守田瑜。俾寺僧改葬于凝寂之左。九江录云。通隐桥南有金师子峰。上有三兰若墓。峰下有索谷塘。今索谷塘犹存。余皆亡。通隐桥之西一里。有匡君庙。寻阳记云。昔汉武帝南巡祠名山。   问庐君何神也。博士对曰。昔匡俗得道于此。乃赐号大明公。唐天宝元年。诏立祠焉。西林之东五里。有黄土庵。其旁又有看经庵。由看经一里。至崇福庵。由崇福庵五里。至香城庵。香城旁有观音庵。次有东庵。由东庵稍下一里。有广济庵。又半里有圣僧喦。由圣僧喦二里。至石盆庵西林之东南五里。至下化成院。   由下化成三里。至护国庵。由护国一里。亦至石盆庵。石盆在山上。非镵石所成。盆中清泉虽旱不竭。石盆之上半里。至保与庵。其旁半里。有大师庵。次上化成院。亦义熙中。远公所立也。祥符中。锡名普照寺。本朝陈尚书恕布衣时游焉。其子恭公秉政。请锡御书度僧。今有陈氏祠堂。有保大中移寺等三碣。好事者刻。白乐天游大林寺诗。并前后序。坎石于屋壁。凡游人在二林。望上化成楼阁隐隐在云霭中。有若图画。自东林径去犹半日之久。既至化成。其僧必讯客曰。翌日上山与否。盖过上化成。山路弥险。中间往往不可假肩舆矣。直上十里。道中过鸡冠石。次四望石。次泻油石。次香炉峰。山南山北。皆有其形圆耸常出云气。改名以象形。李白诗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长川。即谓在山南者也。孟浩然诗云。桂席数千里。好山都未逢。舣舟寻阳郭。始见香炉峰。   即此峰也。东林寺正在其下。过香炉峰。至峰顶院。院傍盘石极平广。下视空阔。无复障蔽。张野山记云。峰顶有大石。可坐数百人。盖谓此也。峰下有藏经喦。即会昌所以藏东林之经也。有南唐广道庵基。峰顶之南十里。有香积庵。过香积。下视五老峰。望落星石在水中。如覆杯。直下山二十里。则山南栖贤之涧。东万寿源也。路极险。人罕由之。予熙宁四年九月。与数道人。饭于峰顶。   由香积路策杖而下。其至栖贤。则日夕矣。峰顶院之前。有辟蛇。行者饮牛池。   远公始居山多蛇虫。行者不知何许人。尝侍远公。善驱蛇。蛇为之尽去。故号辟蛇行者。常耕于峰顶。有辟蛇行者田,塍龙仿□可辨。今无耕者。说者曰。盖山神云,故至今山。虽高深。樵苏弋猎之人。不闻罹虫蛇之毒。山中人言。山有一虎。亦未尝伤人。深蹊土中。但时有行迹。人谓之游山虎。或为游山之客道。此事恐涉讥嫌。亦谓之巡山虎也。由峰顶五里。至大林。今名宝林寺。梁天监二年。刺史箫纲所造。中废。唐初复兴。故有虞世南撰。复寺记古有平云庵。远法师果园废寺基。辟蛇行者葬牛冢。皆在绝顶。而反平广延袤不知其极。昔谢灵运登绝顶望诸峤诗之。积峡忽复启。平涂俄已闭。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正此处也。又白乐天大林寺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且序其诗云。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范阳张持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辨道深道建神照云皋寂然息慈。凡十有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成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天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入。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余与集虚辈叹且曰。   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今垂二百年。寂而无继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韩退之题西林寺。故萧郎中旧堂诗云。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偶到匡山曾住处。几行哀泪落烟霞。注云。公有女为尼。   在江州。今好事者榜其诗。于西林韩集中无萧郎中名。或疑是萧颖士非也。颖士困踬不达。正所谓萧郎中存也。凡峰顶大林之景。白公道之备矣。予尝九月游二林。秋暑未可以却扇。明日至大林。流泉成凝冰矣。又尝三月游焉。桃梨飘零。   牡丹微开。与公所见者略同矣。由宝林一里。至掷笔峰。其峰下临大壑。群峰巀磈不可名状。昔远公制涅槃经疏。于此疏成。故以名其峰。其间一峰名文殊台。   即昔藏文殊像。遂亡之此山间矣。由掷笔。峰一里。至佛手岩。以石为屋。可容百众。旁有流泉因石为渠。岩上巨石偃若指掌。故名佛手。南唐元宗时。有僧行。因住此岩三十年。制华严别论十卷。诏命不赴。由佛手岩三里。至天池院。   一名罗汉池。池在山顶。大旱不为之竭。张景诗曰。若以山形此人骨。此池应合是泥洹。人以为的句也。其西有罗汉把针岩。四祖坐禅石。文殊亭。世传代州五台山文殊所居。人之至者往往见兜罗绵云五色圆光。光中或有菩萨及师子诸相。   此山传有文殊之像。旧矣。近岁自皇佑治平已来。人之所睹不减五台。人之记其所见于此亭者多矣。院南下山一里。有隆禅师塔。名智隆。金州人。南唐保大中。追谥证真禅师。圆智之塔。一名望仙台。又名定心石。凡此者皆可以下视。   空阔万里。新罗岩在其下二里。岩石之间可庇风雨。亦有幽泉。可给烹濯。昔海东僧居焉。故谓新罗岩。其东二里。有十八贤台。平广可坐十余人。十八贤谓自慧远法师已下十八人者。由天池直下山十五里。同名锦绣谷。旧录云。谷中奇花毕草不可殚述。三四月间。红紫匝地。如被锦绣。故以为名。今山间幽房小槛往往种瑞香。太平观东林寺为盛。其花紫而香烈。非群芳之比。始野生深林草莽中。山人闻其香。寻而得之栽培。数年则大茂。今移贸几遍天下。盖出此山云。   谷之水其源出于谷中曰。锦绣源水傍有双龙庵。次广福庵。次尊胜庵。次宝宁庵。宝宁之西前有石门。其源出于石门间。东与锦绣谷之水合。西流五十里。入湓水。由双龙至宝宁四庵。相望皆不百步。同在两涧之间。灵运望石门诗曰。高峰隔半天。长崖断千里。鸡鸣青涧中。猿啸白云里。远公记云。西有石门。其前似双阙。壁立千余仞。而瀑布流焉。又山记云。始入林渡双阙。谓则践其基。登涉十余里。乃出林表回步许。便得重崿。东望香炉。秀绝众流。北眺九江。目流神览。过此转觉道隘。而合力进。复数百步。方造颓岭积石连阜。霜崿。相乘。   然后攀弱条涉峭迳。足怠体疲。仅达孤松。其下有盘石。可坐十人。至松林尚有十四五里。既至乃傍林际憩龟岭。视四岭之内。犹观掌焉。未至松林。又有石悬溜。其下翛然。使人目眩。斯瀑布之源。三流之始。其上有双石临虚。若将坠而未落。傍有盘屋纡回。壁立千仞。翠林被崖。万籁齐响。遗音在岫。若绝而有闻。靖寻所似境穷邃器深其量故也。已上并述石门之胜。今自保宁庵。□涧东行。过小山。俗名新妇岭。三里而近有南北二石柱峰。铁舡峰。悬瀑注其前。为龙潭。天将雨云物未有不出焉。望其上。正十八贤台也。石柱峰下有庵基。近岁为涧水所坏。无居者。盖昔贤所游。取道于此。以登绝顶。今人过石柱峰无至者矣。由保宁庵五里。至福海庵。由福海二里。至祥云庵。祥云晋田晃书堂。今地名。书堂源。前有香象冈。北名阿那冲。内有阿那寺基。旧传山间人时闻钟梵之声。寺隐不见。其旁半里。有罗汉岩。远公山记云。有□夫见人着沙门服。凌虚直上。回身踞鞍。良久□与云气俱灭。此则得道者。亦所谓阿罗寺之类也。山深地灵。圣贤所宅。不为过矣。祥云之上十里上有□□□峰顶有庵。同名云顶。亦庐山之一峰。特□□□也。由祥云八里。至月轮庵。月轮之旁。有灵□□□灵泉七里。至报国庵。由报国一里。东南出官道□甘泉驿。又五里至崇胜禅院。旧名观音圆通道场。始南唐乾德六年置。命东吴僧缘德居之赐号。道济禅师卒。葬于圆通之东峰。今号广福院。去圆通二里。以圆通之壮观甲于山北不减。山南之归宗。而土田上腴。岁入倍之。石渠流水。二百五十余丈。水源有清音亭。然是寺也。独无古今一人题咏碑刻。凡乾德中所赐缘德手诏。四道宋齐丘书简八幅。晋王景遂书百胜军节度使王崇文书。及道济所衣三事衲。并藏于广福。广福以上皆隶江州云。   庐山记卷第一一校了于字莫改本品方木也 庐山记卷第二叙山南篇第三   由圆通二十里。至康王谷景德观。旧名康王观。入谷中溯涧行五里。至龙泉院。又二十里。有水帘。飞泉被岩而下者二三十派。其高不可计。其广七十余尺。陆鸿渐茶经尝第其水为天下第一。旧传。楚康王为秦将王剪所窘。匿于谷中。因隐焉故。号康王谷。观之碑刻皆言其然。考之不是也。楚康王昭以春秋鲁襄公之二十八年。及宋鲁陈郑许之君。送葬于西门之外。诸侯之大夫皆至于墓。   时楚方强。去王剪虏负刍灭楚者。凡三百二十六年。其间不容复有康王也。国亡而自匿于山谷。或康王之子孙。未可知也。旧观基在谷中。梁大同二年。道士张法施所建。隋开皇十年。道士丁玄真能摄伏鬼神。迁铜马庙于谷内。而建今观焉。康王观之西半里。有大明庵。由大明庵至毗卢庵长兴庵。皆二里。康王观之南五里。又有干寿庵。由干寿二里。至仁王院。由仁王至净慧院七里。自康王观由官道十五里。亦至净慧禅院。净慧旧名黄龙灵汤院。有汤泉。四时沸腾。为丹黄之臭。须臾熟生物。病疮人浴之有愈者。黄龙山在灵汤之南。亦庐山之别峰也。其南十里。亦有清霞观。灵汤之东二里。道傍有谢康乐经台。又三里过栗里源。有陶令醉石。陶令名潜。字元亮。或曰。字渊明。义熙三年。为彭泽令曰。   吾安能为五斗米。折腰于乡里小儿。乃弃去。赋归去来。晋书南史有传。所居栗里两山间有大石。仰视悬瀑。平广可坐十余人。元亮自放以酒。故名醉石。自栗里三里。至承天归宗禅院。晋咸康六年。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王羲之。置以处梵僧那连耶舍尊者一名达摩多罗故。有右军墨池。至唐宝历初。僧智常居焉。始大兴禅刹。智常大历中。得法于江西道一禅师。道一姓马。僧史谓之马祖。智常之目重瞳。以毒药自按摩之。使目眦俱赤。世号赤眼归宗。江州刺史李勃。与常问答语。在景德传灯录。土木之盛山南为冠。金轮峰上霄峰正居其后。左右盘礴。面势平远。昔人卜其基曰。是山有翔鸾展翼之势。院东之水故名鸾溪。溪上有桥。   溪西石渠流泉二百余丈。因水为磴。瀹圃栽蔬。规摹气象皆有可观者。金轮之峰左右有石镜。隐现无时。光润如鉴。熙宁五年夏。有客游归宗。归谓予言。今日在寺门上。见金轮峰石镜。寺僧言。有居数年未之见者。上霄峰杰然最高。即始皇登之。谓其与霄汉相接。因名焉。陈太仆卿刘删诗曰。秦始瞰宇宙。汉帝上旌旃盖谓此也。世传。峰半如有石室。中有文字。云是夏禹所刻。其字大如掌。文皆隐起。外有石屏蔽之。自上悬缒方到。春夏泉流不可辨。秋冬方分明。昔有好事者。往摹之仅百余言。今人无复至者。艑底池亦在上霄峰后。寻阳记云。吴猛乘舟。龙负而行。猛戒舟人闭目。舟人闻曳触林木之声。惧而窃窥。龙遂委其舡山预。旧传故老真见山顶犹有败艑。栖贤之东后有橹断源。亦因猛得名。岁月已久。莫可考验矣。寻阳记又云。山有三石梁。长数丈。广不盈尺。杳然无底。吴猛与弟子缘石梁而度。见金阙玉房。地皆五色文。石如翚卵。并有棋树。皆高丈余。轻风时度。闻钟磬之声。见一老人。坐桂树下。玉杯盛甘露浆授猛。又逢数人。宛若旧识。仍设玉膏。猛弟子辄窃一宝器。欲来示世人。须臾云雾晦冥。梁化如指。猛令送还。乃手引诸徒。闭目而返。刘删诗故云。危梁耿大壑。瀑布曳中天。李白诗亦云。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神仙之事固莫知其处也。归宗之傍西行百余步。有祥符观。旧名灵溪。九江录云。齐永明元年。道士宋文超。依庐山南麓而创焉。观记云。玉笥山记云。秦乱名宦者十有三人。弃官学道。经于庐山。内武士三人。曰唐建威李德殳宋云刀。欲遂栖焉。余十人曰。   不然。初志归于群玉洞府。岂可中道而废。言讫未行。一夕雷电奄。至庵舍左右。化成二溪。溪中盘石上有玉简天篆。曰神化灵溪。金简标题。真人受旨。玉洞潜栖。十人者莫知所终。三武士遂栖于溪侧。汉武帝时。赐名灵溪观。南唐齐王景达。重修功未就而薨。其贤顺妃实成其志。是碑也。文林郎试秘书省正字掌宫宅表奏。宋涣奉命撰。开宝五年太岁壬申八月戊子朔六日树。故屋壁间有写真。题曰。守太师尚书令齐王食邑一万户。实封三千户。李达谥昭孝。册封太弟。太岁癸酉二月丙戌二十四日己酉写。由灵溪一里。至香泉院。吴大和六年。   僧惠珍置次上塔次下塔。皆百步相望。香泉云者。以流水过董奉之杏林故。名二塔。即归宗之方坟也。由下塔五里。至隆教院。在般若峰顶。旧名般若后。隆教之傍有石门庵。次布水庵。次觉性庵。一名崔师台。皆不远百步。觉性之上百余步。有重岩庵。过重岩三里。至谢景先草堂。景先以医技游公卿之门。丞相韩魏公。及台阁名士。往往赠之诗。自云所居即杏林之故地。杏林在山北。事具太一观。由谢氏草堂三里。至灵栖院。一峰在其上百余步卓然特立。亦名紫霄峰。峰顶有铁浮图九级。记云。刘瑗序云。周显德中。有祥光现于其地。人咸异之。阙下十二尺。得古记云。赤乌二年。有天竺沙门。以释迦佛舍利葬焉。案高僧传。   吴赤乌十年丁卯岁。沙门康僧会初至建邺。时吴国初见沙门容服非常。有司奏。   应捡察。权即召会诘曰。佛有何灵。会曰。如来迁迹已越千年。遗骨舍利神应无方。权以为诞谓曰。若得舍利。当为造塔。乃洁净室。以铜瓶加凡礼请。至三七日。忽闻瓶中枪然有声。果得舍利。举朝集观。五色照耀。权复以烈火试之不焚。击之入铁不碎。权大嗟伏。即为造塔。以始有佛宇故。号建初。则其前八年未有葬舍利者明矣。世俗茍欲张大其事。因失其实。多此类也。景德中。始易浮图以铁。皇佑二年重修。晋咸康中。梵僧耶舍卒亦坟于灵栖。灵栖之下八里。有三将军庙。去归宗一里。即谓秦武士唐建威已下三人者。乡人岁祠焉。由灵栖至重云庵四里。次万岁庵。次天宫庵皆相去百步。由天宫至余峰庵一里。余峰之傍上山二十里。至白云峰。上有洞穴。大石如床。洞中流泉。其地可耕。今无居者。山中行人望悬瀑。直下数百尺。皆知其出于白云洞也。由余峰二里。至先天观。旧名崇善。梁大同二年。鄱阳太守杨友江置。保大初。女真杨保宗重修。锡名真风。有保大五年岁次丁未八月壬午朔二十八日己酉。朝议郎尚书虞部员外郎武骑尉赐绯鱼袋韩熙载奉敕撰记。略曰。六宫之中。竞施服玩珠珍彩绣。计逾千万。碑阴刻当时嫔御姓氏十余人。其西北半里。有柳大卿名宏。建阳人。官于江东。乐此真境。因作室焉。由先天至太虚简寂观二里。宋陆先生之隐居也。先生名修静。吴兴东迁人。元嘉末因市药京邑。文帝素钦其风。作停霞宝辇。使左仆射徐湛宣旨留之。先生固辞。遂游江汉。后帝有大和之难。人咸异之。大明五年。始置馆庐山。泰始三年。明帝复加诏命。仍使刺史王景文敦劝。屡辞不获。   乃至阙设崇虚馆通仙堂。以待之。仍会儒释之士。讲道于庄严佛寺久之。永徽初。启求还山。不许。五年三月二日。即化。肤色如生。清香不绝。后三日。庐山诸徒咸见先生霓旌纷然来止。须臾不知所在。先生之去也。常衣布囊。至是布囊挂于岩树。今西涧一峰名布囊岩。赐谥简寂先生。始以故居为简寂观。唐太极元年二月七日。敕醮于观。有黑龙群鹤之异。降诏褒异。仍付史馆。辞多不载。   观在白云峰之下。其间一峰独出而秀卓者。曰紫霄峰。故张祜诗曰。紫霄峰下草堂仙。千载空遗石磬悬。其北又有屏风山。丹崖紫壁。萦绕盘礴。实山南之甲观。其前一里。有鸡笼山。高百余丈。峰傍有石。远望之若鸡。一青一赤。寻阳记曰。鸡笼山下有涧水。常深一尺。泉涌如潮。晷刻不差。朔望尤大。其俗呼为潮泉。今芜没无知者。观门之上有朝真阁。殿前有先生醮石。高六七尺。方广丈余。其向干亥。亦名礼斗石。殿之后有道藏石刻目录。列于四壁。藏中铜天尊像。耆旧云。是像也。本归宗寺之佛。会昌之毁寺也。为道士所得。寺虽复而不还。故其像衣沙门服。而加冠焉。闻者晒之。次有先生石磬。其声清越。祠堂之西有白云楼。观之在梁也。名简寂馆。司徒右长史太子仆建昌县开国侯吴兴沈璇撰记。天监十四年十一月立。至唐宝应中。道士吴筠又作先生碑。上元二年岁次辛丑九月十三日建。二碑并保大中重立。是观也颇存陈隋至唐已来人题咏。西涧悬瀑落于庑前。韦应物之为刺史也。游其下。故其诗卒章曰。旷岁怀兹赏。行春始重寻。聊将横吹笛。一写山水音。其北别有瀑水。下与西涧合。白云楼坐见此二瀑。苦竹亘生于山谷。春笋初出。其味甘美。俗传庐山诗云。简寂观中甜苦笋。归宗寺里淡碱齑。言皆珍快也。观门外有先生炼丹井。次有连理树。其干合抱。其根盘罩于巨石之上。涧中有许坚□衣石。坚江南野人有道术。亦善吟咏。卒于金陵逆旅。已而人有遇者。尝好浣衣曝此石上。由简寂至栖隐观五里。   古名栖隐洞。旧传。梁昭明太子书堂也。保大中。道士谭紫霄。来自闽中。赐号金门羽客。始立观于此。谭之在闽中。号洞玄天师贞一先生。栖隐之东五里。有古灵庵。由古灵至开先禅院十里。旧传。梁昭明太子之居栖隐也。又筑招隐室于此。南唐元宗居藩邸时为书堂。即位后保大年始为伽蓝。号开先。凭延已记碣见存。本朝兴国二年。赐名华藏。鹤鸣峰在其后。元宗之徙南都也。至此院赏恋久之。故有烈祖元宗后主之画像。及元宗之旧榻。藏焉至今。开先栖贤归宗圆通四院之僧。皆以三忌日营斋。以怀之。由官道过涧桥。上有四会亭。次榻梅亭。当寺门有招隐桥。桥下有石井。曰招隐泉。在陆羽茶经第六品。招隐皆古名也。元宗始作桥焉。瀑布在其西。山南山北有瀑布者。无虑十余处。故贯休题庐山云。   小瀑便高三百尺。短松多是一千年。唯此水着于前世。唐徐凝诗云。今古常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李白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半天。即此水也。香炉峰与双剑峰相连属在瀑水之傍。迁莺谷在其东北。水源在山顶。人未有穷之者。或曰。西入康王谷。为水帘。东为开先之瀑布。院东大悲亭及诸堂榭。   往往隐几见之。涧中之石或含云母。可坐可卧。可漱可濯。涧上有石桥。桥上有漱玉亭。此山南之绝致也。院前过溪西一里。有石碑庵。大石在山脊。天然如大碣坚矿。不可镵刻。由石碑上山七里。至永泰院。其上有黄石岩。九江录云。古招隐寺在黄石岩下。此其是也。永泰之上。有道人庵。次圣僧岩。次善才岩。次罗汉岩。四庵岩相去在五里之间。瀑流之所过也。又五里皆登绝险。乃至黄石岩。俗传黄石公所居非也。其崖壁皆黄色。视前三岩。特平广可容百余人。永泰之前。有文殊台。与香炉双剑峰相为高下。瀑布前在山下。皆仰而望之。固为雄伟。至文殊台。则平视之。然后知轰雷飞练皆赋象之不足也。开先之东半山别有小瀑。飘洒亦不下百余尺。名曰马尾泉。言其小不得同名为瀑也。由开先至万杉院二里。本朝景德二年始建。旧有古石崖。先是僧曰太超。即山植杉万本。有为之言于朝者。乃赐钱建院。仍锡土田佛像供器。及其成也。仁宗锡御篆牓其殿。   曰金仙宝殿。内翰钱易书其门榜。有仁庙御容章懿明肃之写真及锦衾褥销金服数事藏焉。皆当时所赐。太超亦号广智大师。是院旧名庆云。天圣中敕改今额。直集贤院徐奭记碣尚存。院后有流泉。泉畔有滴翠亭。游者必久之。万杉之东南三里。有凌云庵。旧名凌云书堂。九江录云。刘轲书堂在凌云峰下。早年居此。廉使裴公美其才。荐之上第为史官。着撰颇传于世。自韩吏部以下皆推之。又有薛谏议书堂。即刘弇侍御旧居。会昌中。薛自南海书记满秩。亲经营之。坐见二瀑布。泉石松竹特为旷绝。郡守行春。及游人多过之。薛谏议未见名。与二刘唐史皆无传。轲元和十四年。进士登第。太和初。历监察御史。四年转殿中。开成中。迁秘书丞史馆修撰学士。出为洺州刺史。二林碑志多其手笔焉。所谓凌云庵盖刘薛之故基也。或曰。何乾曜侍郎始以书堂为僧居。乾曜亦未详其世系。今有坟在迁莺谷。由万杉至真教院三里。旧名云峰。前所谓古石崖在其后。巉若屏障。由真教至景德院三里。旧名高遥。由景德至李徵古书堂一里。徵古保大中仕至枢密左右副使。坐宋齐丘党与赐自尽。由李氏书堂之上四里。有香积院。香积院在五乳峰下。由香积二里。至俱胝庵。俱胝之傍有观音庵。次半里许有齐云庵。由齐云三里。至卧龙庵。凡庐山之所以着于天下。盖有开先之瀑布。见于徐凝李白之诗。康王之水见于陆羽之茶经。至于幽深险绝。皆有水石之美也。此庵之西苍崖四立。怒瀑中泻。大壑渊深。凛然可畏。有黄石数丈。隐映连属。在激浪中。视者眩转。若欲蜿蜒飞舞。故名卧龙。此山水之特胜处也。卧龙之下五里。有青莲院。旧名白云庵。南唐僧冲照号慧悟禅师。汤悦作写真赞。徐铉篆石刻存焉。青莲之傍有灵峰庵。旧名下偃台兰若。由灵峰五里。至道林庵。道林之傍。有禅静院。旧名中兴庵。禅静于诸庵独无流泉。凿井而饮。无土田卖活血丹以养。然堂宇亦特为完洁。次有宝庆庵。次有净隐院。旧名宝峰庵。双涧出其中。春雨盛时。漱湍号怒。亦水石佳处。西涧有刘居士庵。居士名涣。字凝之。   筠州人。天圣八年。擢进士第居官。有直气不屑。辄弃去。卜居星渚。尝乘黄犊往来山中。尤爱此涧。于是山僧结茅。以待之。由道林至宝峰。三院相去皆一里。至祖教院。旧名上偃台。其南有盘龙庵西源庵。后有宝轮庵。皆不远百步。   由宝林至稠木庵三里。稠木至幽邃庵一里。由幽邃至赤眼禅师塔一里。禅师即所谓赤眼归宗卒。葬此山之石人峰下。以石为像。凛然如生。建隆二年。谥至觉禅师妙相之塔。由塔院至栖贤禅院十里。其间三里乔林繁阴。上蔽烈日。行者过之。必爱而休。道傍过栖贤蔬圃。畦陇广斥亦有可观者。凡自五乳峰下香积院至此十有八处。同在栖贤涧之西。耆旧谓之栖贤涧西诸庵岩。栖贤院石人峰在其北。今名宝觉。兴国中所赐。始南齐永明七年。证议参军张希奏。置寺于寻阳西南二十里。唐宝历初。刺史李渤徙置是山。以僧智常居之。智常学者数百人。春夏居栖贤。秋冬居归宗。会昌中。废寺。景福中僧怀佑复兴焉。号栖贤报国禅院。乾宁中号护国栖贤寺。其牓催勘使将仕郎守太子通事舍人钟匡时书。匡时时年十六。故今人爱而藏之。历南唐保大中。寺益大振。存当时制书。犹十余本。   其间一道。乾宁元年七月。赐栖贤寺额。署礼部侍郎平章事郑。至尚父守侍中兼中书令使官。凡三十三人。又一道。乾宁四年十一月。赐怀佑塔。名传灯之塔。   仍号玄悟大师。其敕书署中书侍郎平章事崔。至太师兼中书令使官。凡三十二人。时江西观察使钟传奉行焉。建隆初。元宗之徙南都也。游览久之。故有驻鸾亭。或云。涧傍石上有元宗刻石。今沦没不可复见。三峡涧出寺左。其源甚远。   涧中有龙湫三四。莫知其极。方暑雨之荐至也。山之众壑同下轰。若雷霆。涧石大小无虑万计。悉填湫中。今古不见小塞。疑下通于海矣。其傍建龙祠。岁旱则祷焉。祥符中。闽僧文秀造石梁其上。其袤六十尺。覆以广厦。最为山中之雄观。傍涧有陆羽井。次寒泉亭。次玉渊亭。亭下龙湫。或有虫鱼出焉。人以神物畏之。僧堂之西。有罗汉岩宝陀岩。其南百余步。有白云庵。院之后有爱堂。游者必憩焉。栖贤之前十里。有罗汉禅院。罗汉岩在其北一里。本朝咸平三年。广济大师法坚始创焉。朝廷仍锡田。以养其徒。名曰圣惠庄。祥符三年。祖印大师僧行林继之。始植松覆官道十里。以达军壁。文公杨大年作栽松记。有鼓甚大。   在法堂上。其围二十有三尺。击之声动山谷。亦鼓之出类者也。院西之水曰玉涧。东入彭蠡湖十里。涧北祖印葬焉。故相张士逊有塔铭。罗汉之东五里。有折桂院庄。又五里至白鹿洞。贞元中。李渤字浚之。与仲兄偕隐居焉。后徙少室。   以右拾遗召不拜。即韩文公诗所谓少室山人者。大和间仕至太子宾客。先是宝历中。尝为江州刺史。乃即洞创台榭。环以流水。杂植花木。为一时之胜。刘梦得(禹锡)登清辉馆诗云。寻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引来。南望庐山千万仞。   共夸新出栋梁材。清辉馆在江州。亦渤所创。故禹锡美之。南唐升元中。因洞建学馆。置田以给诸生。学者大集。以国子监九经李善道为洞主。以主教授保大中。以田锡徵士史虚白。虚白北海人避地庐山。韩熙载荐其可用。元宗召至便殿。访以国事辞曰。渔钓之人安知邦国大计。又醉溺殿上元宗曰。真处士也。因赐田遣归。仍免其租。虚白死。子孙困于租入。不能有其田。遂易他主矣。咸平五年。敕重修。仍塑宣圣十哲之像。今鞠为茂草。由白鹿洞三里。至承天观。旧名白鹤观。九江录云。唐弘道元年十二月初奉敕置。在寻阳城下。神龙二年六月三日。敕置龙兴观。因移山中。易名龙兴。大历中。道士刘玄和何子玉居焉。张弘道门灵验记云。刘玄和地仙也。尝为郡守李承薛弁。章奏皆有天曹批报。事悉符验。观之东北山上有木瓜岩。刘玄和始居岩中。尝植之。至今余^8□犹有存者。观中有大杉。其高百余尺。围二十尺。亦当时所植。熙宁五年。朝廷作中太一宫于京师。诏求幡竿木一百二十尺之长者。天下差官行山林。此杉几伐焉。由承天观之西至栖贤院。亦才五里。游者往往过从焉。栖贤院东傍涧行半里。至净住院旧名登云庵。由净住过涧至广寿院二里而近。旧名资圣太玄。峰在其前其傍百余步。有金师台。昔东海僧道邈。姓金故名金师后。由广寿入万寿源。至万寿院二里。由万寿复出。南行三里。至楞伽院。旧名下白石。其山号橹断源。楞伽院有李氏山房。李名常。字公择。少时兄弟读书山中。既去寺僧虚其室不居。因藏书室中几万卷。苏子瞻轼作山房藏书记。今刻石留壁间。由楞伽东上山三里。   至证道院。旧名上白石。由证道三里。至太平兴国院。旧名卧云庵。有峰在其后。亦名香炉峰。前有经阁。所藏之经。朝廷祥符二年敕印经院赐焉。由太平一里。至上五峰香林院。中道过幽涧。潺湲清浅。特可狎玩。由香林五里。至净居院。旧名上庵。由净居五里。至下五峰延福院。有南唐所赐达观禅师智筠手制三十道。三道元宗所署。余皆后主。智筠河中人。保大中住栖贤院。开宝中诏住清凉寺。后归五峰。初号幽栖院。后名栖玄兰若。祥符元年。改延福。由延福三里。至竹林院。由竹林二里。至福源庵。旧名灵源。由福源半里。至石泉庵。由石泉二里。上凌霄岩明真院。凡自净住至明真十有三处。水石无不佳者。唯明真岩石玲珑。或欹或立。有洞府之状。坐大石上。对五老峰。如宾客。此亦山之最胜处也。由明真复下山五里。至净妙院。旧名德政庵。古名青牛谷。九江录云。   昔有道士洪志。乘青牛得道于此。坛场犹存。唐人杨衡宿青牛谷诗云。随云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可邻夜久月明中。唯有坛边一枝竹。盖亦古之名迹。   今为耕陇矣。由净妙一里。至云后庵。庵台有石崖。崖上有流泉。由云台履小径三里。至圣果院。旧名净明庵。圣果之前有解空院。旧名吉祥庵。凡德政净明吉祥三庵。视诸僧居。俱为完洁。解空之西北百步。有谷源庵。庵之前路左叠石。   虽非峻卓。固自奇伟。庵后幽泉涓涓不竭。不必湍激而后可爱也。谷源东北行二里。至证寂院。旧名折桂庵。唐相李逢吉。旧依李渤学于此山。逢吉去而为僧居。故名折桂。逢吉字虚舟。长庆宝历间。附郑注王守澄。仕至宰相。唐书有传。庵僧因逢吉家集中记录刊于石。辞多舛误其山名幡竿源。山上有南唐惠济禅师石坟。由证寂半里。至华严院。由华严东北行三里。至永福院。旧名龙云。道中望五老峰。历历可数。高下为十余峰矣。中有师子峰。状若刻削。云物隐映。   尤所肖似。庵之后颇有乱石。西北直上有鹰嘴峰。亦在五老峰之间也。盖起净住至永福院凡二十有一。同在栖贤之涧东。耆旧谓之涧东诸庵岩云。由永福下山入大富庄八里。由大富庄东北行至慧日禅院十里。院在官道西。下官道傍涧而行。   两山挟涧重复者五里。宛若洞府。旧名仙居洞。院记云。唐乾宁中。僧如义始结庵舍。吴大和初。僧惠从乃大构禅刹。时杨澈刺江州。颇捐信施。仍亲篆仙居永安禅院之牓。题曰。吴大和五年岁次癸巳正月戊寅朔。奉化军节度使江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尉中书令使持节江州兼军事江州刺史上柱国德化王食邑三千户杨澈篆。本朝祥符二年。改今额。而僧宝其故篆焉。昔如义之居山也。朱朴尝依以隶业。乾宁中。有道士许岩士。出入禁中。为奸利。朴附之因荐。朴有经济才。昭宗召见。对以经义。甚悦。即日自国子博士。拜谏议大夫平章事。议论迂阔。动为笑端。数月岩士事败。俱为韩建所杀。故今谓之朱朴书堂。道傍有睡龙潭。次白龟池。次文殊台。出白石英。堪入药品。中或有五色光。俗因谓之菩萨石。次罗汉台。次观音泉。乃至慧日院。五峦峰在其前。五峦峰之下有大雄庵。   去慧日三里。山势环耸屹若城壁。亦别一奥处也。内翰钱易记云。贞观二年。梵僧寻山。爱其深远有若大雄演法之地。故名大雄。大和中。宣宗避难。与僧志闲尝居焉。复出官道行田间七里。至佛殿庵。仅同田舍。佛殿一里。至兴福庵。复为完洁。由兴福三里。至智林院。旧名慈云。其前有瑞云岩。若崩云。紫翠欲堕于地。马祖大师尝居焉。有马祖岩马祖泉。其北至吴章岭三里。过岭则江州界也。慧日之西南十里。至大城庵。山势如城郭。故名大城。其北一里。过张家山。山间数百家皆张姓。张山之西三里。至延真观。旧曰昭德观。治平三年。赐今名。唐贞元中。李女真所创。女真名腾空。宰相李林甫之女。李太白送李女真归庐山诗曰。羡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素手掬秋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玉鞭。柳浑自江州刺史入朝。会昭德皇后薨。因言咏真洞蔡寻真并腾空所居可锡观名以伸追奉。德宗因以寻其名咏真洞。而是观也。以昭德之谥名之。近世好事。以太白送女真归山诗。并送内寻腾空诗。刊石于祠壁。昭德之前西一里。有东登云庵。林深水远。亦山之一佳处。栖贤涧东亦有登云庵。故此以东别之。昭德源在观北。源上有凌云峰。峰下有净慧院。去昭德观一里。唐名永昌院。祥符中改今名。院记云。秦弘始中。德安上人自西凉来居焉。光化中。希奉上人重修。江州刺史成纪侯李奉宗奏为永昌院。天佑五年戊辰岁。僧齐已撰。   昭德之西出官道二十里。至寻真冲虚观。古名咏真洞。道书真诰述三十六洞天。   咏真洞天第八七十二福地。庐山为元辰福地。是观也即咏真洞天。五老峰正在其后。唐贞元年。女真蔡寻真居之。因以为名。观后有白龙潭。悬瀑注焉。旧史云。汉武帝过九江。筑羽章馆。于屏风叠下。临相思涧。今五老之一峰叠石如屏障焉。盖其故地。今潭上有渌净亭。寻真之下西南二里。有普觉院。旧名长庆。   由普觉西还十里。亦至罗汉禅院。罗汉之南五里。至圣惠庄。即咸平中。所赐广济者。广济卒亦葬焉。庄之南二里。有大冲庵。盖自南康军之东北出寻阳门一里。则有东庵院。院中有重湖阁。南望杨栏左里。北临宫亭湖。湖上宫亭神庙寰宇记云。周武王十五年置。其神能分风擘流。行旅过之。必敬祀而后得去。故曹毗诗云。分风为二。擘流成两。于宝搜神记云。昔吴郡太守张公直。自守徵还道由庐山。子女观祠。婢指女戏妃像。其妻夜梦致聘。怖而遽发。中流舡不行。合舡惊惧曰。爱一女而合门受祸耶。公直不忍。遂令妻下女于江。其妻布席水上以其亡兄女代之。公直知下兄女。怒妻曰。吾何面于当世也。复下己女于水中。将度遥见二女于岸侧。傍有一吏曰。吾庐君主簿敬君之义。悉还二女。寻阳记云。   为安世高所度。其神乃化形说具蛇冈。至今舟人往来犹祷焉。神林湾在湖之西北。又自军南出福星门。则落星石在彭蠡湖水中。石上有落星寺。王僧辩陈武帝破侯景于落星湾。即其地也。其西有钓鱼台。南有流清庵。亦在水傍。落星湾泛舟过钓鱼台一里。至明心院。旧名翠微庵。由明心至楞伽庵五里。楞伽至善才庵五里。善才三里至凌云庵。凌云三里亦至万杉禅院。明心之东南五里。又至东古山法轮院。法轮北至万杉院亦十里。又有西古山。山有兴善院。在归宗之东十里。其东三十里。抵南康军。所谓东西古山非庐山也。然草木闲野亦自可爱。善才屋宇爽垲。楞伽有流水在其后。自南康军入山过楞伽。则无不潺湲者矣。凡自军西出建昌门一里。傍官道有承天院。院依隆阜。上有松峰亭。今名草堂。过此则去游开先矣。自军北出五老门半里过望云亭。五里过圣惠庄。又五里过罗汉院。则去游栖贤矣。   右自宝严之南云庆至于圆通。同隶江州。谓之山北。老子之宇二。同名观。   佛之宇五十有五。或曰寺曰院。曰庵岩曰兰若。其实皆僧居也。由康王观至于慧日之北慈云。同隶南康。谓之山南。老子之宇九。佛之宇九十有三。余始游庐山。问山中塔庙兴废及水石之名。无能为予言者。虽言之。往往袭谬失实。因取九江图经前人杂录。稽诸本史。或亲至其处。考验铭志。参订耆老。作庐山记。   其湮泐芜没不可复知者则阙疑焉。凡唐以前碑记因其有岁月甲子爵里之祥故并录之。庶或有补史氏云。 庐山记卷第三山行易览第四   江州出德化门五里。至延寿院(旧名罗汉坛)延寿院五里。至石塘桥周郎中溓溪。溓溪东南十里。至宝严禅院(旧名双溪)西南十里。至祥符观(旧名太一)宝严之南三里。又有云庆庵。云庆一里。至宝积庵。宝严之西七里。又有庵岩庄。庵岩庄一里。至禅智院(旧名浮居)禅智五里。亦至祥符观。观之北五里。至龙泉庵。龙泉十里。至妙智院(旧名行春亭)妙智五里。至蛇冈。蛇冈之下五里。至太平观(旧名通玄府)祥符观之西南二里。又有国泰庵。庵西上莲华峰顶十五里。至莲华庵。国泰之南五里。至报恩庵。报恩一里。至云际庵。云际一里。至永清庵(一名下莲华庵)其傍有道人隐居。永清之西一里。至云溪淹(一名下莲华洞)云溪一里。亦至太平观。观之西五里。至东林太平兴国寺。观之西南五里。又有清泰庵。清泰一里。至广泽院(旧名龙潭庵)其上五里。至三龙潭。广泽七里。亦至东林。东林之西百余步。至远公塔。塔西百余步。至西林乾明寺。西林之东五里。至黄土庵。其傍有看经庵。看经一里。至崇福庵。崇福五里。至香城庵。其傍有观音庵东庵。东庵之下一里。至广济庵。广济半里。至圣僧岩。圣僧岩二里。至石盆庵。西林之东南五里。又有下化成院。下化成三里。至护国。庵护国一里。亦至石盆庵。石盆之上半里。至保兴庵。保兴半里。   至上化成普照寺。其傍有大师庵。上化成之上十里。过香炉峰。至峰顶庵。峰顶之南十里。有香积庵。有路下山南栖贤涧东之万寿源二十里而险。峰顶之西五里。至宝林寺(旧名大林)宝林一里。至掷笔峰。又一里。至佛手岩。佛手岩二里。至天池院。院之南一里。至隆禅师塔。塔之下二里。至新罗庵。庵之东二里。至十八贤1。由天池下山十五里。同名锦绣谷。山下之水一出锦绣谷。一出石门谷。合流入湓江。两水之上有双龙庵广福庵尊胜庵保宁庵。四庵相望皆不百步。石门涧在保宁庵前。涧中五里。有石柱峰铁舡峰。峰下有二道人庵。保宁之南五里。至福海庵。福海二里。至祥云庵。祥云之上十里。至云顶峰。峰顶有云顶庵。祥云之南八里。至月轮庵。其傍有灵泉庵。灵泉七里。至报国庵。报国五里。至圆通崇胜禅院。其侧有广福院。圆通二十里。至康王景德观。自圆通已上皆隶江州。由康王观之北入谷中五里。至龙泉院。又二十里。至水帘。观之南百步。至毗卢庵。毗卢二里。至大明庵。大明二里至长兴庵。其傍又有仁王院。仁王二里。至干寿院。干寿七里。至灵汤净慧禅院。净慧之南十里。又有清霞观。   净慧之东二里。过康乐经1又三里。至陶公醉石。醉石复出官道三里。至归宗承天禅院。归宗之西百步。至灵溪祥符观。祥符一里。至香泉院。次上塔次下塔。   皆相去百余步。下塔五里。至般若后隆教院。其傍有石门庵。次布水庵。次觉性庵(一名崔师1)次重岩庵。皆相去百余步。重岩三里。至谢山人草堂。草堂三里。至灵栖院。灵栖之上百步。至紫霄峰顶舍利塔。灵栖之下八里。至三将军洞。三将军洞之下入归宗亦一里。灵栖之东四里。至重云庵。次万岁庵。次天宫庵。皆相去百余步。天宫一里。至余峰庵。余峰之上二十里。至白云洞。余峰之下二里。至先天观(旧名真风)其傍有柳大卿草堂。先天二里。至太虚简寂观。   简寂五里。至栖隐观。栖隐之东五里。至古灵庵。古灵十里。至开先禅院。开先之南一里。至石碑庵。石碑之上七里。至黄石岩永泰院。永泰之前半里。至文殊1。永泰之上十里。有道人庵。圣僧岩。善才岩。罗汉岩。黄石岩。开先之东二里。至万杉禅院。万杉之东北三里。至真教院(旧名云峰)真教三里。至景德院(旧名高遥)景德一里。至李徵古书堂。书堂之上四里。至五乳峰香积院。香积二里。至俱胝庵。其傍有观音庵。观音半里。至齐云庵。齐云三里。至卧龙庵。   卧龙之下五里。至青莲院(旧名白云庵)其傍有云峰院(旧名下偃1)云峰五里。至道林院。道林一里至禅静院(旧名中兴)禅静一里。至保庆庵。保庆一里。至净隐院(旧名宝峰)净隐三里。至祖教院(旧名上偃1)其傍有盘龙庵。   西源庵。宝轮庵。皆不百步。宝轮三里。至椆木庵。椆木三里。至幽邃庵。幽邃一里。至赤眼塔。塔东北十里。至栖贤宝觉禅院。南康军出五老门五里。有大冲庵。大冲五里。亦至罗汉禅院。罗汉十里。亦至栖贤院。罗汉之东五里。至折桂僧庄。庄西五里。至白鹿洞李渤书堂。白鹿洞三里。至承天白鹤观。白鹤五里。   亦至栖贤院。栖贤之东半里。至净住院(旧名登云)净住之东二里。至广寿院(旧名资圣)其傍有金师后。广寿之北二里。至万寿院。万寿之南三里。至楞伽院(旧名下白石)楞伽之上三里。至证道院(旧名上白石)证道三里。至太平兴国院。太平一里。至上五峰香林院。香林五里。至净居院(旧名上庵)净居五里。至下五峰延福院。延福三里。至竹林院。竹林二里。至福源庵(旧名灵源)   福源半里。至石泉庵。石泉二里。至凌霄岩明真院。明真之下五里。至净妙院(旧名德政庵)净妙一里。至云1庵。云1三里。至圣果院(旧名净明)其前有解空院(旧名吉祥)解空之西北百步。至谷源庵。谷源之东北二里。至证寂院(旧名析桂)证寂半里。至华严院。华严三里。至永福院(旧名龙云)永福之下八里。至大富庄。大富庄之东北十里。至慧日禅院。慧日三里。至大雄庵。大雄复出官道七里。至佛殿庵。佛殿一里。至兴福庵。兴福三里。至智林院(旧名慈云)智林三里。则上吴章岭。江州界也。慧日之西南十里。至大城庵。大城三里。至延真昭德观。昭德之前一里。至登云庵。其后一里。至净慧院。昭德之西出官道二十里。至寻真冲虚观。寻真二里。至普觉院(旧名长庆)普觉之西十里。还至罗汉禅院。又自南康落星寺泛舟过钓鱼1一里。至明心院(旧名翠□)明心五里。至楞伽院。楞伽五里。至善才庵。善才三里。至凌云庵(旧名凌云书堂)凌云三里。亦至万杉禅院。明心之东南五里。又至东古法轮院。法轮之北十里。亦至万杉。又自南康西南出十五里。至西古兴善院。兴善十里亦至归宗。凡自南康出建昌门。过承天院。则问开先路。出五老门。过望云亭。则问栖贤路云。 ' 十八贤传第五   庐山岂独水石能冠天下。由代有高贤隐居以传。东林寺旧有十八贤传。不知何人所作。文字浅近。以事验诸前史。往往乖谬。读者陋之。使古人风迹用无知者。惜哉。予既作山记。乃因旧本参质晋宋史及高僧传。粗加刊正。或旧所脱略。今无有可考。亦未如之何也。   社主远法师法师讳慧远。姓贾。雁门楼烦人也。幼为书生。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尤善庄老。性度弘伟。年二十一。欲渡江东就范宣子共契嘉遁。中原冠乱。   南路阻塞。时沙门释道安。立寺于太行。弘赞佛法。遂往归之。初闻讲般若经。   豁然大悟。乃叹曰。儒道九流皆糠秕耳。遂与弟慧持投簪落发。委命受业。心既入道。常以大法为己任。慧解夙发。神明英越。安常叹曰。使道流东国。其斯远乎。二十四。便就讲说。常有客闻讲实相义。疑难往复。弥用疑塞。师为引庄子义为比类。惑者大释。于是安之门人独听不废俗书。后随师南游至襄阳。安为朱序所拘。众皆罢去。远乃与弟子数十人适荆州。住上明寺。后欲往罗浮山。太元六年。至寻阳。爱庐阜之间旷。乃立龙泉精舍。久之沙门慧永禅师先居西林。与师有旧。欲邀同止。乃谓刺史桓伊曰。远公弘道。学者日集。贫道所栖。狭不足处。奈何。时又梦山神请曰。此山足以栖神。一夕忽有雷雨。震击诘朝。林麓大辟。唯素沙布地。兼有楩楠文梓良材。桓乃即其地更立房殿。名其殿曰神运。以在永师所居之东故。号东林。即太元十一年岁次丙戌寺成。先有阿育王文殊之像。沈于武昌水中。陶侃不能得。至是飘然轻举迎还神运殿。以修佛事。又因罽宾道人。共作佛影1。皆有神感。事具高僧传。于是谨律之侣绝尘之客。四方不期而至。彭城刘遗民。豫章雷次宗。雁门周续之。南阳宗炳张野张诠等。凡百有二十三人。与师同修净土之社。乃令刘遗民着发愿文。殷仲堪之任荆州也。入山展敬。与师松下谈易。陈郡谢灵运。负才傲物。少所推重。一见肃然心服。为凿东西二池种白莲。求入净社。师以心杂止之。范宁在豫章。师请入社。范不能从。姚兴与法师罗什皆钦风德。远输施遗。桓玄震主。不觉致敬。安帝自江陵还都。辅国何无忌劝师候觐。师称疾不行。帝遣使劳问。凡居山三十年。影迹不至尘俗。每送客以虎溪为界。晋义熙十二年岁次丙辰八月初六日顺寂。春秋八十三。初感疾。散动林下。耆德请饮豉酒米汁。皆不许。又请以密和水为浆。师命律师一人。披寻律文。可否卷未半而终。遗命露骸林下。既而弟子与寻阳官属。   奉葬于西岭。谢灵运铭张野序。唐会昌五年乙丑寺废。大中二年戊辰复。寺之复也。僧正言乞赐旌褒。谥曰辩觉大师。升元三年。改谥正觉。兴国三年。谥圆悟大师。仍名其坟。曰凝寂之塔。有匡山集二十卷。传于世。   彭城刘遗民刘程之字仲思。彭城聚里人。汉楚元王之苗裔也。历晋世至卿相。程之少孤事母。州闾称孝。坟典百家靡不同览。尤好佛理陈郡殷仲堪桓玄等诸贤。莫不崇仰。解褐府参军。程之既慕远公名德。欲白首同社。乃录寻阳柴桑。以为入山之资。岁满弃去。结庐西林。蔽以榛莽。义熙间公侯。复辟之皆不应。后易名遗民。远公社贤推为上客。常贻书关中。与什肇二法师通好。扬搉经论。着念佛三昧诗。道德名实诸词文义之华。一时所挹。凡居山十有二年。自正月感疾。便依念佛三昧。诵阿弥陀佛。至六月初。果见白毫相。次见佛真影。仍摩其顶。更作斋福。愿速尽寿。又请僧读无量寿法华经至二十七日。僧众咸集。遗民曰。今逝矣。予气尽。勿哭以相恼乱。又行香。请众僧。供养释迦文佛。以谢令我知有阿弥陀佛。今日愿必迎接。少顷合掌。西向而逝。命子雍积土为墓。勿用棺椁。当时无不高仰。即义熙六年庚戌终。春秋五十七。   豫章雷次宗雷次宗字仲伦。豫章南昌人。博学尤明诗礼。不就徵辟。入庐山立馆东林僧房之东。与远公同社。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徵。至都立学鸡笼山。置生员百余人。   久之复还庐山。公卿祖道后再徵。筑室钟山西岩下。谓之招隐馆。犹秉操。不入公门。每自华林园东林。入延贤堂。为太子诸王。讲丧服经。元嘉二十五年戊子终。春秋六十三。   雁门周续之周续之字道祖。雁门广武人。后徙豫章建昌。年十二。诣范宁受业。通五经五纬。号十经。同门推为颜子。刘毅命为参军。又辟博士大尉掾。俱不就。后入庐山。预远公净社。又与刘遗民陶渊明。号寻阳三隐。续之不尚峻节。江州刺史每相招请。亦往从之。武帝于东郭外开馆待之。乘舆降幸。问续之礼义。辩析精异。时号为通隐。或问续之。时践王庭何也。续之笑曰。心驰魏阙者。以江湖为桎梏。情致两忘者。市朝亦岩穴耳。以升平元年癸亥终于钟山。春秋六十七。   南阳宗炳宗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人。祖承宜都太守父繇之湘乡令。炳博学善琴书图画。尤精玄言。宋武帝之在荆州也。召为主簿。不起。问其故。答曰。栖丘饮谷。三十余年矣。入庐山筑室。与远公同社。后兄臧为南平太守。逼与俱还。乃于江陵三湖立宅。后辟参军太尉掾。俱不就。乃敕南郡长。给吏役。数致饩赉。   南阳王义季亲至其室。命之角巾布衣引见。不拜。王曰。屈先生以重禄。可乎。   对曰。禄如腐草。衰盛几何。雅好山水。往辄忘归。尝西陟荆巫。南登衡岳。晚年尽图之于室曰。吾老矣。名山不可再睹。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抚琴动操。   欲令众山皆响。元嘉二十四年癸未终。春秋六十九。   南阳张野张野字莱民。南阳宛人也。后徙浔阳柴桑。与陶元亮通婚姻。学兼华竺善属文。州举秀才。南中郎府功曹州治中后徵散骑常侍。俱不就。天资孝友。田宅旧业悉推与弟。一味之甘一庾之粟。共九族分之。衣食躬自菲薄。人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凡所著述传于世万余言。师敬远公。与刘雷同辙。远公卒葬西岭。谢灵运为铭。野序之。称门人焉。义熙十四年戊午终。春秋六十九。   南阳张诠张诠字秀硕。莱民之族人也。情性高逸。酷嗜坟籍。虽耕锄犹带经自乐。朝廷以散骑常侍徵。不赴。庾悦以其家贫。以寻阳令禄之。笑曰。古人正以容膝为安。屈吾志亦何荣乎。竟不就。入庐山。依远公净社。宋景平元年癸亥终。春秋六十五。   西林觉寂大师大师讳慧永。姓繁。河内人也。年十二。事沙门竺昙现。慧悟宿习内外典籍。无不洞达。于佛事中。习禅为乐。先与远师同依道安于恒山。亦约结宇罗浮。永师先止寻阳。即晋太元之初也。刺史陶范挹其道风。宛如夙契。于是留憩庐山。舍宅栖止。师贞素自然。清心克己。言常含笑。语不伤物。又别立一苑室于岭上。每欲禅思。辄往居焉。所居尝有香馥之气。因号香谷。屋中尝有一虎。   人或畏者驱之上山。人去还复驯伏。后远师龙泉学徒渐众。师要同憩香谷。又感神梦之异。桓伊立寺东林。乃号西林焉。镇国将军何无忌作镇寻阳。每至瞻礼尽其诚敬。师专意净土之行。以晋义熙十年甲寅。遇疾绵笃。一日忽起。敛衣合掌。求屣欲起。如有所见。众咸惊问答云。佛来。言终而逝。春秋八十三。山中闻其香不绝者七日。奉全身葬于本寺西二百步。南唐元宗重建塔亭。寻降焚黄。   追谥觉寂大师实智之塔。   东林普济大师竺道生本姓魏。钜鹿人也。寓居彭城。家世士族父广。道生生而颖悟。聪哲若神。其父知非凡器。爱而异之。后从沙门竺法汰出家。遂用竺为氏。既践法门。俊思奇拔。研味句义。触类开解。年十五。便登讲坐。吐纳问答。如贯珠玉年二十。器鉴日深。义熙七年辛亥。初入庐山。幽栖七年。以求其志。常以入道之要。慧解为本。故钻仰群经。斟酌杂义。万里随法。不惮疲苦。乃经长安。罗什受业。关中僧众咸谓神悟。后还都止青霞寺。校阅真俗。研思因果。乃云。善不受报顿悟成佛。性常有论。法身无色论。有无净土缘论等。笼罩旧说。妙有渊旨。而守文之徒嫌嫉纷起。又六卷泥洹经。先至京都。说阿阐提人皆得成佛。于时大本未传。孤明先发独见忤众。于是旧学以为邪说。摈而遣之。师乃正容誓曰。若我所说反于经义者。请于见身示以厉疾。若与实相不相违背。愿舍识之时。踞师子座。言竟拂衣而去。入吴郡虎丘山。旬日之中。学徒数百人。其年夏。雷震于青园佛殿。龙升于天。识者默叹曰。龙既去。生必行矣。师果辞众。   复还庐山。销影岩岫。后涅槃大本至于南京。果称阐提悉有佛性。与前所说若合符契。师既获斯经。寻复讲说。以宋元嘉十一年甲戌冬十月。于庐山精舍法座讲说。大众悚听。法席将毕。忽见尘尾纷然而坠。端坐正容。隐几而逝。颜色不异。宛若入定。道俗嗟骇。京师诸师闻者悉皆忏悔信伏。葬于庐山之阜。王微以生比郭林宗。乃为立传。述其遗德。元宗诏建堂造塔。追谥普济大师法施之塔。   释慧持法师慧持者。远师之弟也。冲然有远量。年十四学读书。一日所记。常敌人之十日。善文史。巧才制。年十八出家。与兄同事道安法师。遍学众经。游丑三藏。   形长八尺。风神俊爽。常蹑革屣。衲衣半胫。始同居东林之净社。庐山徒属往来三千。持为上首。罗什在关中。遥相钦敬。至隆安三年。持欲观瞩峨嵋。振锡岷岫。乃辞远师。入蜀。远师苦留。不可。叹曰。人生爱聚。汝独乐离。持曰。若滞情爱聚者。本不应出家。今既割爱求道。正以西方为期耳。于是怅然而别。过荆州。殷仲堪桓玄皆礼遇欲留。不可。至蜀成都郫县龙渊寺。升持堂者。皆号登龙门。谯纵之乱从子道福凶悖尤甚。入寺人马浴血。众僧怖走。持神色盥洗无忤。道福见之。愧悔汗流。谓左右曰。大人故与众异。以义熙八年壬子顺寂。春秋七十二。   罽宾佛驮耶舍尊者佛驮耶舍此云觉明。罽宾国大婆罗门种也。年十三。随师游于旷野。与虎相遇。师欲避之。耶舍曰。此虎已饱。必不食人。俄而虎去。中道果见余食。师密异之。年十五。诵大乘经百万言。犹为沙弥。乃学五明论。世间法术多所练习。   然性简傲。谓少堪己师。年二十七。方受具戒。读诵手常不释卷。每端坐思议。   犹以虚度日景为叹。其专精如此。在沙勒与罗什甚相尊敬。后入龟兹。法化甚盛。时罗什已为吕光所执。什在姑臧。遣信要之。耶舍欲从之。恐为国人所留。   乃取清水一钵。以药投中。咒数十言。与弟子洗足。即便夜发。比旦行数百里。   国人追之不及。问弟子曰。何所觉耶。曰唯闻疾风之响。而眼有泪耳。耶舍又为咒水洗足乃止。达姑臧。什公已入长安。乃请姚兴迎之。别立新省于逍遥园。与什对译十住婆娑等论。耶舍髭赤。时人号为赤髭论主。前后赠遗四事供养并不受。时至分卫。一食而已。衣钵卧具满屋三间。不以关心。姚兴为货之。城南造寺。耶舍先诵昙无德律。兴疑其谬。乃试令诵羌籍药方。可五万言。经二日。执文覆之。不误一字。众伏其强记。弘始中译出四分律为秦言。晋义熙八年壬子。   入庐山。为远公预社之客。后辞还本国。自罽宾以虚空藏经一卷附贾客。至于凉州。莫知所终。   罽宾佛驮跋陀罗尊者佛驮跋陀罗。汉云觉贤。本姓释氏。迦维罗卫国人。甘露梵王之苗裔。觉贤三岁而丧母。五岁而丧父。为外氏所养。从祖鸠摩婆利闻其聪悟。乃迎还度为沙弥。年十七。与同学数人俱以习诵为业。人一月所诵。贤一日诵之。师叹曰。贤一日敌三十夫也。及具戒。博学群经。多所通达。少以禅律驰名。与同社学僧伽达多。共游罽宾国。达多虽伏其才明。而未测其人也。后于密室禅坐。忽见贤来。达多惊问其意。答曰。暂至兜率。致敬弥勒。言讫便隐。达多乃知其神。其后益见神变。乃敬心祈问。方知其得不还果也。贤喜游方弘化。乃度葱岭。历六国。自交趾附舶。循海至青州东莱郡。闻鸠摩罗什在长安。即往从之。什大喜。   相与共发玄旨。多所推伏。后至庐山。远师久服风闻。倾盖如旧。于香谷后山。   茇舍而居。自是江东始耽禅悦。安帝义熙十四年。先有沙门。于于阗国。得华严经前分三万六千偈。未有宣译。乃迎师。赴道场寺为译主。与吴郡内吏孟顗右卫将军褚叔度沙门法业等。诠定文旨。会通华梵。妙得经意。及先后译出观佛三昧海等经论。九十五部一百十有七卷。并行于世。以元嘉六年归寂于建邺。春秋七十一。贤有释迦舍利三粒。自随因葬北岭。仍建塔焉。   释慧睿法师慧睿冀州人也。少出家。执节清峻。博学游方。游历诸国。至南天竺界。音译诂训。殊方异义。无不洞晓。还憩庐山。入远师净社。常适京师。止乌衣寺。   讲说皆思彻言表。宋彭城王义康请入第受戒。睿曰。礼闻来学。义康大惭。乃入寺虔礼以奉戒法。后以貂。裘奉睿。睿不服。常坐之。王密令左右买以三十万钱。睿曰。虽非所服。大王所施。聊为从用耳。谢灵运笃好佛理。殊俗之音多所达解。乃以经中诸字并众音证于睿。着十四音训。叙条例。梵汉昭然可了。使文字有据。以宋元嘉十六年己卯顺寂。春秋八十五。时称晋有四圣。生肇融睿其一也。   释昙顺法师昙顺黄龙人也。幼而出家。亲承罗什之训。旧疑宿滞多所通达。议论精博。   讲释群经。演赞大乘。了悟玄微。色空无着。什公尝叹曰。昙顺实奇器矣。入庐山。从远师同修西方净社。志道不群。利济为本。宁蛮校尉刘遵考。于江林立寺。请师经始。远师遣从之。元嘉二年己丑岁终。春秋七十九。   释昙恒法师昙恒河东人。童孺出家。年十三讲大乘经论。深明至理。及具戒。内外典籍皆悉备通。德行孤清。岁寒无改。栖神幽境。群鹿驯扰。诚无我心。物情自伏。   愿修西方。同归净社。晋义熙十四年戊午岁终。春秋七十一。   释道昺法师道昺姓陈。颍川人。幼出家。为远公弟子。深达经律。涉猎外书。特深庄老。德行孤峻。慧悟夙深。所披文不复再览。讲述经典。其理直明。晋义熙十四年戊子。豫章太守王虞入山拜谒。嘉其风度。请为山主。绍大师之躅。众以道源法嗣皆宗仰而羽翼焉。元嘉十二年乙亥终。春秋七十一。   释道敬法师道敬琅琊王氏。从祖凝之刺江州。太元十六年。入山出家。为远公弟子。博览儒书。兼明至典。年十七。通大乘经论。所诵日过万言。才学幽深。时贤敬伏。每叹戒律终身难全。愿净六根。但禀一戒。师亦听之。冰霜莹然。德望尤着。远公归寂入若耶山。永初元年庚申终。春秋五十一。   释昙诜法师昙诜广陵人。幼而出家。为远公弟子。颇通外学。别识山中鸟兽毛色俊钝之性。洞晓草木枝干善恶甘苦之味。尤能讲说。风神超朗。气岸凝远。审于传写。   持本不移。注维摩经。着穷通论莲社录。建寺后五十五年。以元嘉十七年庚辰最后终。春秋七十九。 庐山记卷第四古人留题篇第六   庐山古今人留题多矣。清言丽句既落人口。山翁野老相传不绝。虽深岩穷谷人迹罕至。人之相去复数百岁。因其词想其风。有若履舄并游。而几案亲相与言焉。夫文章之可传也。如此其可忽诸。故晋宋诸贤山中诗。往往有可见者。本朝张晦之羁游庐山甚久。水石佳处诗多中的。自有庐山集。承平以来人尚风雅。朝廷之士登高临远。亦有风人骚客之兴。凡所遗篇什皆一时间。人岁月旦近。不患无传也。今录唐已前人诗。着于篇相。贵耳而贱目以擅去取也。   游庐山慧远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有客独冥游。迳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流心叩玄听。感至理弗隔。孰是腾九霄。不夺冲天翮。妙同趣自拘(未见全文)。   奉和刘遗民理神固超绝。涉□罕不群。孰至消烟外。晓然与物分。冥冥玄谷里。响集自可闻。文峰无旷秀。交岭有通云。悟深婉冲思。在要开冥欣。中岩拥微兴。岫想幽闻。弱明反归鉴。暴怀传灵薰。永陶津玄匠。落照俟虚斤。   奉和王乔之超游罕神遇。妙善自玄同。彻彼虚明域。暧然尘有封。众阜平廖廓。一岫独凌空。霄景凭岩落。清气与时雍。有标造神极。有客越其峰。长河濯茂楚。险雨列秋松。危步临绝冥。灵壑映万重。风泉调远气。遥响多喈嗈。遐丽既悠然。余盼觌九江。事属天人界。常闻清吹空。   奉和张野觌岭混太象。望崖莫由检。器远蕴其天。超步不阶渐。朅来越重垠。一举拔尘染。辽朗中大盼。迥豁遐瞻慊。乘此樗莹心。可以忘遗玷。旷风被幽宅。妖涂故死减。   入彭蠡湖口作谢灵运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貁。邑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吝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望石门同前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高峰隔半天。长崖断千里。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瑶波逐空开。霞石触峰起。回互非一形。参差悉相似。   登石门最高顶同前晨策寻绝壁。夕息在山栖。□峰枕高馆。对岭临回溪。长林罗户庭。积石拥阶基。连岩觉路塞。密竹使迳速。来人忘新术。去子或故蹊。活夕流駃。噭噭夜猿啼。沉冥岂别理。守道自不携。心契九秋干。日玩三春荑。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挤。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登庐山鲍昭悬装乱水区。旅薄次山楹。千岩状岨积。万壑势回萦。巃嵷高昔貌。纷乱袭前名。洞涧窥地脉。竦树隐天经。松磴一迷密。云窦下纵横。阴冰实夏结。尖树信冬荣。   从冠军建平王登香炉峰江淹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此山具鸾鹤。往古尽仙灵。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绛气下萦薄。白云上杳冥。中坐瞰蜿虹。俯伏视流星。不寻遐怪极。则知耳目惊。日落长沙渚。曾阴万里生。藉兰素多意。临风默含情。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奉承光诵末。伏思托后旌。   东林寺刘孝绰月殿耀珠幡。风轮和宝铎。朝猿响甍栋。夜水声惟箔(未见全篇)。   题简寂观张正见二梁涧本绝。千仞路难通。即此神仙内。眼牓映仙宫。镜似临峰月。流如饮涧虹。幽桂无斜影。深松有劲风。唯当远望。知在白云中。   秋晚还彭泽同前游人及丘壑。秋气满平皋。路积康成带。门疏仲蔚蒿。山明云色画。天静鸟飞高。自有东篱菊。还持泛浊醪。   还彭泽山中早发同前摇落山中曙。秋气满林隈。萤光映草头。鸟影出枝来。残暑避日尽。断霞逐风开。空返陶潜县。终无宋玉才。   登庐山刘□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前。危梁取大壑。瀑布桂中天。秦始眺宇宙。汉武上旌旃。结卢分往籍。留艑映遐年(未见全篇)。   游东林寺崔融昨度匡山下。春莺晓弄稀。今来溢水曲。秋雁晚行飞。国有文皇召。人惭谪传归。回行过梵塔。历览遍吴畿。杏树裁时久。莲花刻处。南溪雨飒飒。东岘日辉辉。瀑溜天童棒。香炉法众围。烟云随道路。鸾鹤远骖騑。远上灵仪肃。生玄谈柄挥。一兹观佛影。暂欲罢朝衣。   元和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曾孙朝散大夫使持节江州诸军事守江州刺史上柱国清河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能再刊勒。   晚泊寻阳望庐山孟浩然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彭蠡湖中望庐山同前大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彭湖中中流见遥岛。势压九江雄。黤默客霁色。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久欲追向子。况兹怀远公。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将半。暑霜岁欲穷。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杏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为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一本云。绿萝开处悬明月)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污漫九垓上。愿接庐敖游太清。   别东林寺僧同前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望庐山瀑布水同前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千尺。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而我游名山。对之心益闲。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长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五老峰同前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锁云松。   送李女真腾空归庐山同前羡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素手掬秋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着玉鞭。   送内寻腾空同前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水舂云母碓。风扫石南花。若恋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瀑布宣宗皇帝穿云透石不辞劳。达地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栗里颜真卿张良思报汉。龚胜耻事新。狙击苦不就。舍生悲把绅。鸣呼陶渊明。弃业为晋臣。白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题诗庚子岁。自为义皇人。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兴逐孤云远。辩随还鸟泯(未见全篇)。   简寂观张佑紫霄峰下草堂仙。千载空遗石磬悬。白气夜生龙在水。碧云秋断鹤归天。竹房影占中庭月。松槛声来半壁泉。明日又为浮世恨。满山徒积梦依然。   春日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韦应物因时省风俗。布惠迨高年。建隼出寻阳。整驾游山川。白雪敛晴壑。群峰列遥天。嵚□石门状。杳霭香炉烟。榛荒屡罥挂。遥侧殆覆颠。方臻释氏庐。时物屡华妍。昙远昔经始。于兹閟幽玄。东西竹林寺。灌注寒涧泉。人事既□泯。   岁月复已绵。殿宇余丹绀。磴阁皆欹悬。往士亦栖息。善身绝尘缘。今我蒙朝寄。教化敷里廛。道妙茍为得。出处理无偏。心尝同所尚。迹岂辞缠牵。   题从侄绪西林精舍书斋同前栖心始多暮。息心君独少。慕谢始精舍。文依僧欲观妙。洌泉前阶注。清池北窗照。果药杂芬敷。松筠疏旧峭。屡跻幽人境。每肆芳辰眺。探栗玄猿窟。撷芝舟林峤。纻衣岂寒御。蔬食非饥疗。虽甘巷北单。岂寒青紫耀。郡有优贤榻。   朝编贡士谄。欲同朱轮载。勿惮移文诮。   题郑侍御遗爱草堂同前居士近依僧。青山结茆屋。疏松映岚晚。春池含苔绿。繁华冒阳岭。新禽响幽谷。长啸攀乔林。慕兹高世躅。   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同前淙流绝壁散。灵烟翠涧深。岩际松风起。飘飘洒尘襟。窥罗玩猿乌。解组散云林。茶果邀真侣。觞酌洽同心。旷岁怀兹赏。行春始重寻。聊将横吹笛。一写山水音。   寻简寂观瀑布同前蹑石欹危过急涧。攀崖迢递弄悬泉。犹将虎竹为年累。欲付归人绝世缘。   简寂观秦韬玉物外灵踪客到稀。竹房斜掩旧荆扉。丹书万卷题朱字。碧岫千重锁翠微。泣露白猿携子去。唳风玄鹤傍人归。只应玉阙名长在。日暮闲云空自飞。   瀑布陆蟾正源人莫测。千尺挂云端。岳色染不得。神功裁亦难。夏喷猿鸟凝。秋溅斗牛寒。待济沧溟后。翻涛更好看。   翻经台包吉野蔓高台下。前朝记不诬。金文翻古偈。汉字变胡书。彩线风飘断。缃缣火烬余。破云开白日。穿水照芙蕖科斗频更改。庵园几遍锄。真门兼逸韵。两欲慕相如。   题西林寺故萧郎中旧堂韩愈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偶到匡山曾住处。数行哀泪落烟霞。   瀑布徐凝瀑泉瀑泉子丈直。雷奔入海无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访陶公旧宅(并序)白居易予夙慕陶渊明为人。往岁渭川闲居。尝有效陶体诗十六首。今游庐山。经柴桑故里。思其人访其宅。不能默默。又题诗云。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鸣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连徵竟不起。斯可谓真贤。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昔尝咏遗风。着为十六篇。今来访故宅。   森若在君前。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荣利。老死此丘园。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山川。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春游二林寺同前下马西林寺。翛然进轻策。朝为公府吏。暮是灵山客。二月匡庐冰。雪始消释。阳丛抽茗芽。阴窦泄泉脉。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身闲易澹泊。官散无牵迫。缅彼十八贤。古今同此适。是年准冠起处处兴兵革。智士劳思谋。戎臣若征役。独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   游石门涧同前石门无旧径。披榛访遗迹。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尝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云覆莓苔封。苍然无见觅。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独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   题元十八溪亭(在庐山东南五老峰之下)同前怪君不喜仕。又不游州里。今日到幽居。了然知所以。宿君石溪亭。潺湲声满耳。饮君螺杯酒。醉卧不能起。见君五老峰。益悔居城市。爱君三男儿。始叹身无子。余方炉峰下。结室为居士。山北与山南。往来从此始。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边。白石何凿。   清流亦潺潺。有松数十株。有竹千余竿。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其下无人居。惜哉多岁年。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时有沉冥子。姓白字乐天。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还。架岩结茅宇。断壑开茶园。何以洗我耳。屋头落飞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左手携一台右手挈五弦。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倦鸟得茂树。涸鱼反清源。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   登香炉峰顶同前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终身牵物役。今日方一往。攀萝蹋危石。手足劳俯仰。同游三四人。二人不敢上。上到峰之顶。目眩神恍恍。高低有万寻。阔狭无数交。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纷吾何屑屑。未能脱尘鞅。归去思自差。低头入蚁壤。   宿简寂观同前岩白云尚屯。林红叶初陨。秋光引闲步。不知身远近。夕投灵洞宿。卧觉尘机泯。名利心既忘。市朝梦亦尽。暂来尚如此。况乃终身隐。何以疗夜饥。一匙云母粉。   宿西林寺同前木落天晴山翠开。爱山骑马入山来。心知不及柴桑令。一宿西林使却回。   宿西林寺。早赴东林满上人之会。因寄崔二十二员外同前谪辞魏阙鹓鸾隔。老入庐山麋鹿随。薄暮萧条投寺宿。凌晨清净与僧期。双林我起闻钟后。只日君趋入阁时。鹏鷃高低分皆定。莫劳心力远相思。   题庐山山下汤泉同前一眼汤泉流向东。浸泥浇草暖无功。骊山温水因何事。流入金铺玉甃中。   上香炉峰同前倚石攀萝歇病身青节竹杖白纱巾。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香炉峰下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五架三间新草堂。石卫桂柱石编墙。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洒砌飞泉才有默。拂窗斜竹未成行。来春更苇东厢屋。纸阁芦帘着孟光。   戏赠李十三判官同前垂鞭相送醉醺醺。通见庐山指似君。想君初觉从军乐。未爱香炉峰上人。   携诸山客同上香炉峰。遇雨而还。沾濡狼藉。互相笑谑。题此解嘲同前萧洒登山去。龙钟遇雨回。磴危攀薜荔。石滑践莓苔。袜污君相谑。鞋穿我自咍。莫欺泥土脚。曾踏玉阶来。   读灵彻诗同前东林寺里西廊下。石片^8□题数首诗。言句怪来还教别。看名知是老汤师。   别草堂三绝句同前正听山鸟向阳眠。黄纸除书落枕前。为感君恩须暂起。庐峰不拟住多年。   久眠披褐为居士。忽挂绯袍作使君。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动移文。   三间茆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山色水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使君(李方庐山常居白鹿洞)同前曾住炉峰下。书堂对药台。斩新萝径合。依旧竹窗开。砌水亲开决。池荷手自裁。五年方暂至。一宿又^7□回。纵未长归得。犹胜不到来。君家白鹿洞。闻道亦生苔。   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淙淙三峡山。浩浩万顷陂。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小萍加泛泛。初蒲正离离。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绕水欲成径。护堤方插篱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   白云期(黄名岩下作)同前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六十身太老。四体不支持。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年长识命分。心慵少营为。见酒兴犹在。登山力未衰。吾年幸当此。且与白云期。   出山吟同前朝咏游仙诗。暮歌来薇曲。卧云坐白石。山中十五宿。行随出洞水。回别缘岩竹。早晚重来游。心期瑶草缘。   题远大师坟僧灵澈古墓石棱棱寒。云晚景凝。空悲虎溪月。不见雁门僧。   东林寺寄包侍郎同前古殿清阴山木春。池边跂石一观身。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炉峰二十人。   题西林寺水堂。奉寄武阳公同前日日爱山归已迟。闲闲空度少年时。余身定寄林中老。心与长松片石期。   简寂观同前古杉古柏岩壁间。猿攀鹤巢枝枯折。五月有冰六月寒。时见仙翁来取雪。   五老峰大明观赠隐者姚系云观此山北。与君携手稀。林端涉横水。洞口入斜晖。乍觉鸾鹤迩。忽为烟雾飞。故人清和客。默会琴心微。丹术幸可授。青龙当来归。悠悠平生意。此日复相违。   简寂观孙鲂郎殿与云连。紫宵苍翠边。自然应有药。谁敢道无仙。藓色吞崖径。松声让瀑泉。未能长息去。岂便是前缘。   宿青牛谷梁炼师仙居杨衡随云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可怜夜久月明中。唯有坛边一枝竹。   宠庐山隐者同前风鸣云外钟。鹤宿千年松。相思杳不见。月出山重重。   瀑布江为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除却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简寂观同前才入玄都解郁陶。羽人相伴遍游遨。溪横洞口红尘断。岳耸天心紫气高。金井泉秋光潋滟。石坛松古韵萧□。吟余却叹浮生事。画□□□□□□。   简寂观同前钱烬满庭人醮罢。西峰凉影月沉沉。到来往事碑中说。坛畔徘徊秋正深。   去东林曹汾峰头不住起孤烟。池上相留有白莲。尘网分明知束缚。要须骑马别云泉(会昌三年七月十五日题汾开成四年崔蠡下进士后为中书舍人刑户部侍郎忠武军节度使)。   予自右辖出镇钟陵。秘监家兄不忍远别。函见宰坐求替。遂得同赴江西时也。荐福大德显公禅门上首言。归东林。亦获结侣道路陪游。每承清论。今过寺。   因留题诗一首裴休麟台朝士辞书府。凤阙禅宗出帝京。归到双林亲慧远。行过五柳谒渊明。白衣居士轻班爵。败□高僧□□情。引得病夫无外想二心师事□□□。   和舍弟寄题东林寺裴谟元非附凤攀龙客。本是山猿野鹿身。虚向班行纡祖绂。争如□□□□尘。欢同玉季为良伴。喜奉金□□□因。今日香炉峰下过。方欣物外有遗民。   简寂观沈彬山藏胜境当□□。□□楼台洞府开。白发满头谁肯到。苍苔盈步自伦来。风帆闲事抛三日。玉液长生念一杯。此路有心星月在。杏坛仙侣莫相猜。   再到东林寺同前十五年前还到此。池深苔藓树垂藤。重游数处心伤日。不见旧时头白僧。花有露含长夜月。殿无风动彻明灯。堪惊此去老又老。未有更来能不能。   瀑布同前泻出岳中源化水。喷成瀑布世还希。虽如仙女偷来织。不见山公采得归。万古色嫌明月薄。千寻勇学白云飞。若言真个堪裁剪。预被豪家买作衣。   望庐山同前东过匡庐忍醉眠。双眸尽日挂危巅。压低吴楚肴涵水。约破云霞独倚天。一面峭来无鸟径。数峰狂欲趁渔舡。江人莫笑偏凝望。卜隐长思瀑布前。   题东林寺布衣周碏大中天子海恩深。再使迷徒识佛心。半死白莲初降云。欲成荒地又铺金。僧开石室经犹在。虎印溪泉迹未沈。谁谓五湖书剑客。此生重得见东林。   再崇玄法象西天。宏闬新高碧嶂前。风送片云招白马。鹤迎贫女施金钱。沙门觅佛曾谙路。苦海悲人易得舡。三教共兴谈帝道。大中年是太平年。   题东林寺四首禅月大师贯休闲行闲坐思攀缘。多是东林古寺前。小瀑便高三百尺。短松多是一千年。卢楞伽画苔漫画。殷仲堪碑雨滴穿。今欲更崇莲社去。不知谁是古诸贤。   白旃檀花露滴滴。碧苾□草香蒙蒙。田地更无尘一点。是何人合住其中。   玉像珠龛香阵横。锦霞多傍石坛生。辟蛇行者今何在。峰项唯闻鸠鸟声。   亘玄旧辇残云湿。耶舍孤坟落照迟。有个老僧倚松树。恐人偷取白猿儿。   怀西林诸道者同前岛外更谁亲。诸峰即四邻。白头寒枕石。青袖澜无尘。橡栗堆行迳。猿猴绕定身。傥然重结社。愿作扫坛人。   题东林寺荆门僧齐己峰前林下东西寺。地角天涯来往僧。泉石静流闲世界。云松寒湿昼香灯。争如大士重修社。合有诸贤更服膺。曾寄邻房挂瓶锡。喧闻岩溜解春冰。   远公影堂同前白藕池边旧影堂。刘雷风骨尽龙章。共轻天子诸候贵。同爱吾师一法长。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何人到此思高躅。风默苔痕满粉墙。   简寂观同前万壑云霞影。千年松桧声。如何教下士。容易信长生。月共虚无白。香和沅□清。闲寻古廊画。记得列仙名。   落星寺同前此星何事下穹苍。独为僧居化渺茫。楼阁雨回青嶂冷。干窗风渡白苹香。经秋远雁横高漠。□月寒涛响夜堂。尽日^8□栏聊写望。顿疑身忽在潇湘。   西林水阁同前松楸连塔古。窗槛任闲开。水绕清阴里。人从热处来。噪风蝉带鹤。欹树石兼苔。向晓东林下。迟迟舍此回。   题东林寺联句古殿巍峨镇碧峰。晋朝灵应显神踪。林间野鸟惊寅梵。岭上孤猿听晚钟(节度使时进检校太尉平章事徐知证)雁冷云生晓槛。虎溪秋月照寒松(赐紫僧虔修)香飞宝殿笼金像。桧倚松窗复玉容(道士李玄)蝶恋半岩花灼灼。鹿眠深谷草茸茸(观察推官赐紫金鱼袋李)游僧驻锡心皆佛。老树擎烟势似龙(观察推官赐绯鱼袋王三)竹荫禅扉青霭合。岚蒸幽迳缘苔封(司理参军掌表奏孟拱辰)流泉绕砌清声远。列巘趍门更憧憧。高吟况爱无尘境。吟访空关不厌重(管旬官赐紫金鱼袋钟敬伦)。   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与幕客门馆僧道闲联题。   题东林二首文通大师匡白东林佳景一何长。兰蕙生多地亦香。堪叹世人来不得。便随云树老何妨。倚天苍翠晴当户。落口潺湲夜绕廊。到此秖除重结社。自余闲事莫思量。   东林继四绝。特象更清幽。社客去不返。钟峰云也秋。松枯群狖散。溪大蠹槎流。待卜归休计。重来卧石楼。   人似鹤红鹿。路上事如麻。石肥滞雨添。苍□水赋长松落翠。花莫道此间。   无我分遗民。长在惠持家。   落星寺同前是岳皆游遍。南来吴楚间。偶登湖里寺。疑到海中山。独树茜萝湿。遥汀白鸟闲。终顷谢浮世。高卧听潺潺。   庐山记卷第四一校了于字莫改 庐山记卷第五古碑目第七   庐山自晋宋齐梁陈隋唐。至本朝。几八百年。其间废兴盛衰皆有记述。岁月浸久往往亡失。若殷仲堪作远公碑。天佑间犹见于贯休之诗。今无复遗漫矣。今录太平东林已下五寺观五代以前人所作碑志爵里岁月之日。凡四十一。辞多不载。   太平观使者灵庙碑荆州黄梅县东山衡门之下草茅臣李泚撰。开元二十年岁次壬申正月乙巳朔二十五日己巳树。   使者灵验记宣义郎行彭泽县尉潘观篹。开元二十年壬申三月八日辛亥立。治平三年重立。   张灵官记御史大夫徐铉撰。右内史舍人集贤殿学士徐锴书并篆额。岁次癸酉上元日。   胡则传太常丞集贤校理通判江州军州事章岷撰并书载。开宝八年胡则守江州事。   太一观真人庙记升元六年岁在壬寅七月六日。应运匡国佐圣功臣宁国军节度宣州营田观察。   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大尉兼中书令持节宣州诸军事宣州刺史上柱国食邑一万户。   韩王知证记登仕郎守宣州司户参军掌表奏试秘书省校书郎赐绯鱼袋孟拱辰书并额。   又一本保大十二年岁在乙亥十一月。南岳朱陵道士倪少通撰。道士钟德载书篆。   东林寺慧远法师碑铭谢灵运撰张野序(无立名年月)   宋佛驮跋陀罗禅师碑唐开元十七年岁在己巳七月己丑朔十五日癸卯建。   兀兀禅师中书舍人赵郡李讷文。金紫光禄大夫行同州刺史上柱国范阳县开国男张廷圭书江州刺史河东柳贞望树。   唐永泰丙午岁颜真卿题碑侧凡一百一十六字。   东林寺碑并序前陈州刺史江夏李邕撰并书。开元十九年七月十五日建。洪州刺史裴休题云。览北海之词翰想风釆。   碑阴记会昌三年。江州刺史张又新撰。大中十年四月三十日。裴光远篆额。   东林寺远法师影堂碑(并序)   陇西李演述。江州录事参军王遹篆额。鄂州头陀寺僧惟嵩书。贞元中初建。   大中八年七月十五日再立。   唐故东林寺律大德熙怡大师碑铭(并序)   摄都团练推官守虔州司马许尧佐撰。承奉郎前守蔡州真阳县令李行言书并篆额。贞元十二年丙子岁建。大中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再立。   东林寺经藏碑铭(并序)   朝请郎试太常寺协律郎李肇撰。元和七年岁次壬辰九月丙辰朔十五日庚午建。大中十三年七月八日。乡贡进士冯撰再书并篆额。   唐故东林寺律大德粲公碑铭(并序)   吉州司户参军员外置同正员许尧佐撰。吴郡陆蔚之书并篆额。元和癸巳岁端午日建。大中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再立。   庐山东林寺故临坛大德塔铭(并序)   元和十年冬十月刘轲撰。门弟子云皋书。大中八年七月十五重立。   唐庐山兴果寺律大德凑公塔碣铭(并序)   忠州刺史白居易篹。僧云皋书。长庆二年闰十月一日建。大中八年七月十五日重立。   唐故东林寺律大师石坟哀志铭(并序)   上谷侯高篹。僧云皋书。长庆甲辰岁五月十三日树。   唐栖霞寺故大德玭律师碑(并序)   福建观察支使朝议郎监察御史里行上柱国刘轲篹。沙门云皋书。摄洪州都督府士曹参军。宣议郎前行舒州怀宁县尉齐余篆额。大和四年七月十一日建。大中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再立碑阴有曹汾诗。会昌三年七月十三日题。   东林寺白氏文集记大和九年夏。太子宾客晋阳悬开国男大原白居易乐天记。朝散大夫守江州刺史上柱国赵蕃奉侍郎命建碣。僧云皋书。   唐庐山东林寺故宝称大律师塔碑朝议郎守秘书丞史馆修撰。上柱国刘轲撰。守江州司户参军员外置同正员陈去疾书。前振武节度参谋试太常寺奉礼郎李□彦篆额。开成四年四月二十七日建。大中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再立。   庐山东林寺观音方丈记唐大中六年壬申春二月十五日。江夏僧元楚记。东夷溟岛太玄谷冲寂野叟书。   唐抚州景云寺故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铭(并序)   江州司马白居易篹。摄淮南观察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李克恭书。淮南节度参谋监察御史里行段全纬篆额。大中八年七月十五日重立。   复东林寺碑铭湖南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中大夫使持节都督潭州诸军事守潭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左散骑常侍上柱国河东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柳公权书。唐大中十一年岁次丁丑四月戊长朔二十六日癸巳建。   东林寺经藏碑阴记朝议郎捡挍尚书上部郎中使持节抚州诸军事守抚州刺史兼侍御史柱国赐绯鱼袋蔡京撰。大中十四年五月二十九日建。   故江西道观察使武阳公韦公写真赞从外侄孙摄镇南军节度副使朝散大夫使持节江州诸军事守江州刺史上柱国苗绅撰。咸通八年四月八日书。   大唐庐山重建东林寺故禅大德公碑铭(并序)   朝散大夫使持节江州诸军事守江州刺史柱国赐紫金鱼苗绅撰。朝议郎前行国子大学博士柱国裴光远书并篆额。咸通九年岁次戊子十二月庚申朔十三日壬申建广平公旧因纪。   宣歙节度掌书记将仕郎试大理评事赐绯鱼袋薛正己撰。银青光禄大夫前守庆州司马兼殿中侍御史刘询书并篆额。江西监军使中散大夫行内省内侍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宋师锡建。光启二年六月二十一日。   庐山东林寺大师堂记大和三年。奉化军节度江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捡挍太尉兼侍中使持节江州诸军事守江州刺史上柱国德化王食邑三千户杨澈节度推官通判军府公事朝议郎捡挍尚书礼部员外即兼侍御史云骑尉赐紫金鱼袋元皓节度巡官将仕郎试大理评事掌奏赐绯鱼袋倪匡明书并篆额。   德化王于东林寺重置白氏文集记(并序)   摄观风幕巡吏试兰台郎余文贞书。大和六年岁次甲午八月己巳朔十二日庚长。管内僧正讲经论大德赐紫金沙门匡白记。   节度巡宫刺州司公事赐紫金鱼袋倪匡明篆额。   弥勒菩萨上生殿记将仕郎守江州司士参军掌表奏试秘书省正字杨弼撰。保大三年二月二十日翊圣功臣江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捡挍太保守刺史京兆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杜昌业建。功德主讲论大德慕庄书。   上方禅师舍利塔记朝散大夫行尚书水部员外郎武骑尉彭撰并题额。银青光禄大夫捡挍国子祭酒兼监察御史上柱国伊从道书。保大十四年丙辰十月庚申建。   西林寺西林寺道场碑文大隋国太常博士渤海欧阳询撰。大业十三年岁在丁丑十月戊寅朔十五日壬辰树永泰丙午岁。颜真卿题其碑额。凡一百二十字。碑阴有大中十年五人题名。   唐故庐山西林寺水阁院律大德齐朗和尚碑(并序)   前广文馆进士郑素卿篹。安定沙门道真书。大和六年岁次壬子三月甲午朔六日己巳树。太中八年冬十一月二十七日再立(刻在碑阴)捡挍司封郎中守江州刺史裴讽。大中十四年四月八日。挈累同游超华从行(亦题碑阴)。   简寂观庐山简寂观之碑司徒右长史太子仆建昌县开国侯吴兴沈旋作。梁天监十四年十一月立。唐保大十二年岁次甲寅正月十五日重建。安定胡惟楚书并题额。   有唐庐山简寂观熊君尊师碣门人三洞弟子朝散大夫使持节杭州诸军事守杭州刺史柱国于德晦撰。范^7□皓书。   庐山简寂观重造大殿推忠翊圣功臣安西大将军德胜军节度使庐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庐州诸军事庐州刺史御大宪上柱国清河郡开国侯食邑二千户张崇。顺义十年丁亥正月癸丑朔记。   庐山简寂观新建石坛记宣州观察判官登仕郎检校尚书虞部员外郎赐绯鱼袋陈觉撰并书。   简寂先生陆君碑中岳道士翰林供奉吴筠文并书。唐保大五年太岁丁未六月甲寅朔三日丙辰立。   庐山改修简寂灵宝并齐堂记内知客兼盐按司事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柱国王路奉敕撰并书。   唐保大乙卯岁二月庚子朔十五日甲寅记庐山简寂观修石路记承务郎守大理评事掌元帅表奏赐绯鱼袋徐宪述并题额。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中丞上柱国孙霭书。保大十三年太岁乙卯五月戊辰朔十五日壬午记。   简寂观有大孤山赋碑特进太尉平章事卫国公李德裕文。会昌五年四月庚寅。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使朝议大夫洪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周墀立。   大唐新建庐山开元禅院碑昭义军节度使特进守大弟太保上柱国始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臣冯延已奉敕撰。平庐军节度使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刑部尚书上柱国上饶郡公食邑二千户臣徐逊奉敕书并题额。保大十二年岁次甲寅正月丙子朔十日乙酉建。   李氏书堂记巨唐保大十稔太岁壬子五月十日。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徒使持节袁州诸军事守袁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柱国李徵古记。太原王沂书。 古人题名篇第八   予游东林。颇爱屋间有唐以来人题名。寺僧因为予言。往岁屋室迁改。方板数百。文字昏闇。堆积闲处。不复爱惜。凡此者幸而未至于投削耳。嗟乎昔人叹贤达胜士登山远望者多矣。皆湮没无闻。此几是。今得永泰已来颜鲁公下十有七人题名可见者。着之以备亡失云。   唐永泰丙午岁。真卿以罪佐吉州。夏六月壬戊。兴殷亮韦柏尼贾镒同次于东林寺。同则惜熙怡二公惠秀正义二律师泉杨鹔存焉。仰庐阜之炉峰。想远公之遗烈。外神运殿。礼僧伽衣。睹生法师尘尾扇。谢灵运翻涅槃经贝多梵夹。忻慕之不足。聊寓刻于张李二公耶舍禅师之碑侧。鲁郡颜真卿书记(刻石在东林寺耶舍禅师碑侧)。   唐永泰丙午岁。真卿以疏拙贬佐吉州。夏六月癸亥。兴殷亮韦柏尼贾镒杨鹔。憩于西林寺。有法真律师。深究清净毗尼之学。即律祖师志恩之上足。余内弟正义之阿阇梨也。缅怀远现二公之遗烈。导余跻重阁。示余以张僧繇画庐舍那佛像泉梁武帝蹙线绣钵袋。因寓题欧阳公所撰永公碑阴。鲁公颜真卿题(刻石在西林寺永禅师碑上)。   陇西子德谯国子伸河南虚中京兆希远陇西懋赏。大中十年四月十一日同游懋赏书(刻石在西林寺)。   大理少卿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韦宙。大中十二年。准诏岭南宣问。七月二十乙日。再过此藏经。旧日创置随寺毁废。赖道深和尚藏诸石室。言上人明上人以补其阙。获睹旧续触绪摧鋗。施三百千。再建堂宇。时湖南江西皆扰乱。一辞京阙。三践危邦。到此数刻与言明话道。又乘轺北去。男泽侍行(刻石在东林寺)。   余今年七月。衔命按抚岭南。中旬之初自番禺赴阙间。洪兵大扰。乃直趋钟陵。既至留。一夕察其阴谋。备知情状明日渡章江。二十九日憩此。与言明二上人谈玄。兼访经藏遗趾晚晴西去六十四日。余廉问江西。仍帅襄鄂许蔡四军赴镇。十一月二十七日。兵次北田。余虽择甲戎事。方经过松门。迟迟不能去之。   以永暇遂驻前锋于岘。再与言公游。时明上人已物故。悲怆久之。复跨马前去。   因书行上。题于水堂壁。大中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兼御史中丞韦宙题都团练衙推将仕郎权潭州户曹参军周勍观察衙推前试太常寺奉礼郎张自牧男安南柔远军判官试左内率府胄参军升从行。   江州刺史陈辇。干符三年十一月八日。将离湓浦。与处士邓思齐。同来访别思琮宗一二大德。推忠翊圣功臣安西大将军武宁平难等军节度庐州观察处置等使西南面行营招讨应援使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清河郡开国侯张崇奉诏征讨过此。武义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朝议郎检校兵部尚书赐紫金鱼袋上党郡公食邑一千户景迢自京城随侍伯父。江上归郡。获从家兄桂阳郡公。访兹绝景。   时春林斗芳。晚雨新霁。□步忘倦。尘心顿清。竟日方还故纪于此。升元三年太岁己亥三月二十三日书。西上閤门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行右武卫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忠上柱国夏谦叨奉睿旨封册雄藩。驻泊旬余。将更岁序。受王恩而重叠沐台念以弥深。而又许厕王车。得游化境。时升元二年正月二十八日。故留题记。   唐奉化军节度江州营田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冯翊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严续。以保大七年太岁己酉孟秋。作镇兹地。   暨无射月。亦有一日游于二林精舍。周览古迹而还。故纪其年月耳。   推忠奉。保人功臣奉化军节度江州营田观察处置等使光禄大夫检校太尉使持节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骁御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安定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皇甫晖伏奉敕旨。特到保大开先禅院。经过宝刹。松桧笼烟。峰峦叠翠。周览胜景。   颇豁襟怀。时大唐保太十一年太岁癸丑二月辛亥五日乙卯题记。   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前使持节筠州诸军事守筠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太原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王颜解印归京。游诸胜境。故记。尔时癸丑岁夏四月二十四日书。   推诚破敌功臣奉化军节度江州营田观察处置等使光禄大夫检校太尉使持节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江夏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黄延谦自赴任当郡。每仰名山。当兹抄秋。特诣瞻敬。保大十五年九月十六日记。推忠捍敌功臣奉化军节度江州营田观察处置等使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上柱国富春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孙汉晖。于显德五载中秋八日命监军使颖川陈公及寮佐等。同谒使者真祠。地迩二林。因游胜概。幸周览。聊纪岁时。